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2-21 浏览次数:
12月12日,为有效缓解珠海、澳门两地明年起用电负荷压力,南方电网供电澳门2008年输电通道工程开工,计划于2008年5月底用电负荷高峰来临前建成投产。该项工程投产后,南方电网通过广东供电澳门电压等级由目前的110千伏提升到220千伏,供电能力将大幅提升,可满足澳门2010年前的电力需求,并留有余地。
根据《南方电网向澳门中长期输电规划》,预测2008年广东供电澳门最高负荷约55万千瓦,到2010年最高负荷将达88万千瓦。目前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广东电网110千伏珠澳A、B电缆线路和110千伏南屏站至凼仔站架空线与电缆混合线路共三条通道对澳门供电。为进一步提高对澳门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澳门2008年及中长期的用电需求,广东电网公司正式启动了供电澳门2008年输电通道工程。
该工程包括新建珠海220千伏拱北变电站至澳门220千伏CP变电站1回220千伏电缆线路,长度约7千米;将110千伏拱北站至澳北站电缆线路升压为220千伏电缆线路运行,其中一回电缆线路接220千伏拱北变电站,另一回电缆线路改接至220千伏珠海变电站。
12月20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输变电工程验收组在上海召开会议,完成了对交流、二次系统工程的总体验收考核及三峡——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简称:三沪直流工程)终验。
验收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局长赵小平主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到会并讲话,验收组副组长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宋原生、国务院三峡办稽察组组长张德楠、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朝中及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资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电监会、三峡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验收专家组专家参加了验收会议。
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历经10余年,是中国电网建设和电力工业的重要里程碑,三峡输变电工程在规划研究、建设运营、国家监管等方面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了解,对于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国家层面验收,分三次进行,其中前两次输变电工程验收工作已于2003年6月、2004年12月圆满完成。此次通过验收的三峡三期输变电工程指三峡输变电工程包括: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75项、二次系统工程32项及三沪直流工程。
随着三期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三峡输变电主体工程已全面建成,较原计划提前一年,累计完成动态投资343.87亿元(93年价286.56亿元;全口径统计)。截至2007年11月底,三峡输变电工程已累计输送三峡电能2037.66亿千瓦时,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迎峰度夏期间,有效缓解了夏季严重干旱高温、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充分体现了以三峡输变电工程为骨干网架的跨区电网对实施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基础性作用。
通过三峡输变电工程清洁能源的输送,使得三峡工程的环保效益得到实现。按照火电厂发电电量2037.66亿千瓦时计算,输送的三峡水电相当于减少标煤7335.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16.63万吨,环保效益显著。
12月18日下午,三峡右岸电站20号机组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至此,三峡电站已投产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410万千瓦,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0号机组是三峡右岸电站第六台投产发电的机组。此前三峡左岸电站已投产发电14台机组,装机容量为980万千瓦。至此,三峡左右岸电站投产的20台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400万千瓦。加上三峡电源电站2台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的机组,三峡电站已投产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410万千瓦,高于巴西伊泰普电站126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1-11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8.5%。其中,轻工业增长16.0%,重工业增长19.5%。
一、用电市场情况
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953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4%。第一产业用电量78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2%;第二产业用电量2255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1%;第三产业用电量2897.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291.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6%。
1-11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2227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2%;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9.68%和17.80%。
从各区域的用电量增长情况来看,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94%)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32.52%)、山西(20.40%)、河南(18.76%)、新疆(17.30%)、宁夏(17.19%)、广西(17.01%)、湖南(16.67%)、青海(16.53%)、河北(16.45%)、海南(15.95%)、安徽(15.90%)、云南(15.67%)、福建(15.44%)、浙江(15.22%)、江苏(15.11%)。
二、发电生产情况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9194.80亿千瓦时(见备注),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其中,水电405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火电2447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核电565.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25185.37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44688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53%、16.21%。
1-11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66556万千瓦,同比增长18.2%。其中,水电11805万千瓦,同比增长13.2%;火电53443万千瓦,同比增长18.8%;核电885万千瓦,同比增长29.2%。
三、供电与销售情况
1-11月份,全国电网供电量25533.42亿千瓦时,售电量23928.27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56%和16.75%。全国主要电网统调用电量25200.77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44547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24%、16.00%。
