发布时间:2001-07-19 浏览次数:
据新华社信息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我国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将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机械工业将持续发展。据有关方面介绍,最近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机械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机械工业发展十分有益。
二、电工电器行业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十五”期间,国家多个重大装备立项;改造城乡电网;电工电器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可以说,现在是电工电器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对输变电行业更是如此。
三、“十五”期间,城市电网改造继续进行。据有关方面介绍,“十五”期间,全国城市电网建设改造规模约1000亿元。
四、西部大开发给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据有关方面介绍,我国输变电设备将向特大型超高压方面发展,电压等级将从220kV、330kV、500kV向750kV、1000kV发展。目前,西北地区已决定采用750kV输变电设备。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需要高品质、高性能的输变电光纤系列产品。这就要求输变电设备制造厂为改善电、磁、热、力的性能和分布的合理性采取很多措施,要求电工专用设备厂开发可靠性更好、容量更大的专用设备,如750kV电压等级的电缆设备和大直径的真空炼泥机等电瓷设备,超高压、高强度、跨度大的架空线和电力电缆,品质优良、性能可靠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等电线电缆等产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来我国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势头强劲,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加强,改制推动企业发展,国际市场逐步沟通,出口前景广阔。
由于外部宏观环境良好,内部环境逐渐改善,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业首先会在品种、技术水平、质量上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今年,电工专用设备产值产量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新产品开发会达到30种以上,出口交货值将创新纪录。(完)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叶震昨天在此间说,上半年我国努力克服国际经济环境趋向严峻和国内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9%,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叶震是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叶震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态势良好,集中反映在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较高的增长质量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良性循环格局进一步巩固。这在世界经济明显减缓的大背景下,实属不易,充分表明中央扩大内需的积极政策是完全正确和有效的。
叶震公布了国家统计局的一系列统计结果。上半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国内生产总值达429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继续处于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区间之内。第一产业同比增长2.4%。由于农民主动调减面积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夏粮产量初步统计比上年减少491万吨。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9.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快于轻工业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7%,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国内需求增势强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投资需求看,上半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明显回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0.5%。从消费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1至5月份累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0.4%。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强对煤炭、冶金、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的总量调控和淘汰落后工作,改善了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高新技术和装备工业的生产步伐加快,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4大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1.5%,拉动工业增长4.6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消费价格小幅攀升。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1%。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元,同比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63元,实际增长4.2%。
叶震同时指出,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等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回落29.5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81亿美元,同比减少43亿美元。
叶震预测,受世界经济减缓的滞后影响,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可能有所减缓。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内需的扩大仍将会弥补一部分外需的减弱。如果世界经济不再恶化,气候条件基本正常,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较好,全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仍可望达到或超过年初确定的增长7%的预期目标。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中国经济为什么在世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保持较高速度时,叶震说,中央在去年底已经预料到世界经济放缓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影响,在扩大内需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上半年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较高增长,对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经过多年努力,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这也是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