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电力企业投资煤矿 中国华能27亿投向郏县

发布时间:2008-05-09 浏览次数:

张国宝:今年发电装机突破8亿千瓦已无悬念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8日表示,到今年底,我国发电装机突破8亿千瓦已无悬念。到2010年,全国电力装机总量可能达到10亿千瓦。

张国宝是在8日举行的“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

“截至2007年底,我国装机容量达到7.13亿千瓦。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全国今年新投产机组也在9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到今年底,我国电力装机达到8亿千瓦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张国宝说。

张国宝同时透露,目前我国在建的电力项目还有约1.9亿千瓦,除了部分水电项目,绝大部分将在两至三年之内建成。据此推算,到2009年全国电力装机有望达到9亿千瓦,到2010年可能达到10亿千瓦。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电力建设速度连续保持高速增长,近5年间,电力装机总量连续实现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四大标志性跨越。装机总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但张国宝同时警告说,在电力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中电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过高等问题仍非常突出,在目前的装机总量中,以煤为主的火电机组比例高达75%左右。因此“降低煤电机组比例,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专家呼吁水电火电实现同价

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出席了在北京大观园酒店举办的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会上,专家呼吁水电火电实现同价政策。张国宝表示,要在政策上进行调整的话会认真进行研究。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表示,水电火电价差会逐步缩小。

优先发展水电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这是水电圈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张国宝认为这个比喻很形象。张国宝谈到,在煤矿安全治理方面面临着很大压力。电力行业在抱怨煤价高,目前一吨煤涨到了800元以上,煤炭企业也表示成本在增加,比如资源税、污染治理等将抬高煤炭成本。水能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张国宝表示,“在我国能源结构当中,水能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应当合理开发利用好。”

张国宝介绍,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9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亿千瓦时,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时,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如果按重复使用100年计算,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量约为600亿吨标准煤,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剩余可采能源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我国第二大能源资源。

张国宝表示,前段时间进行了第四次全国水能资源普查,调查了包括台湾省在内各省水利资源状况,对我国水利资源重新做了一个评价。我国水能资源相对集中在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红水河、黄河怒江等大江大河干流,可开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可开发量60%。“我国60%水能资源集中在这些大江大河中,有利于建成大型水电基地,这是优点。”

水电火电价差将逐步缩小

张国宝介绍,目前有两种相反的声音评价水电建设。支持水电建设的人认为,水电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为水库可以形成水面,增加湿地,改善周围生物的生存条件;反对水电建设人认为,水电建设淹没了陆生生物,改变了生物生存环境,是在破坏生态。

张国宝表示,这对水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完善水电环境保护的技术规范,建立健全环境与水电的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水电项目的环境评价制度,加强水电站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监管。

与会专家在会上呼吁水电火电实现同价政策。对此,陆启洲表示,目前国家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向风电倾斜,水电入网价比火电还低。不过从长远来看,水电价格必定上调。就过程而言,会分阶段逐步缩小与火电的价差。

张国宝认为,水电价格低于火电价格是一个历史问题。他表示,这些问题要在政策上进行调整的话会认真进行研究。

国网力促发展西藏水电 南网盯上大湄公河次流域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日前在水电发展论坛上表示,国家电网公司与有关发电公司一道超前规划、研究,积极研究流域水电开发方案,组织完成了大渡河等流域梯级电站输电系统规划设计,正在组织开展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战略研究。

他还表示,为满足四川云南经济持续发展用电需求,必须加快开发西藏水电作为后备电源支撑,西藏水电距离中东部和中心1500-3000公里,线路走廊有限,为充分发挥效率,西藏水电规划采用双回的方式。

南方电网副总经理王久玲昨日则表示,西电东送应以输送电量为主,后续的西部水电开发应加快开发调节性能好的大中型水电站,除积极支持国内水电项目开发之外,作为国家授予大湄公河区域开发和开发项目资金单位和牵头方,南方电网公司正积极参与开展次流域国家电网发展规划和电网互联的研究,电力项目开发和合作工作。

王久玲表示,“十一五”期间将加强大型水电建设,预计南方投产水电将达到3290万千瓦,到201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142万千瓦,约占可开发容量43%,占南方电网总装机容量36%。

电力企业投资煤矿 中国华能27亿投向郏县

4月下旬,中国华能集团华中分公司与郏县人民政府煤电项目合作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平顶山举行。

据介绍,此项目的装机容量为2×30万千瓦,总投资额为27亿元。

“这是郏县有史以来引进的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郏县县政府一位领导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能推动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多环节增值,并妥善解决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据了解,郏县现有煤矿24座,年产原煤400多万吨,每年产生煤矸石和煤泥等副产品90多万吨。

按照煤炭产量和储量来讲,郏县并不是一个富煤县,那么为何能够吸引到作为五大电力公司之一的华能集团投来巨资?

