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7 浏览次数:
10月24日00:30分随着特高压1000千伏长治站1号主变5012、5013开关启动,标志着特高压1000千伏长治变电站500千伏系统顺利投运。
10月22日下午,以国网公司特高部丁扬副主任为组长的晋东南站500千伏启动指挥组,在特高压长治站现场召开500千伏启动指挥会议,对长治站500千伏系统启动调试前工作进行了检查,安排布置了启动的相关工作。
23日20:30,500千伏开始正式启动,启动项目包括500千伏长晋I线、长久II线、长久III线及两侧开关转运行,长治站500千伏 I、II母转运行,长治站1号主变5012、5013开关启动结束后转冷备,整个启动过程持续了4个小时,特高压1000千伏长治站输变电工程启动第一阶段顺利结束。
日前,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设在13号展馆的电力专题展区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广西利用自身资源、技术优势和东盟国家在电力供应、电力规划、电厂建设、资源开发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多层次的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东盟国家的电力合作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据了解,广西电网公司参与建设的老挝南塔河水电站、越南海防发电站等项目正在稳步进行中。广西电网公司所属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为柬埔寨330万千瓦松博水电站项目、26万千瓦柴阿润水电站等大型工程进行设计工作,并以一系列项目的顺利承揽为龙头,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广西电网公司所属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中标承建了越南海防发电厂2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该工程合同金额5.82亿人民币,是中越电力贸易单笔金额最大的合作项目。
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表示,今后,南方电网公司将通过合作,共同建设跨区域的电网公司,形成大湄公河次区域电网,使得大湄公河次区域6个国家的资源在同一个电网的平台上达到最优配置,为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6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10月15日,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同江市签署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建设协议。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风资源优良。项目拟规划装机容量400MW。项目区域已于2008年8月开始立塔测风。
广西"十二五"500千伏变电容量将达3350万千伏安
日前,广西电网公司召开广西电力工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研讨会,就“十二五”及中长期电网负荷预测、电源规划、电网建设等电力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预计到2010年,广西境内将建成南宁、玉林、桂林等20座500千伏变电站,全区变电总容量达到2100万千伏安。到“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新建柳南、桂南、桂平、北海等4个变电站,并扩建柳东、桂林等7座500千伏变电站,共计新增变电容量1250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长度857公里,到2015年,广西500千伏变电容量将达到3350万千伏安,每一个供电区均有1个以上500千伏变电站。
经过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2008年10月22日,浙江电网首座220千伏GIS程序化变电所——大舜变电所如期投运。
该变电所操作模式采用程序化操作。所谓程序化操作变电站,即操作人员从当地后台或监控中心发出一条操作指令,该指令可以按照程序预先设定好的控制逻辑去操作多个控制对象,同时进行各种控制和防误闭锁逻辑判断,以确定某个操作任务是否能执行,并实时反馈各种过程信息。程序化变电站打破了传统运行操作方式,通过倒闸操作程序化,在操作中尽量避免人为错误,达到减少或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人为误操作,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班进而为应对人员缺少和变电站的日益增多的矛盾,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出路。
220千伏大舜变电所位于嘉兴市嘉善西塘沈道村北侧,由于该变电所110、220千伏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外GIS气体绝缘金属密封设备,GIS全封闭组合电器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虽然是一座220千伏变电所,但占地面积只有14亩,是常规200kV变电所的四分之一,有效的节约了土地资源。 一期工程投产有载调压主变一台,容量为24万千伏安,是嘉兴220千伏电压等级的最大容量变压器。 该变电所220千伏线路2回、110千伏线路7回、35千伏线路2回。 该变电所220千伏GIS设备是该省首个采用全户外布置模式。
在大舜变投产后试运行阶段,220千伏嘉南善集控站安排6位值班员负责大舜变试运行的各项工作,每班2人24小时值班。据了解,220千伏大舜变电所的投运,将有效地缓解220千伏嘉善变的供电压力,改善该地区的供电环境,为嘉善县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总经理范集湘在日前集团年度科技委员会第一次年会上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7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20%,形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水电工程建设能力。作为水电建设的国家队,中国水电集团先后承担国内70%的国内大中型以上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任务,承建国内百万千瓦级以上的电站达72座,总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刷新了世界水电装机纪录。
近日,中国水电建设集团特聘陆佑楣、潘家铮、谭靖夷等39位院士、学者为集团科技委员会特邀委员,为集团建设国际同行业科技领先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范集湘说,集团目前正处在建设产业相关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走“质量效益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转型期和发展关键期,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中央企业的责任。据悉,中国水电集团在坝工建设、地下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并成功打入30余个国家的水电建筑安装市场。
范集湘说,今后集团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集团科技管理水平;以京沪高铁施工等非水电业务为契机,全面开展相关行业技术科技攻关工作;发挥集团规模科技效益,发挥集团公司在行业中的骨干作用。
福建省第二个核电项目——福清核电站已经正式获批,即将正式动工建设。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会议上核准了一批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建设项目。其中,核电项目为位于福建的福清核电站。
“福清两台百万级的机组,前期规划已经完成,一直有说法是近期开工。”一位核电专家告诉《财经》记者。
福清核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为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刚刚获批的一期工程将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267.6亿元,这两台百万千瓦级的核能发电机组将分别在2013年、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140亿千瓦时。
2006年5月11日,中核集团公司与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以51%和49%的出资比例,共同设立了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负责核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包括福清电站在内,目前正在建设的沿海核电项目,仍然沿用‘二代加’的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前副总干事钱积惠告诉记者。
除了上述沿海项目,中国一系列内陆核电项目的报批也进入“冲刺阶段”。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曾公开表示,内陆核电的技术线路将首选AP1000。这是自“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结束后,中国官方首次对内陆核电的技术线路作出表态。
“按照内陆核电厂址进行标准设计的AP1000是最合适的内陆核电堆型。AP1000核电技术安全性更高、批量化后经济性明显,在内陆建设AP1000核电站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王炳华称。
目前来看,最有希望首先拿到国家正式批文的内陆核电项目,有湖北咸宁大畈核电项目、湖南益阳桃花江核电项目和江西彭泽核电项目。这些项目分别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主导投资建设。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上述三个专案开展前期工作。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核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财经》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正准备调整《规划》,将一批内陆核电站专案也列入其中,并将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从之前设定的4%提高至5%以上。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多年间,平均每年要开工建设数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中国即将迎来核电“大发展”的阶段。(来源:《财经》)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燃料分会会长解居臣透露,前三季度全国发电量达25,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4%。其中,9月份单月发电量为2,871.77亿千瓦时,增速仅为8.92%。
解居臣表示,由于受经济放缓,需求减弱,电力供应不足,严重自然灾害以及奥运期间的特殊措施等因素影响,全国统调电厂二季度以来发电量增速出现回落,尤其是6到9月份,增速下降更为明显。
其中,今年8月份发电量比去年同期仅增长5.14%,为8年多来的最低增幅,一方面是因经济增长放缓减少了电力需求,同时奥运期间部分企业停产也抑制了电力需求。此外,该月火电的增速仅为1.8%。
解居臣表示,7月份以来,我国发电量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在10%以下,预计后几个月的发电增速也在9%-10%之间,今年总体发电量增长不会超过12%,比去年低3-4个百分点。
解居臣还透露,今年全年国内新增电力装机估计将达到9,000万千瓦,到今年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将突破8亿千瓦大关,而其中火电机组占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