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经济走缓,前8月全国电力增幅持续回落

发布时间:2008-09-22 浏览次数:

中电联:今年1-8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

1-8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5.7%。其中,轻工业增长13.3%,重工业增长16.8%。

一、用电市场情况

1-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32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9%。第一产业用电量60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第二产业用电量1775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0%;第三产业用电量230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659.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8%。

1-8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753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6%;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5.09%和10.94%。

从各区域的用电量增长情况来看,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19%)的省份依次为:新疆(19.90%)、内蒙古(18.67%)、广西(17.50%)、甘肃(17.15%)、青海(16.38%)、河南(14.95%)、安徽(14.58%)、陕西(13.64%)、云南(12.66%)、重庆(11.83%)、湖北(11.79%)、宁夏(11.59%)、吉林(11.42%)、福建(10.26%)。

二、发电生产情况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3229.3亿千瓦时(见备注),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其中,水电3399.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火电19201.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核电45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20151.68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47978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11%、8.88%。

1-8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72639万千瓦,同比增长13.2%。其中,水电13576万千瓦,同比增长18.4%;火电57318万千瓦,同比增长11.2%;核电885万千瓦,同比增长12.7%。

三、供电与销售情况

1-8月份,全国电网供电量20470.97亿千瓦时,售电量19181.91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92%和12.50%。全国主要电网统调用电量20210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合计47357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45%、8.76%。

四、全国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电量情况

1-8月全国跨区送电687.54亿千瓦时;各省送出电量合计2910.01亿千瓦时,其中本月送出450.20亿千瓦时;进出口电量136.19亿千瓦时,其中进口电量24.58亿千瓦时,出口电量111.62亿千瓦时。

1-8月,华北送华东11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10%;东北送华北45.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2.74%;华东送华中1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82%;华中送华东23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6%,其中葛南直流6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9%,龙政直流88.2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39%,宜华直流8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88%;华中送南方141.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1%;西北通过灵宝变电站送华中20.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6%。

1-8月份,南方电网的西电送广东554.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7%;西电送广西80.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52%。

1-8月份,广东购香港24.2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17%;广东送香港70.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8%;广东送澳门1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02%;云南送越南21.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68%;广西送越南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57%。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23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16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31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408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51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宁夏、甘肃、吉林、辽宁、新疆、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北京、天津、江苏、青海、福建、上海、浙江。

1-8月份,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47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7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累计厂用电率5.96%,其中水电0.42%,火电6.70%。线路损失率6.30%,比上年同期下降0.48个百分点。

六、电力建设情况

1-8月份,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875.2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5178.34万千瓦。其中水电1292.03万千瓦,火电3681.09万千瓦,风电186.62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605.93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2079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9873公里。

备注:1、发电量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电厂统计数据,与全社会用电量统计口径不一致;

2、发电(不含发电量)统计口径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

发改委称:中国将建设首个大型沙漠光伏电站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在常州透露,中国将在甘肃建设首个沙漠光伏电站。

史立山是在出席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做出上述表述的。史立山对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数百名最优秀的光伏企业家说:你们可以立即着手准备。

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光伏产品发展最快的国家,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光伏产业与市场之间极不平衡。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因此,推动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成为行业内当务之急。

史立山说,中国不但要扶持各种小型的光伏发电项目,更要推动大型的光伏发电站上网。

目前,中国大型开阔地并网光伏项目仅仅开始示范,只占了中国太阳能发电总容量的百分之七。

史立山说,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前途无量。因此,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作用的一望无际的沙漠,将成为未来的能源基地。沙漠电站将成为未来主力能源之一。

中国西部地区有着面积广阔的沙漠。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这些沉寂千年的沙漠有可能成为电力中心。

史立山还透露,将在西藏阿里地区建设一座大型光伏电站,解决那里的电力紧缺问题。

中国这些推动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的举措,将为中国光伏企业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经济走缓,前8月全国电力增幅持续回落

全国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幅度正持续回落。9月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简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322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这一数据较今年前7个月数据(同比增长11.9%)回落一个百分点,呈现出持续回落之势。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华东、华北等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电力增长幅度回落态势更强,说明奥运会对8月份全国电力增长作用有限,而整个经济走缓可能是全国电力增长幅度回落的主原。

中电联简报显示,1-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32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9%。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753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6%;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5.09%和10.94%。

“早在去年7月份,全国电力增长已经有放缓迹象。”东方证券电力行业资深分析师张仲华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对比前8月数据可知,全国电力增长仍在持续回落。据他分析,8月份当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仅为5.1%,较7月又有明显下降。

对此,记者也注意到,根据中电联统计,7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8.1%比上月(8.3%)减缓0.2个百分点,远低于5月份的11.8%。并且,7月火电增长仅6.1%,较6月份增长率(6.8%)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就我对分区域统计分析,我国最重要的用电区域——华东地区电力增长幅度的回落态势较华北地区更大。”张仲华进一步分析指出,由于奥运会主要影响到华北地区用地量,对华东区域影响相对较小,而上述情况说明,奥运会对8月份全国电力增长作用有限,整个经济走缓可能是全国电力增长幅度回落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记者注意到,中电联简报中各区域的用电量增长情况也反映出这一现象,即用电增长较多的主要以中西部和东北部为主。

据统计,1-8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19%)的省份依次为:新疆(19.90%)、内蒙古(18.67%)、广西(17.50%)、甘肃(17.15%)、青海(16.38%)、河南(14.95%)、安徽(14.58%)、陕西(13.64%)、云南(12.66%)、重庆(11.83%)、湖北(11.79%)、宁夏(11.59%)、吉林(11.42%)、福建(10.26%)。