记者发现,此次华能和郏县的合作项目,主要是要利用郏县的煤矸石资源。煤矸石是煤炭加工后产生的“废品”,原来,在许多地方,煤矸石免费送都没人要,结果堆积如山的煤矸石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时常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煤矸石的发电能效并不高,但是成本低。”平煤集团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用燃煤发电的话,一度电的成本是三四毛钱,但用煤矸石发电可以降低到1毛多。”

“其实,要是放在前几年,华能是看不上郏县的资源储备的,而现在在煤价持续上涨的局面下,华能必须通过整合煤矿资源来降低运营成本。”一位业内人士称。

无奈之举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市场煤价格每吨上涨100多元,而煤炭在火电成本中,占比将近60%至70%.而现在,电力全行业亏损面已达41.69%.据统计,2008年电力行业的煤炭需求量要超过14亿吨,这意味着电力企业至少多支出420亿元煤炭成本。

面对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已处于行业普遍亏损中的电力企业,近期频繁传出投资煤矿的消息。而最近发改委公布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调研报告》中,则提到鼓励电力等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煤矿,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

“发电集团向煤炭行业延伸可以分享煤炭行业的利润,稳定成本,能够通过一体化经营来完善产业链。”河南省煤炭局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平顶山市副市长李永胜认为:“中国华能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电源项目建设和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与郏县合作可以优势互补,能推动企业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对双方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电厂兼并煤矿,这是不是解决电力企业困境的一个好的途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呢?

对于这个问题,在采访中,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士普遍认为,未来是难以确定的,但目前来看,电力企业投资煤矿,更多的是一种在高成本压力下迫不得已的选择。

中原证券分析师潘杭钧认为:“如果不是煤价上涨的成本压力太大,而电价又一直不能调整,电力企业是没有需求去投资煤矿的,因为电力行业本来也应该是赚钱的。现在煤价这么高,去兼并重组煤矿,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虽然鼓励,但谁愿意高位接盘?”

而电力企业的人士也认同这一观点。

华能国际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前我们主营发电业务,几乎没有投资过煤矿,公司选择煤矿的标准,是该煤矿生产的煤炭能为自己的电厂供煤。我们投资煤矿的目的不是挣煤炭的利润,而是保障自己的电煤供应。

华能自救

2007年,华能集团消耗燃煤总量约1.37亿吨,90%左右来自市场采购。市场采购煤炭的比例过高,给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和经营成本控制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华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能国际日前公布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在发电量增长18%的情况下,该公司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

华能国际表示,业绩下降原因是由于发电用煤价格的大幅上涨。

因此,华能将在继续强化和大型煤炭企业战略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煤电联营和煤矿开发的力度,确保电煤供应。

在投资郏县之前,4月16日,华能在吉林投资28.6亿元的白山煤矸石电厂项目正式揭幕。

4月15日,华能集团总经理助理胡式海在“2008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透露,华能集团计划到2010年,将自供煤炭的数量从2007年的1700万吨提高到4500万吨,使煤炭自给率从目前的12%提高到20%以上。

这意味着在三年时间内,华能将至少新增2800万吨煤炭产能,总投资将达数十亿元。如能实现上述目标,华能将成为五大国有发电集团(另外四家为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中煤炭产能最大和自给率最高的公司。

尽管煤矿资源日益紧缺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投资煤矿的成本不断攀升,但华能依旧选择了加速进军煤炭领域。这也是其有效的“自救”举措之一。目前,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中,只有华能一家保持微利,其余四家在2008年一季度均已出现集团性亏损。

“我们正在千方百计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效率。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向上游资源型行业拓展的力度,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并控制燃料成本。”华能总经理助理胡式海说。

据华能一位内部人士介绍,除了吉林和河南两地,华能准备在甘肃、陕西、新疆、宁夏等西部地区投资新建或参股一些煤矿。

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开工

5月7日,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开工仪式在陕西宝鸡、四川德阳同时举行。该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在推进电网跨区联网工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促进电力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助力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永茂,四川省副省长王宁,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舒印彪、栾军,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肇绍、卢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监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分别出席了在宝鸡和德阳举行的开工仪式。

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起点为陕西宝鸡换流站,落点为四川德阳换流站,将新建±500千伏换流站两座,新建直流线路一条,全长约574千米,途经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工程直流额定电压±500千伏,输送容量300万千瓦。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该工程科研、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工作稳步推进。工程核准以来,各项工作全面加快,目前已完成了工程成套设计、换流站初步设计和换流站设备主设备采购,输电线路勘察设计工作正在进行,换流站“三通一平”等开工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正式开工条件。工程计划2010年建成。

