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5-27 浏览次数:
5月21日,由山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的无跨越架全程不停电跨越技术,在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第三标段施工中,跨越山西阳城电厂至江苏500千伏阳东I 、II、 III回线路送电大动脉,得到成功应用。此次实施的1000千伏线路同一档距带电跨越3条500千伏线路,在我国电网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填补了国内无跨越架带电跨越技术的空白,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第三标段位于山西晋城市境内,线路长度 32.791公里,于2007年6月20日进行铁塔基础试浇,2008年4月6日62基铁塔全部组立完毕,4月28日开始导线展放工作。据了解,阳东I、 II、 III回电力线路是重要的跨省际输电通道,最大输送功率为330万千瓦。由于特高压第三标段204#、205#两基铁塔与该线路走廊交叉,必须实施跨越放线。据项目部负责人李玉介绍,使用的无跨越架全程不停电跨越技术较之传统工艺有四大优势。一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跨越采用动力伞放导引绳,可不对3条500千伏线路进行停电处理,保证了占江苏全省十分之一的电力不间断供应。如若采用传统搭建跨越架施工法,对所跨越的三回500千伏线路进行轮流停电,将造成3000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外,采用该技术成本仅为传统施工法的一半。二是施工安全系数大大提升。传统搭建跨越架展放导线方式高空作业人员多,离带电体较近,操作难度大,不可控因素多,安全隐患重重。三是施工效率大为提高。原本需200余人连续施工15天才能完成的放线任务,利用该技术后仅为30人作业3天便可完工。四是解决了环保节能的问题。由于工程采用迪尼玛绳和绝缘撑网杆组成的护网布设在三条500千伏线路上空,安全可靠、轻便灵活,并可重复利用,从而避免了在搭建跨越架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并节省了临时占地费用。
据悉,该公司自去年10月以来,受国家电网交流有限公司委托,派专人、批专款研究此项科技创新项目。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调研、广泛查阅资料、反复实验论证,方案于5月6日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的评审。国家电网公司先后4次组织专家对该项技术进行可行性评审,其中有33项重大理论技术取得新突破。
挪威石油公司StatoilHydro日前表示:公司将于明年在挪威海岸线之外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深水区浮动风力涡轮机发电装置。该公司计划把风力涡轮机和浮标相连,所使用的技术类似于海上石油天然气平台。该装置相对于静止的风电机有几个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在深水区运行,那里的风能资源更加丰富。风力更强劲。而且它还可以移动。
该工程为测试性项目,公司投资4亿挪威币(8千万美元),将于2009年下半年在北海地区开始建设。产能为2.3MW。据悉,目前这种风能发电技术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