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国家核电加快推进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

发布时间:2008-11-17 浏览次数:

2008年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

1-10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4.4%。其中,轻工业增长12.8%,重工业增长15.1%。

一、用电市场情况

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8968.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7%。第一产业用电量748.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3%;第二产业用电量2186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第三产业用电量293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41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9%。

1-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2158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0%;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05%和8.04%。

从各区域的用电量增长情况来看,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27%)的省份依次为:新疆(19.60%)、广西(15.16%)、甘肃(15.13%)、青海(14.19%)、安徽(13.61%)、河南(13.16%)、内蒙古(12.09%)、陕西(11.87%)、重庆(10.40%)、吉林(9.90%)、湖北(9.76%)、福建(9.72%)、云南(8.98%)、海南(8.86%)、江西(8.63%)。

二、发电生产情况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8704.74亿千瓦时(见备注),比去年同期增长8.3%。其中,水电442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火电235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核电573.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25001.80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47979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50%、8.71%。

1-10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73581万千瓦,同比增长12.2%。其中,水电13849万千瓦,同比增长18.3%;火电57923万千瓦,同比增长10.3%;核电885万千瓦,与去年持平。

三、供电与销售情况

1-10月份,全国电网供电量25421.29亿千瓦时,售电量23938.29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01%和10.54%。全国主要电网统调用电量25080.15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合计47358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79%、8.64%。

四、全国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电量情况

1-10月全国跨区送电897.30亿千瓦时;各省送出电量合计3744.73亿千瓦时,其中本月送出397.14亿千瓦时;进出口电量176.63亿千瓦时,其中进口电量29.86亿千瓦时,出口电量146.77亿千瓦时。

1-10月,华北送华东14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84%;东北送华北4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66%;华东送华中1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13%;华中送华东317.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6%,其中葛南直流7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2%,龙政直流120.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43%,宜华直流12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56%;华中送南方195.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66%;西北通过灵宝变电站送华中26.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5%。

1-10月份,南方电网的西电送广东75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2%;西电送广西104.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19%。

1-10月份,广东购香港29.4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64%;广东送香港9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8%;广东送澳门20.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63%;云南送越南2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8%;广西送越南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8%。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81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00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110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22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171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25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宁夏、吉林、新疆、辽宁、安徽、甘肃、山西、河北、青海、天津、福建、江苏、陕西、贵州、浙江、山东。

1-10月份,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47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7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累计厂用电率5.88%,其中水电0.39%,火电6.78%。线路损失率5.83%,比上年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

六、电力建设情况

1-10月份,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455.60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5846.20万千瓦。其中水电1525.88万千瓦,火电4091.59万千瓦,风电208.63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073.54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4763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4121千米。

备注:1、发电量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电厂统计数据,与全社会用电量统计口径不一致;

2、发电(不含发电量)统计口径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

南方电网明后年新增投资600亿元

迅速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部署

南方电网明后年新增投资600亿元

今年内将确保完成新增的40.5亿元工程建设投资计划

连日来,为贯彻国务院11月5日常务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发改委《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的要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迅速行动,着手确保年内完成新增40.5亿元的工程建设投资,并初步计划明后两年每年新增投资约300亿元用于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

11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传达贯彻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国家发改委有关会议精神,并对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进行了部署安排。11月12日,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建国主持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认真讨论了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的有关工作。

袁懋振强调,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抵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要充分认识中央决策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南方电网实际,抓住机遇,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完善农村电网、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

为此,南方电网公司迅速成立了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领导小组,下设用户产权清理工作组、电压层级优化工作组、220千伏以下城市电网优化工作组、220千伏及以上电网优化工作组和农网完善工作组等五个专项工作组,立即开展工作。

据了解,按照国家发改委《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南方电网公司年内新增中央预算内资本金投资8.1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城网改造5亿元,农网完善3.1亿元。为此,南方电网公司今年相应工程建设新增总投资达40.5亿元。目前,南方电网公司总部各部门正在抓紧确定投资项目和调整今年投资计划,尽快组织完成设备招标采购和项目开工建设等;南方电网各分、子公司正在按照统一部署,着手抓好今年确定的新增项目和投资计划的组织实施,确保今年新增投资计划的完成。