舒印彪在讲话中说,开工建设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综合运输体系的具体实践。工程建设意义重大:一是将有力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促进全国电网联网,四是推动直流输电装备技术进步。

栾军在讲话中强调,本工程的建设,将实现四川丰水期富裕水电的安全可靠送出,促进西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在枯水期,西北电网向四川电网返送火电,增强水火互补能力、跨流域调节能力和事故支援能力,经济效益、联网效益显著。

杨永茂认为,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的开工建设,对于推动陕西以75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各级电网建设意义重大。王宁表示,该项目具有很好的集聚力和拉动作用,是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省水电资源丰富,经济可开发容量约1亿千瓦,占全国的25%左右。西北水电调节库容较大,调节性能良好,水火电互补,电网调峰能力充足。四川电网水电比重大,但多为日调节及径流式电站,调节性能差,丰、枯水期出力悬殊,丰水期弃水电量较大,而枯水期水电可发电量少。工程建成后,在枯水期,西北电网每年将向华中电网输送火电电量,可极大地缓解四川由于煤炭产量不足所造成的缺电问题,并减轻西北地区铁路运输压力。在丰水期,西北电网每年将接受四川富余水电电量。联网后,两大电网系统可以互相获得保证电量,减少备用容量150万千瓦,并可在灾害情况下,发挥大电网作用,实现互援互济,提高电网抗灾能力和可靠供电水平。

链接

西北—华中联网概况

2005年6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330千伏灵宝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试运行,西北电网和华中电网成功联网。灵宝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是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设备制造安装、自主运行管理的直流联网工程,换流容量36万千瓦。目前,位于河南三门峡的330千伏灵宝换流站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000天,部分运行指标在世界范围内的背靠背换流站中名列前茅。

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是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网的第二条输电线路,将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效益显著。

首座采用最新核电技术的核电站在京签署协议

首座采用EPR三代核电技术建设的核电站———广东台山核电站项目贷款包销协议日前在北京签署。根据协议,台山核电站、阳江核电站总贷款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作为联合牵头银行为两个项目提供贷款包销,为两座核电站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据介绍,本次签署的银团贷款包销协议面向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开发建设的台山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由中广核集团所属台山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行。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国际领先的EPR三代核电技术,建设两台170万千瓦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目前,台山核电站前期工作正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于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阳江核电站由中广核集团所属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项目采用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是我国一次性批准开展前期工作规模最大的核电站。

据了解,中广核集团是我国惟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清洁能源企业。截至2008年3月底,中广核集团全资和控股的正在运行核电机组有4台,装机容量为394.8万千瓦,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3.5%,2007年上网电量占全国核电总上网量的47%。此外,在我国已经批准开工并在建的4座核电站共12台核电机组,总计123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中,由中广核集团全资、控股和为主建设的核电机组有10台、装机容量为1104万千瓦,占全部在建装机容量的89.5%。

世界最大最深地下变电站开挖完成

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地下变电站——由上海二建承建的500千伏世博变电工程实现重要节点:最深达地下34米、总量近44万立方米的土方开挖日前全面完成,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大底板混凝土浇筑正式开始,并将于5月底实现结构封底目标,整个工程将于2009年底竣工投用。 据悉,该工程坐落于先前曾引起争议的静安区“东八块”地段,整个工程完全处于地下,地上部分将建成主题雕塑公园。 该变电站建成后,将从浦东三林通过15.3公里的电力隧道受电,再将电力输送到世博园区以及全面覆盖浦西各区,为上海夏季缺电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越南林同省投资兴建43个水电站

据越南《物资报》近日报道,越南林同省工业厅最近通报,现在林同省批准国内外投资兴建43个水电站项目,总功率461.8MW,总投资额约为9万亿越盾(约合5.6亿美元)。

报道称,在43个水电站项目中,有34个已由林同省政府颁发了投资许可证,其余项目正在完善手续。林同省共规划了91个大小水电站招商引资项目,总功率为502 MW。

阿富汗政府将花费150亿美元于电力建设

据《阿富汗时报》5月8日报道,阿总统卡尔扎伊周一会见法拉省社会贤达时说,政府拟在下月召开的巴黎会议上请求援助国为阿未来五年提供510亿美元援助资金,其中约100-150亿美元将用于电力建设。

卡尔扎伊同时指出,尽管过去几年阿在教育、重建和卫生等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但电力问题仍然是国家发展面临的几大障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