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2008年我国用电市场呈回落态势

发布时间:2008-09-05 浏览次数:

中电联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用电增速放缓

今年上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1690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7%,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3.89和3.1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同比降低6.05个百分点。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该数据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一份报告中发布的。这份《200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还表示,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成为带动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的新的主要动力。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表示:“可以预见,未来两三个月中国电力需求增速仍将走低,且今年全年电力需求增速将不会高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

胡兆光认为,上半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速回落与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密切相关,不能根据电力需求增速回落判断国民经济出现衰退。而应看到,高耗能行业的电力需求增速回落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初步显现。

为满足核电所需中国企业即将在澳大利亚采铀

中钢集团公司即将正式启动在澳大利亚的铀矿开采。记者日前从该公司获悉,其与澳大利亚铀矿开发商PepinNiniMinerals合资建立的公司已向澳大利亚南澳州政府递交了采矿权申请,正等待最后的批准。分析师认为,此举表明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采已由过去单一的铁矿开采向更多资源拓展,而开采的铀矿也将直接输往中国,这也将满足国内核电迅速发展对铀矿资源的巨大需求。

中钢集团内部人士表示,现在无法确定南澳州政府何时会正式批准开采,不过应该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早在去年,中钢集团就与PepinNiniMinerals建立了合资企业,其投资约4120万澳元,并在合资公司持有60%的股权。双方将共同开发位于南澳的CrockerWell和Mt.Victoria两座铀矿。

目前,澳大利亚和我国已经批准了一个核转让协议以及一个单独的核合作协议,允许澳大利亚出口商向我国出售铀。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国内核电发展正在加速,但是已开始严重依赖铀矿进口以满足大规模上马的核电项目的需要。这或将是中国核电站发展一个重要的铀矿来源之一,我国也将获得为其日益发展的核工业所需的原料供应。

权威人士证实:我国近期拟调高核电发展计划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9月2日向记者证实,我国近期拟调高核电发展计划,清洁、安全的核电正日益受到青睐。

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核电机组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4%。争取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达10000至12000万千瓦,在技术和规模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王炳华说,在此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最近打算提高核电的比例。我国春季南方发生的大面积冰灾造成的停电事故,使许多人开始反思远距离输电输煤以及能源结构单一带来的弊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拉闸限电,缺的不是容量而是燃料。去年我国的装机容量是7.13亿千瓦,到2020年要达到13亿千瓦左右,而可利用的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在这些容量中,如果核电不占到一定比例,可持续发展很难做到。如果把核电在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对调整能源结构、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十分有利。

王炳华说,就目前我国的设计能力、装备制造能力、管理能力和核电建设能力来看,在2012年到2020年内,每年投产四至五个核电站并非难事。到2030年,每年投产十个反应堆也很正常。

2008年我国用电市场呈回落态势

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趋缓、用电增速出现回落,在世界经济及国内宏观政策的影响下,下半年,电力需求增速仍将出现回落。

上半年全国电力增速明显趋缓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趋缓,呈逐月回落态势;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6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分月来看,1~2月受冰灾影响累计用电增速仅为11.9%,增速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3月份用电增速有所回升,当月用电同比增长14.4%,但4~6月份用电增速又有所回落,当月增速分别降至11.7%、11.1%、8.4%。

上半年,我国第二产业用电129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增速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73.3%,同比回落10.5个百分点,二产用电增速回落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4.66个百分点,是用电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一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增幅分别为4.9%、12.3%和16.5%,分别同比提高2.3、0.1和5.5个百分点。

由于产品产量增速回落较快,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57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增速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用电增速回落超过10个百分点。从对全社会用电增速回落的影响来看,四大高耗电行业共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2.88个百分点。另外,纺织业由于国际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出口退税调整等因素影响,出口大幅下降,用电量仅增长2.95%,增速同比回落8.7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共有22个省份用电增长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高耗能产业较为集中和年初受冰灾影响较为严重省份用电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如山西、宁夏、内蒙古用电增速分别同比回落16.1、11.3和12.1个百分点,受冰灾影响严重的贵州、云南用电增速分别同比回落13.7和14.3个百分点。从各省用电增速回落对全国的影响来看,山西、广东、江苏、内蒙古、云南、浙江等6省区合计拉动全国用电增速回落2.81个百分点,对全国用电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的贡献率达到了72%。

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进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增长明显走低。在美元持续贬值和美国国内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作用下,全球需求明显回落。在世界经济趋缓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增速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

上半年,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26320万吨和29997万吨,分别增长9.6%和12.5%,增速同比分别回落9.3和11个百分点;水泥6.5亿吨,增长8.7%,回落7.3个百分点;纱产量1035万吨,增长11.3%,回落9.8个百分点;化肥产量3002万吨,增长5.9%,回落6.4个百分点;汽车535万辆,增长17.6%,回落5.3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等问题,果断出台了涵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以及土地政策等多项宏观调控措施,确保宏观经济的快速平稳运行。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上半年,扣除物价水平因素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在16%左右,低于上年同期约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3.9%,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顺差不断减小;货币净回笼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4亿元,紧缩性货币政策取得成效。

国务院明确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以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得到抑制,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关停小火电836万千瓦,关停水泥、造纸、电解铝落后产能2000万吨、37.5万吨和5万吨。由于小火电机组的淘汰,上半年全国供电煤耗下降9克/千瓦时,线损率下降0.45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减少用电169亿千瓦时,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1.11个百分点。

下半年电力需求增速继续回落

下半年,政府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在人民币升值趋缓、从紧货币政策不会继续加强、出口退税政策有所调整、中小企业贷款环境好转等条件下,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将继续回落。应用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进行宏观经济运行模拟,预计全国全年经济增速在10%左右。

下半年,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的叠加效果会继续呈现,部分中小企业用电将受到较大影响,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高耗电行业用电增速会继续放缓。另外,从7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上涨2.5分钱/千瓦时,会减少部分用电需求;8月1日起,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多方面开展节电工作,用电增长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应用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进行模拟实验,预计2008年全国电力需求同比增长10%~11.5%,用电需求虽出现一定回落,但仍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速,全年电力弹性系数维持在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