南方电网公司决定,明后两年将进一步加大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的投资力度,初步计划每年新增投资约300亿元用于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全网建设投资规模达到900亿元左右。他们计划通过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强做优南方电网,用五年时间实现以下工作目标:解决配网与用户产权关系;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继续完成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基本解决电网覆盖范围内无电户供电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配电网装备的科技含量和城市电网自动化水平。

如此之大的力度,实施起来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发挥好中央企业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作用,南方电网已作出了周密安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各部门和各分公司子公司要按照南方电网的统一部署,把紧急落实扩大内需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迅速成立加快城网改造和完善农网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抓紧制订工作方案,各司其职,落实责任。

二是认真选好项目,尽快组织落实。南方电网公司提出,所选新增建设项目,要纳入电网规划,要加强投入产出分析。通过加快配电网建设和老旧设备改造,切实提高电网保障能力。要抓紧理清今年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尽快补充上报今年调整投资计划,抓紧调整和上报明年投资计划。

三是严格履行项目招投标手续,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南方电网公司要求,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新增中央预算投资项目出手要快,要做好设备统一招投标采购工作,尽快完成设备招投标工作,并签订合同。在努力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投资强度的同时,电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公司基建管理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是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投资计划的顺利完成。他们强调,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并与地方政府签订相关协议,明确落实责任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意见,及时完成规划、土地、环评、水保等核准手续,形成加快电网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确保投资项目的顺利完成。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提高投资效益。南方电网公司提出,要切实加强对新增投资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严防新增投资用于不符合规定投向、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要逐层落实细化各实施环节的责任制,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中国大力推进核电建设 年内开工建设一批核电站

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今年年底国家将在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共建设十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中核集团最新制定了推进核电建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表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应担当起拉动内需的社会责任, 大力推进核电建设, 确保核电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一至十月,中核集团核电投运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发电三百一十一点九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一成六;上网销售电量二百九十点二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一成七。在建核电项目中的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四号机组提前三个月进入全面安装阶段;浙江三门、方家山,福建福清,湖南桃花江,海南昌江等核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核电项目建设的要求,中核集团表示,这对核电产业发展来说机遇大于挑战,要坚定信心、准备充足、措施到位、应对有效,把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国家电网公司两三年内拟投逾万亿建基础设施

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要求,结合2008年至2012年滚动规划,今后2至3年,也即到“十一五”结束,国家电网计划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当然,具体计划还有待相关部门批准。

而根据原有电网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2007年,电网投资分别达1893亿元和2254亿元,2008年预计完成2520亿元,三年共完成投资6667亿元,2009年、2010年电网投资规划为5500亿元。但由于为加快电网发展拉动内需,而制订今后2至3年投资过万亿计划,国网公司等于是在2010年前增加投资5000亿元左右。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卢健告诉记者,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四季度先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的指示,安排40亿作城农网建设和改造资本金,加上企业贷款,总规模达200亿元。按国家能源局方案,国网公司西部城网建设与改造、中西部农网建设与改造两项合计安排中央投资27.3亿,占中央投资总额度68.2%。按照其余资金由企业以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解决,公司将安排中西部城农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120亿。

在发布会现场还进行了十余家电力公司与电力设备公司的签约仪式。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14日,国网公司已经签订了700多项电力设备订单,订单总额已达71.1亿元,其中城网项目41.9亿元,农网项目29.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电力工业是国家重要基础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加大电网投资和建设力度,可以直接促进投资、消费和外贸,对冶金、建材、电气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具有明显拉动作用。

业内人士介绍,以500千伏工程为例,每百公里线路耗钢0.5万吨、铝材0.2万吨、水泥0.7万立方米。1998年,为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举措,投资3000多亿元实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电网称,在当前冶金、建材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加快电网建设步伐,能够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高全社会投资效益,节约国家建设成本。

目前国网设想中的初步建设规划是,跨国、跨区联网工程以及750千伏、500(330)千伏主网架工程2400亿元;大型水电基地、煤电基地、风电基地送出工程3100亿元;省会和地级以上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3000亿元;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2500亿元;提高现有电网抗灾能力工程200亿元;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及现有水电站大坝加固改造400亿元。

国家核电加快推进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是在我国核电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她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扬帆起航,在推进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实践中成长,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以积极进取、开放合作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同行面前。