“中国未来两三个月电力需求增速可能将走低。而且,如果考虑到GDP与发电量之间的关联性,即1:1.2的正相关性,上述数据预示着整个经济不太乐观。”另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电力增幅的回落已经影响煤炭市场。就在前一天,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山西太原第二届煤博会上向上海证券报表示,电力 需求量减弱,导致秦皇岛煤炭存港押船现象呈现。而统计数据显示,近日秦皇岛港存煤最高已经达到860万吨,较正常水平高出约300万吨,直接反映出电力需求减弱态势。

统筹规划中国西北五省区将形成统一区域电网

中国电力部门正在筹划将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实现联网,从而形成覆盖西北五省区的统一区域电网,建成“西电东送”工程北部通道,为新疆煤炭开发利用、煤电建设和优势资源逐步转换为经济优势搭建平台。

受中国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十七日至十八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评估调研会,对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进行专题论证。评估结果将会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该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石油、水能和天然气储量非常丰富。预计在“十一五”期间的后三年,新疆仅新增火电装机将相当现阶段新疆电源规模的一倍多。亟需建设七百五十千伏电网,并与西北电网实现联网。

此前经有关部门充分研究论证,将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的最佳时间初步确定在二0一0年。经有关人员多次勘察,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方式计划通过架设哈密至安西双回七百五十千伏超高压线路实现。整个工程投资估算为三十八点八亿元人民币。

目前,新疆电网向东已经延伸到与甘肃接壤的哈密地区,西北电网向西已延伸到与新疆接壤的酒泉地区,实施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已经完全具备外部条件。去年新疆电网实现二百二十千伏全疆联网,结束了过去分片供电和多个孤立电网运行的局面,建成了世界覆盖面积最广的二百二十千伏区域电网。

据介绍,新疆电网是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仅剩的省级独立电网。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一旦实现联网,不仅可以形成覆盖西北五省区的统一区域电网,进一步提高新疆电网的稳定水平,将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太阳能试验电站并网发电

年发电量可达68万千瓦时的太阳能试验电站15日在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并网发电,这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高压并网电站。

太阳能电站是指利用多晶硅和单晶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的电站。该电站负责人齐殿全介绍说,银川太阳能试验电站概算总投资2239万元,是一座集试验、示范、环保节能为一体的集中控制型电站,年发电量达到68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305吨,减排二氧化硫4.27吨、氮氧化物1.09吨。

目前,宁夏这个能源丰富的少数民族省区正积极开发新的绿色能源。宁夏是中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根据气象部门20年来的统计资料,宁夏年日照时数2195-3082小时,日照百分率50%-69%。目前,宁夏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技术制造的太阳能电池与国外技术生产的产品品质已经相当。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宁夏将建成一条年产1万吨高纯硅生产线和两条年产10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同时还将投产一座330千瓦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电站和一座1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

非洲国家发展核电方兴未艾

继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之后,东非国家肯尼亚也正在加入积极发展核电的行列,该国准备建立核电站,以增加国内电力供应量。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发展核电已成为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选择之一。

据肯尼亚《民族日报》18日报道,由于电力供不应求,肯尼亚能源部长基拉伊图·穆伦吉日前宣布,肯尼亚正在寻求能源领域的投资者,并计划购买核技术,在肯尼亚建立小型核电站。

穆伦吉说,根据估算,这座小型核电站初期工程将耗资10亿美元,建成后将增加1000兆瓦的发电量,几乎使肯尼亚的发电能力翻一番。

他说,核能技术专家目前正在与肯尼亚政府部门讨论建设核电站的可行性。肯尼亚10月7日即将举行的国家能源会议将首要讨论这一问题。

在非洲大陆,南非是目前唯一拥有和平利用核能能力的国家。非洲唯一的核电站就位于开普敦附近的科贝赫,核电站有两个900兆瓦的反应堆,共生产1800兆瓦的电力,供电能力占南非总供电量的5%。南非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发展核能,并计划提高核电站的发电能力。

除南非以外,尼日利亚也计划建设自己的核电站。尽管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是全球第八大石油输出国,但尼日利亚电力短缺局面日益恶化。两年前,尼日利亚制定目标,计划在今后10年内本国发电能力的很大一部分要来自核电。

尼日利亚现在拥有两个核研究中心,分别位于北部城市扎里亚和首都阿布贾,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目前这两个核研究中心都没有建立核电站。

尼日利亚核管理署负责人沙姆西丁·伊莱巴说,一旦尼日利亚与生产商签署反应堆供应协议,尼日利亚将宣布建立核电站的日期。

此外,北非大国埃及发展新能源也首选核能。埃及进行核技术研究的历史比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埃及就开始进行小规模的核技术研究,但目前尚未拥有核电站。

2007年10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正式启动和平利用核能计划,未来数年埃及准备建造数座核电站以满足本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今年5月,埃及开始评估21家国际公司关于承建埃及第一座核电站的投标文件。据悉,埃及首座核电站拟建于地中海城市亚历山大附近的西部港口小镇代巴,预计需要5年至8年建成,届时其发电量将占埃及总发电量的3.5%。专家预计,埃及至少需要再建造4座核电站,才能使核能发电在其总发电能力中所占比例达到10%至15%。

非洲国家发展核电都承诺和平利用核能,遵守国际社会有关和平利用核能的一切要求,不寻求拥有核武器。据报道,南非和尼日利亚有关部门已经就建立非洲核能与放射安全管理机构的事宜展开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