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福建将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

发布时间:2008-10-07 浏览次数:

今后十年我国能源需求仍将处于高增长期

中国社科院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我国重工业发展比重大,高耗能产业的大量存在,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很难减少,节能技术的利用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等多种因素综合来看。在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依旧十分强劲。只有到2018年前后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后,能源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放缓。

根据社科院的测算,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消耗的能源占70%。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到2005年,只有两个市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有10个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13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个别地区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也就是说还有24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初期和前工业化阶段。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仍处于高增长期。

根据测算,如果2007年~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7,2010年~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5,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亿吨标煤,2020年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报告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还没有降下来,仍保持在1.0左右。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重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曾经走过的老路,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

从供给看,无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将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按目前探明储量和资源开采利用能力,世界平均资源可用年限,煤炭约230年、石油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而我国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述资源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15和30年。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不合理开采利用煤炭和发展高耗能产业(煤炭大多未经洗选直接燃烧),环境污染、水污染也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

社科院报告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确保能源供应立足国内。今后我国的能源政策仍然要坚持煤为基础。要发展大型火电,优化火电生产结构,发展煤炭液化、气化,鼓励瓦斯抽采利用,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同时要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水电建设。与此同时,要调整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快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福建将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珊洁近日表示,福建宁德核电站今年2月已经动工建设,福清核电站今年年底前也将开工建设,到2010年,福建省电力装机总量将达3500万千瓦左右,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福建省缺油少煤,能源形势一直比较紧张。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很多大的项目开工建设,能源形势更加严峻。为此,福建省高规格地推进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而核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成为福建省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今年以来,福建核电发展速度很快。2月,宁德核电站开工建设,这个迄今为止福建年设计发电量最大的电站项目建成后,4台机组年发电量预计达到300亿千瓦时,主要满足福建省内需求,并参与华东市场竞争。一期工程年发电量逾140亿千瓦时的福清核电站,也将于年底开工。

郑珊洁表示,两个核电站的建设,将使福建省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核电基地,清洁高效的核电将成为主力电源,促进福建及华东电源结构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

另外,由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福建省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初步估算,福建省沿海陆地风能资源总储量4131万千瓦,技术开发量607万千瓦,近海风能资源储量估计为陆地上的3-4倍,是今后该省可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福建省“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福建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0万千瓦,风电比例争取达到2%。

事实上,从2000年起,福建省已先后在平潭、东山、莆田、漳州等地建成商业化运行风力发电场,成为我国发展风能较快的省份。截至去年底,福建省已建成投产风电项目7个,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76台,装机总量达到23万多千瓦,累计发电3亿千瓦时。目前,福建在建风电项目22万千瓦,27个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规划总装机79万千瓦。

国家核电今年前8个月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8年8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今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79亿元,完成全年利润总额目标的89.30%,盈利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提高,增长率为1036.92%;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8.74%,远高于中央企业的平均水平。

“国家核电”今年前8个月的营业收入和盈利增长水平在中央企业中保持了较好的位次:

——按实现利润总额排序,“国家核电”2008年8月位于科研设计类中央企业的第3位;

——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排序,“国家核电”在资产总额为50~500亿元的中央企业方阵中,已经从2008年6月的第4位,跃居到2008年8月的第2位;

——按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排序,“国家核电”在效益增长较快的中央企业方阵排序中,也从2008年6月的位居第4位,跃居到2008年8月的第1位。

根据“国家核电”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国家核电”目前的经济运行处于良好态势,生产经营保持稳步较快增长,企业营业收入稳步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的利润总额已达到年度任务目标的近九成;企业经济运行的现金流量充裕,公司系统资金集中管理工作运转有效,资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尤为可喜的是,作为一家刚刚成立一年多时间的中央企业,“国家核电”的发展速度和经营业绩都较为突出。2008年6月底,“国家核电”已经提前实现了“从成立之初位列中央企业亏损和微利企业方阵进入盈利能力较好企业方阵”、“从资产总额位列中央企业10~50亿元方阵上升到50~500亿元方阵”两大年度奋斗目标。

目前,“国家核电”所承担的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任务总体上进展良好,依托项目工程建设、技术转让和关键设备国产化、重大科技专项再创新等“三条工作主线”得到全面推进。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核电技术、统一我国核电技术路线、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而组建的创新型现代国有企业,“国家核电”自2007年5月22日揭牌成立以来,国家核电公司党组始终坚持“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国家使命”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发展”两手抓,全体干部员工精神饱满,保持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状态,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可喜的经营发展成绩,保持了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国家能源局: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08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显示,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20个省(区、市)开发建设了风电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总装机159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26%,位居国内首位。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在内蒙古考察风电建设情况时指出,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可考虑建设2至3个千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基地。

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5亿千瓦,占全国的50%,居首位。近年来,全区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大唐、中国国电等多家电力企业集团相继进入。预计到今年底,全区风电吊装容量将突破300万千瓦。其中,赤峰市今年底风电装机将突破100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建成地级市级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根据国家的风电发展规划,我国将在“三北”地区发挥其风能资源优势,重点建设数百个10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等地区建成十多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并初步形成河北、蒙东、蒙西、甘肃酒泉、新疆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据了解,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内蒙古、河北、新疆、江苏沿海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工作也已相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