一、“国家核电”成立的时代背景

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确定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战略方针,做出了统一技术路线,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建设两个AP1000依托项目,组建“国家核电”,开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研究等一系列加快实现核电自主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近五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重大举措,使我国核电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核电发展的法制环境;颁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核电发展的目标;明确了我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决定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发展道路;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列入了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对核电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成立“国家核电”,授予中电投集团第三张核电业主牌照,将核电业务纳入到国家能源局统一管理;陆续批准并开工建设一批新的核电项目。

“国家核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建成立的。2007年4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组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5月22日,“国家核电”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务院批复文件指出,组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核电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尽快提高我国核电自主化能力、推进核电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二、“国家核电”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国家核电”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主体,是实现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研发平台。“国家核电”的战略发展定位于建设创新型现代国有企业,把创新发展作为企业第一要务。

“国家核电”将始终围绕促进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这条战略主线;以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为切入点,以依托项目建设为重中之重,以完成国家重大专项研发任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为目标;围绕五大环节和七大核心业务板块,进行产业布局,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

“国家核电”近期的五大任务是:

——成功引进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

——组织建成三代核电AP1000依托项目4台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各2台机组);

——实现三代核电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

——通过组织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研发和示范堆的建设,创新并形成中国自主品牌的三代核电技术;

——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三代核电产业化发展道路。

三、“国家核电”圆满完成三代核电国际招标

我国从2003年启动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国际招标工作。2007年3月1日,“国家核电”、项目业主和美国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核岛采购框架合同》和《技术转让框架合同》,美国西屋联合体的AP1000技术正式中标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

2007年3月12日,“国家核电”启动了与美国西屋联合体的最终合同谈判,牵头组织包括项目业主、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等单位的16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展开了历时4个月的艰苦谈判,基本实现中方预定的谈判目标。

2007年7月24日,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核电”、三门核电公司、山东核电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及分包商分别签订了依托项目4台机组的核岛采购和技术转让合同。我国购买美国4台先进的AP1000核电机组,美方转让AP1000设计技术、设备制造和成套技术、建造技术等先进的核电技术。中方将完全拥有在引进AP1000核电技术基础上改进和开发的输出功率大于135万千瓦的大型非能动核电站的知识产权。

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同的正式签订,是中美核能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推动我国核电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完成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发挥重要作用。引进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将推动中国核电技术实现重大跨越,进入世界核电技术的最前沿,使中美两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三代核电AP1000的技术特点

三代核电AP1000采用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使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安全、更简化、更经济。

三代核电AP1000吸取了二代核电的运行经验和成熟技术,按照当前最新的安全法规设计,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设计基准,考虑了安全壳对严重事故的负载。我国核电界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对比,认为AP1000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相对最先进、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核电技术。

AP1000核蒸汽系统具有两个环路,单机最大额定电功率约为125万千瓦,是得到美国核管会(NRC)最终设计批准(FDA)的三代核电技术,符合美国用户要求文件(URD)对新一代商用反应堆的要求。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燃料元件换料周期为18至24个月,机组可利用率不低于87%。

AP1000在安全设计上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安全性能更加可靠。具有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设施,堆芯熔化事故概率、大量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事故概率的设计标准比二代改进型核电降低两个数量级。采用整体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改善人因条件,避免误操作,使核电站的运行更加可靠。

AP1000在反应堆系统和设备上更加简化。系统设置、工艺布置、设备、厂房建设等物项减少,大宗材料需求明显降低,施工量减少,建设工期缩短,运行和维修简化。在经济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行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建设周期缩短,有利于提高核电站建造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AP1000的反应堆系统是采用成熟的、已有实际运行经验的技术。反应堆堆芯是西屋公司标准的“314”型,已有两套在比利时运行,有着20年以上的成熟运行经验。

AP1000在美国新建核电站的计划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已有14台新建机组确定采用AP1000核电技术。据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报告,截至2008年6月30日,向美国核管会正式提交建造和运行新的商用堆联合许可证申请的15台核电机组中,使用AP1000技术的机组为10台,占三分之二。

