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全国的电力装机将突破8亿千瓦每年新增1亿

发布时间:2008-11-10 浏览次数:

我国电力供需情况发生变化 或成电力改革契机

供需变化对电企的影响

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依然保持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用电增速下滑,部分地区电力需求略显疲软。电力供应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社会用电增速下降,必然会影响到电力企业。对发电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设备利用小时数的下降。今年头9个月,全国火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805小时,同比减少165小时。当然,各地区遭遇的具体情况不同,体现出强烈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区累计不到3000小时,有的地区累计已经接近5000小时。广西、四川、内蒙古、云南4个地区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500小时以上,而海南、安徽、甘肃、广东等地区却上升150小时以上。

增供扩销背后的矛盾

面临电力需求不旺带来的经营压力,有的电网企业相继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具体措施隐含的矛盾不容忽视,比如“加大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增供扩销”,其背后的矛盾包括:节能减排已经被国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增供扩销是尽量多地销售电力电量,意味着消费更多能源,排放更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节能减排形成冲突。

据分析,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对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考核。目前的考核体系中,经营业绩属于重要内容,这对企业行为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面对不利形势,电力企业自然要想方设法提高售电量,完成考核指标。一般而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保值增值、投资回报等是天经地义的,考核其经营业绩也是应该的。但是电力作为基础性产业,将经营业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是否妥当?部分电网企业人士希望考核体系有所调整。

事实上,这也是摆正电网企业定位的问题,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网企业,需要电网企业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政府、用户和电网企业本身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否应该共同认识到,电网企业更多承担的是社会服务职责,购售电价格是完全由国家调控的,对电网企业的考核或应更侧重服务方面,考核经营业绩有一定必要性,对控制工程造价、降低管理成本等有积极作用,但重要性是否应当降低。

利用好供需变化的契机

综合分析,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给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给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契机。

应对电力需求不旺,四川省电力公司相继推出的举措中包括:做好直购电试点工作,扩大和培育电力市场,拉动增量市场发展。直购电改革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方面也在大力推进。但从2002年底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推进较为缓慢,只在吉林、广东省各启动了一个试点。那么,从四川省电力公司推出的举措看,当前的电力供需形势能否成为推进直购电改革的契机。电力改革的其他方面,是否也可因此向前推进一步等问题值得关注。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每年投产规模甚至突破1亿千瓦,很快扭转了用电紧张局面,但也存在无序发展、一味做大等问题。目前电力供需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将电力工业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另外,如何制订科学的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引导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等值得思考。

全国的电力装机将突破8亿千瓦每年新增1亿

中国电力装机总容量预计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年初突破8亿千瓦,继续保持每年新增1亿千瓦的增长速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在11月3日举行的煤炭市场高峰会上做出上述预测。

“今年1月-9月,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实现投资216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5648万千瓦,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国电力装机又将跨上8亿千瓦大关。”王永干说。

近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大型高效发电机组纷纷批量投产。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约3.5亿千瓦,相当于建国后50多年的总和。

据王永干介绍,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连续突破5亿千瓦、6亿千瓦和7亿千瓦。

中电联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将保持11%-12%年均增长,到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28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9.5亿千瓦左右。

至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在7.5万亿千瓦时左右,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亿千瓦,实现人均装机1千瓦、电量5000千瓦时的目标。“其中水电、核电、风电总容量不会超过30%,火电装机仍然是主体。”王永干说。

在电网发展方面,到2007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32.84万公里,变电设备容量达12.3亿千伏安,1-9月又完成电网基本建设投资1843亿元。

“目前,中国电网总规模已占世界首位,电源和电网建设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王永干说。

不过,他表示,目前电网和电源投资比例分别为45%和55%,还要进一步提高对电网的投资比例。

国电电力1-9月累计发电513亿千瓦时

10月29日,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国电电力董事长朱永芃主持召开国电电力五届三十七次董事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国电电力副董事长乔保平出席会议。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国电电力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等议案。

朱永芃在会上针对国电电力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加快企业转型。要立足发电主业,充分发挥在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新建电源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要切实调整结构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依托发电主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积极发展煤炭等产业,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的表率。第二,加强燃料管理。要把控制燃料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对煤炭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合理组织煤源和运力,优化供煤结构,降低采购成本。加大配煤和掺烧力度,降低标煤单价。严格煤炭质量验收,努力降低入厂入炉煤热值差。优化经济运行方式,加强指标控制,提高设备效率,进一步降低煤耗水平。第三,深入挖掘潜力。管理人员要懂生产、会经营。要眼睛向内,加强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降低厂用电率,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压降各项管理费用。要加强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要规范多经企业管理,杜绝多经企业挤占主业利润现象,新建电厂不得设立与主业相关的多经企业,原有电厂从事主业的多经企业要立即清理,辅助企业要规范与主业的关联交易。要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朱永芃指出,国电电力是集团公司直接融资的主要平台,希望国电电力能够在前三季度工作的基础上,认清形势,群策群力,自我加压,努力做好第四季度的各项工作,为集团公司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今年1-9月,国电电力累计完成发电量513.60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129.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2.35%。利润总额、净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4、0.66、0.82亿元。

当天,国电电力五届十三次监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国电电力监事会主席郭培章主持。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

监事会对国电电力前三季度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国电电力进一步加强监事会自身建设,通过组织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监事的执业水平;要加强公司与监事会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发挥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公司运行机制,保护国有股东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