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2007年中国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 超额完成任务

发布时间:2008-01-03 浏览次数:

西北第二条750千伏兰白银输电工程架通

继750千伏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并保持长周期安全运行之后,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支持下,西北电网公司广大员工连续奋战,攻坚克难,奋力拼搏,2007年12月28日750千伏兰州东-白银-银川东输电线路工程全线架通,为西北750千伏“10站10线”工程明年建成投产奠定了基础,西北“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坚强送端电网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750千伏兰州东-白银-银川东输电线路工程,是继750千伏示范工程后第一个获国家核准开工建设的750千伏项目,线路连接甘肃、宁夏两省(区),工程建成后不仅满足省际间功率交换的需要,同时满足黄河上游拉西瓦水电站、宁东大型煤电基地电力外送的需要,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点工程、连接未来西北与华北电网的枢纽工程。线路总长370公里,铁塔总数768基,变电容量210万千伏安。工程于2006年9月20日开工建设,国内11家送变电公司、5家监理公司中标参与施工建设。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克服施工环境复杂、地质地貌条件特殊、材料供应滞后等重重困难,调集精兵强将,加强组织协调,顺利完成了各自标段的施工任务,使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验收标准,为工程2008年10月按期竣工投产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

今年以来,西北电网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与五省(区)电网发展会谈精神,把750千伏电网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调动各方面资源,凝聚公司上下全力,750千伏电网规划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滚动优化完善西北750千伏电网规划,陕甘青宁四省区规划通过中咨公司评审,为后续750千伏电网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紧盯2010年建成750千伏骨干网的目标不动摇,倒排建设进度,优化建设时序,调整落实项目前期和工程建设里程碑计划,银川东-山东直流联网工程获准开展前期工作,灵宝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通过核准,西北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项目、分责任区负责协调电网建设的安全进度质量等工作,建立基建工程信息每日通报制度,形成公司上下全员关心电网建设、快速加快电网建设的良好氛围;站在电网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开展了西北与新疆和西藏联网、西北电力外送市场空间、西北风电利用与开发等重大课题研究;提前启动750千伏电网生产准备工作,编制设备调试和启动投产方案,加强生产人员培训和运行制度建设,开展750千伏电网生产运行、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工作,积极应对750千伏主网架运行后的稳定控制和关键技术问题。公司上下集中力量,多措并举,严格按照示范工程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全力加快西北电网“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高质量建设750千伏电网精品工程,750千伏“6站8线”建设进展顺利,促进了新疆、宁夏煤电外送,陕西西电东送和能源基地发展,青海水电、甘肃风电开发,西北电网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关注与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西北电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西北电网“十一五”发展目标宏伟,750千伏电网建设任务艰巨。西北电网公司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五省(区)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加快实施“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发展战略,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艰 苦奋斗,顽强拼搏,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750千伏电网,推动实现全国联网和西北资源在全国优化配置,为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7亿千瓦已成“定局”

12月29日,随着国电泰州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成功投产,中国国电集团装机容量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

就在当月,同为国内5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电集团正式宣布:其电力装机容量跨过6000万千瓦“关口”。

至此,中国5大发电集团中,装机容量突破6000万千瓦的已达到4家。

电力巨头的快速“扩容”只是全国电力建设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最新情况显示,仅今年1至11月,中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就高达8500万千瓦。从目前情况看,全国今年电力装机突破7亿千瓦已成定局。

“这一情况意味着,尽管中国电力需求持续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但大范围电荒重现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说。“未来数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的态势。”

来自电力部门的情况表明,通过连续、高速的电源建设,一度出现的全国性“电荒”形势已被彻底扭转。数字显示,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近年来连续突破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四大标志性“关口”,5年中增加电力装机接近于前52年的总和。仅以国电集团为例,装机容量从2002年组建时的2213万千瓦迅速跃升至6006万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在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电源建设“快中求变”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备受关注的火电领域,在对高耗、高排的小火电机组实施“铁腕关停”的同时,一批清洁高效的大机组纷纷重装上阵,电力工业加速迈向“大机组时代”。