五、“国家核电”三条工作主线取得积极进展

1. 积极推进三代核电依托项目工程建设

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目前进展顺利。依托项目核岛合同于2007年9月24日全面如期生效。2007年12月26日,中外合同各方一致同意发布ATP(开工令)——2007年12月31日作为依托项目工程基准日,实现了按计划计时,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2008年2月26日和7月29日,三门核电站、海阳核电站的核岛负挖工程分别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和2个月正式开工。8月22日,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负挖已经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的专家验收,提前67天顺利完成;2009年3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相关设计工作正在按三级进度稳步推进。核岛主要长周期设备的国内采购协议已经。由美国西屋公司负责采购的A1类设备,都已经先后按计划开工制造。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AP1000核电站,目前依托项目的详细设计、核岛主蒸汽系统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工程建设管理的接口关系复杂导致沟通、协调的难度加大,国内外核电优秀专业人才的短缺给中外各方在项目的组织推进上带来一些困难和不确定性。这些都需要我们下一步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2. AP1000技术转让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稳步推进

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引进,是国家自80年代引进30万、60万千瓦火电机组技术以来,再次由国家层面组织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工作。目前,技术转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按合同已累计接收28批次、涉及11个技术转让工作包、475箱12967份技术转让文件。作为技术转让重要工作之一的技术培训正式启动,第一批人员在韩国斗山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技术培训。

“国家核电”组织构建了完整的AP1000设备国产化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由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承担的主泵、主管道、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家核电”合资建立了4家制造企业,分别生产AP1000的专有设备钢制安全壳和模块、核燃料包壳用材料和锆管产品、AP1000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AP1000燃料组件等,承担的设备国产化工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3.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专项之一,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标志性工程。组织开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研究,是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国家核电”成立伊始,就将开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放在关系我国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了公司内部组织体系并确定了工作计划。组织国内与核电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编制了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组审查。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并原则通过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批准由“国家核电”作为示范工程实施主体,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工作。

六、“国家核电”产业布局和生产经营取得阶段性成果

1.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按计划完成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和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的整建制划转移交,形成完整的核电站研发和设计技术支撑平台;组建了国核工程公司,搭建三代核电依托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专业平台;高起点组建世界上第一家集AP1000核电站钢制安全壳设计制造及设备模块、结构模块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化工厂——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组建核级海绵锆生产和核级锆材规模化加工制造企业——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组建国核自仪系统工程公司,填补国内核电数字化仪控和保护系统设计、设备研发制造、集成和成套技术的空白;为掌握AP1000三代核电的运行与寿期服务技术,组建了全资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以参股的方式与中核集团的两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从事三代核电燃料元件制造的股份制公司。

2. 全面推进内陆AP1000核电站建设的前期准备

发展内陆核电是我国核电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决策。按照内陆核电厂址进行标准设计的AP1000是最合适的内陆核电堆型。AP1000核电技术安全性更高、批量化后经济性明显,在内陆建设AP1000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国家核电”将坚持既定目标,把建成内陆核电站作为真正消化吸收AP1000核电技术的标志之一。“国家核电”积极做好内陆核电开发建设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协助落实内陆核电站厂址的准备;开始组织实施AP1000内陆电站的研发设计,确定了AP1000内陆核电国产标准化设计工作时间表,并已经开始实施。

3. 生产经营实现稳步提升

截至2008年10月,“国家核电”今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0,395万元,盈利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提高,比去年同期增加17,296万元,同比增长558%,完成预算的101.97%,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利润计划目标。资产总额达到811,865万元;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增相比,同比增长82.36%。

根据“国家核电”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国家核电”目前的经济运行处于良好态势,生产经营保持稳步较快增长,企业营业收入稳步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的利润总额已达到年度任务目标的近九成;企业经济运行的现金流量充裕,公司系统资金集中管理工作运转有效,资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尤为可喜的是,作为一家刚刚成立一年多时间的中央企业,“国家核电”的发展速度和经营业绩都较为突出。2008年6月底,“国家核电”已经提前实现了“从成立之初位列中央企业亏损和微利企业方阵进入盈利能力较好企业方阵”、“从资产总额位列中央企业10~50亿元方阵上升到50~500亿元方阵”两大年度奋斗目标。

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承载了调整能源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等多方面的重要使命。“国家核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核电自主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全力推进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依托项目工程建设、技术转让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国家重大专项的自主创新等开创性工作,为完成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光荣使命而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