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电力青藏线开建 将终结西藏电力孤岛局面

发布时间:2008-05-15 浏览次数:

地震发生后检查表明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正常

四川省汶川县地震,三峡坝区有明显震感。初步检查情况表明,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正常。

地震发生后,中国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局即刻通知三峡水利枢纽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相关运行管理单位,对枢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加强值班和监测。为预防后续余震对大坝可能产生的影响,运行管理单位对枢纽有些部位及设备设施进行了检查和处理。

初步检查情况表明,三峡大坝、三峡电厂、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茅坪副坝没有发生建筑物破损现象,设备运行正常。

三峡电厂已投产的22台70万千瓦机组及正在安装的4台70万千瓦机组没有因地震影响发电和施工,至13日12时,三峡电厂已累计发电2240亿千瓦时,今年以来累计发电162亿千瓦时;13日三峡入库流量不大,只有8600立方米/秒;三峡船闸没有因地震影响运行,过闸情况正常;三峡水库水位没有异常,坝前水位13日9时为149米;枢纽监测系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三峡专用公路的桥梁、隧道未见异常并保持通畅。

另据了解,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码头运行等均未受影响,三峡水库运行正常。

本次地震是三峡枢纽建设运行16年来遭遇的最大震级地震。据湖北省地震局初步计算,震中地震波传递到三峡坝区时,震级为4度,而三峡工程的设计防震烈度为7度。由于三峡水库与汶川不在同一地质板块,相距约1000公里,地震未对三峡水库、枢纽运行产生影响。

2008年是三峡工程进入全面收尾阶段的一年。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包括右岸电站剩余机组安装、升船机项目建设以及地下电站建设等都在正常进行,未受地震影响。

750千伏示范工程经受地震考验运行正常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750千伏示范工程所在甘肃兰州和青海官亭地区有明显震感。西北电网公司采取有力措施,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确保750千伏示范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地震发生后,西北电网公司所属兰州、西宁运行公司及时启动电网安全运行紧急预案,要求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对重点设备、线路开始特殊巡查。兰州公司迅速落实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各项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兰州东变电站,特巡人员重点对设备、土建、房屋基础及外观进行巡查;对66千伏设备SF6气体压力和瓷瓶与法兰的连接处进行了详细的查看,以防出现裂痕;在线路上,特巡人员对重点塔基及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段安排人员蹲点监测。西宁运行公司要求正在进行铁塔防坠装置安装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安排专人重点对正在进行扩建安装的GIS、电抗器、瓷瓶进行逐个检查。在官亭变电站,巡视人员对北侧山体进行了认真巡视,对八达山上的20号、21号塔基和易滑坡区域进行蹲点监测。截至目前,750示范工程线路及两座变电站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震后华中电力主网正常 三峡电力外送未受影响

12日下午18时许,华中电力调度中心最新发布消息称,四川地震发生后,华中电网主网运行保持正常,三峡电力外送未受影响。

据介绍,华中电网辖管包括四川电网在内的六省市电网,是全国联网的腹地,三峡电力外送的起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

据国家地震台网核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湖北武汉等地有震感。随即,华中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谢明亮和总经理王中兴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紧急启动电网应急预案。截至记者发稿时,华中电网调度人员正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电力青藏线开建 将终结西藏电力孤岛局面

国家发改委近日启动一项工程,建设一条输电入藏的电力青藏线,西藏冬季缺电严重的“电力孤岛”局面有望于2010年终结。

第十个“五年计划”以来,西藏电力事业进入最快的发展时期,随着金河电站、狮泉河电站和直孔电站的建成投产,西藏电力装机容量有了大幅度增长,通过三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农牧区用电人口、乡村户通电率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青藏铁路通车、林芝机场通航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拉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初步设想:输电线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到西藏拉萨,长约一千一百公里,基本与铁路青藏线走向一致。采用直流五百千伏的标准,一期工程设计每年送电六十五亿千瓦时,将是世界上第一条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原输电线路。

西北电力设计院副院长薛更新透露:“像杆塔的这种设计和规划,冻土的研究,以及覆冰抗灾能力,这些研究都在抓紧进行,预计这些工作大部分都可以在今年六七月份完成。”据悉,电力青藏线建成后,可以把西北五省的火电源源不断地送到西藏,完全可以满足当地2020年以前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青藏输电线路预计将于2010年建成送电。

目前,西藏巴河干流上的老虎嘴水电站和雪卡水电站正在加紧建设施工。老虎嘴水电站是西藏迄今为止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工程总投资十二亿八千八百多万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为十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可达到五亿千瓦时。雪卡水电站总投资七亿二千三百万元,总装机容量为四万千瓦,是西藏巴河巴松湖以下河段水电规划中的第六个梯级电站。这两个水电站工程的建设,对缓解西藏中部地区电力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另外,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以下简称“西格二线”)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人民币,超额完成计划建设任务,全部工程有望于2012年完成电气化改造,实现全线开通。西格二线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向西途径青海湖北岸,横穿柴达木盆地,跨越著名的万丈盐桥后到达格尔木市。贯穿了西宁和柴达木盆地这两个青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建成后,将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据青藏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西格二线全长290.69公里,总工期60个月,工程总投资106亿元人民币。截至4月底,已完成投资逾15亿元,为设计的14.15%。

据悉,巴燕峡3号隧道已顺利贯通,全长2419米的湟源响河隧道已掘进500多米。全长32.6公里的控制性工程关角隧道,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隧道,施工难度海内外罕见。青藏铁路起点——西宁站的站改工程也已顺利完成。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首府西宁市至西藏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自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共运送旅客265万多人次,其中进藏旅客约130万人次,通过青藏铁路运进西藏的物资140多万吨。

亚洲最大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全部建成送电

近日,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化公司承建的新丰镇电气化铁路牵引(电力)变电所一次送电成功,这标志着这座亚洲最大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电力)变电所全部建成并将为西康线、西合线、西包线及陇海线送电。

西安铁路枢纽新丰镇编组站是全路规划的路网性编组站,也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新丰牵引(电力)变电所作为西安铁路枢扭新丰编组站改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标准和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了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综合自动设备(牵引变电所按无人值班设计),可由西安调度台对变电所所有设备信息实行遥测、遥控。所内设有40兆伏安牵引变压器和8兆伏电力变压器各两台,输出馈线18条,居亚洲之首。该所投入使用后,可满足新丰编组站扩建后西康线、西合线、西包线及陇海线铁路运输能力急剧扩张的供电需要,保证扩建后的新丰编组站三级七场所有设备和新丰地区铁路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