据悉,截至目前,30万千瓦、6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机组已成为电力系统的主力机组,并逐步向100万千瓦级发展,火电机组的参数逐步向超临界、超超临界方向发展。截至今年11月底,中国国电集团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达到73%,这个数字比5年前提高了33个百分点。

而随着华能玉环电厂、华电邹县电厂、国电泰州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相继成功投运,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掌握世界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

但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在中国电力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电源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火电比例过高等问题尚未获得明显改善,亟需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

根据中电联的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预计2007年-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年均增速在1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电力装机容量也将稳步保持6000万千瓦左右的增长,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9亿千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不会改变。

2007年中国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 超额完成任务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说,中国2007年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超额43%完成全年关停任务,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截至2007年12月27日,中国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共计553台,超额完成年初关停1000万千瓦的目标。关停机组平均单机容量2.6万千瓦。关停机组中,五大发电公司(全资和控股)、地方投资公司和地方国有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256台,关停容量1052万千瓦,占关停总量的73.1%;民营及其它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297台,关停容量386万千瓦,占关停总量的26.9%。山东、河南、广东、江苏、山西等省份关停容量居前5位,分别关停了171.7万千瓦、154.3万千瓦、129.4万千瓦、113.9万千瓦、100.7万千瓦。这些机组关停后,同等电量都转由大机组发,每年将减少原煤消耗18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60万吨。

2007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号文件)。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关停小机组达到一定容量后,可以建设大型高效发电机组。为解决小机组关停后至大机组投产前关停企业的困难,文件还明确了关停小机组可享受补偿,按照3年的电量获得经济收益。同时,我国将实行节能发电调度,即按照发电机组消耗的化石燃料确定其发电量。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有关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密切配合、大力推动,有力地促进了小火电机组的顺利关停。

红沿河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基础建设已经结束

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国重点能源建设工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筏基混凝土浇灌完成,从而标志着一号机组核岛基础建设结束。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今年8月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取得的最重要进展。

胡文泉说,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开工四个多月来,建设投资、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完成投资额超过28亿元,施工进度与设备采购等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据介绍,为预防地震等灾害对核电站造成安全威胁,核岛筏基要在负10米的地方浇灌5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构成牢固的核岛基础。因此,核岛筏基不仅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核电站安全的基础工程。

记者了解到,除核岛筏基完工外,核反应堆与核燃料等辅助厂房的墙体也开始建设。同时,核岛反应堆压力容器等主要核电设备采购,已与国内生产厂家签订了供货合同,核电站设备制造国产化目标得到落实。11月8日,一号机组核岛冷冻水储藏罐从广州运抵施工现场正式安装,这是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在核岛安装的首台设备。

尽管资金与施工力量充足,但核电站建设不抢工期和进度,把质量、安全与环保放在第一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工程的每一个进展,都在严格地执行施工计划与质量控制规则,尽可能减少核电站施工建设给附近海域和居民造成泥土、粉尘等污染。为提高核电站建设管理质量和工作人员素质,2007年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有180多人接受了专业培训。

据悉,2008年,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将进入更大规模的建设阶段,重点内容包括已经开始的一号机组核岛筒体建设;新年后马上进行三号、四号机组核岛负挖;4月份开工一号机组常规岛建设;5月份二号机组建设全面开工。

英国将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


英国商业大臣近日宣布,英国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这座发电厂容量达35万千瓦的发电厂将建于威尔士南岸工业城市塔尔波特港,预计建造成本8.3亿美元。发电厂以木屑为燃料发电,可为威尔士一半的居民提供电力。木屑燃料预计可从美国和加拿大可持续供应,每年燃烧木屑约300万吨。英国在过去12个月已经批准了9项可再生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