四、全国跨区域送电及进出口电量情况
1-11月全国跨区送电874.76亿千瓦时;进出口电量176.96亿千瓦时,其中进口电量36.31亿千瓦时,出口电量140.65亿千瓦时。
1-11月,华北送华东101.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0%;东北送华北20.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7.10%;华东送华中5.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9.18%;华中送华东31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8%,其中葛南直流67.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6%,龙政直流153.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19%,宜华直流95.45亿千瓦时;华中送南方23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6%;西北通过灵宝变电站送华中27.3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0%;贵州送重庆3.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13%;贵州送湖南7.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57%。
1-11月份,南方电网的西电送广东725.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5%;西电送广西69.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50%。
1-11月份,广东购香港35.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86%;广东送香港100.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3%;广东送澳门15.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70%;云南送越南23.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88%;广西送越南0.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23%。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1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583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0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337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835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305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宁夏、吉林、山西、甘肃、辽宁、河北、天津、青海、贵州、浙江、陕西、内蒙、北京、新疆、福建。
1-11月份,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53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11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用电率5.91%,其中水电0.41%,火电6.75%。线路损失率6.29%,比上年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
六、电力建设情况
1-11月份,全国电源建设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8551.47万千瓦。其中水电1081.20万千瓦,火电7087.05万千瓦,核电212.00万千瓦。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339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9717公里。
备注:1、发电量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电厂统计数据,与全社会用电量统计口径不一致;
2、发电(不含发电量)统计口径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
俄罗斯原子能署署长谢尔盖•基里延科日前在新奥加廖沃总统官邸与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面时表示,到2020年俄罗斯核电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5%以上。
基里延科说:“俄罗斯核电站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今年我们核电发电量达到了历史纪录。核电站共向全国电力系统提供了1430亿千瓦时电力。”他强调,这在苏联时期还是俄罗斯都是没有过的。
基里延科称,核能领域最主要的成就是恢复了核电机组的建设。他对普京说:“今年我们按照您在议会国情咨文中的要求,首次开始新建核电机组。两台机组分别位于列宁格勒核电站和新沃罗涅日核电站。”他表示,在这之前俄罗斯只是完成苏联时期留下的未建成的核电站。
基里延科在回答普京有关具体的完成时期时说:“根据计划,我们至少应该建设26个核电机组,每个功率为1150兆瓦。这些机组应该在2020年前投入运营。”他表示,苏联时期共建设了30个机组。
普京指出,俄罗斯核电机组的建设数量可以和苏联时期相比,他还询问,当这些机组开始运行时,核电占全国总量的比例。
基里延科说:“到2020年将达到25%。根据您提出的任务,应该达到30%。我认为,28%至30%是合适的。”(来源:俄罗斯新闻网)
为应对严峻的电力短缺形势,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正考虑大力发展2.5万千瓦的小型火电站。根据电力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10月峰值时马邦电力装机容量缺口为486万千瓦(全印为1594万千瓦),而马邦电力开发公司在建的200万千瓦项目要到2011-12年才能并网发电。为此,马邦拟鼓励私营企业在全邦范围内投资建设2.5万千瓦的小型火电站(此类电站投资门槛较低,每个电站约需3300万美元)。按照设想,马邦电力开发公司将保证以3卢比/度的价格(目前25-50万千瓦电站的价格为2.3-2.5卢比/度)购买这类电站的发电25年。
据大唐漳州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透露,福建目前已建成最大的风电场——六鳌风电场的二期工程已于近日全部并网。同时,该公司已在漳浦县六鳌半岛附近海面上树起了中国最高的八十米海上测风塔,预计通过一年左右的测风,若条件成熟,有望开建海上风电场。一旦开始建设,将是国内首批开建的同类项目。
据介绍,六鳌是一个半岛,向海面延伸出十几公里,风从海面过来,没有丝毫阻挡,风资源比内陆好得多。而且沙滩以十度左右倾斜度延伸到海里,承载力强,建立海上风电场条件优越。
最近,云南省有关部门批准了云南双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年发电1.4亿度,昆明鑫兴泽环境产业公司一期投资2980万美元、年发电1.4亿度,安宁生态洁净电厂总投资1.13亿元、年发电0.64亿度的3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同时还对云南环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进行立项前期工作。
为有效处理昆明未来几年新增的垃圾,2020年以前,昆明市将抓紧时间再建7座垃圾综合处理场,并将采用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方式,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
新闻链接昆明垃圾不愁“嫁”
目前,昆明市的垃圾处理主要依赖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西郊红水塘、东郊白水塘两个垃圾场。但是,两个垃圾场的设计日处理量共计为1400吨,而目前昆明主城区的日产垃圾量已经超过了2400吨,大大超出了两垃圾场的设计处理量。据预计,2020年全市四城区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7000吨/日,此预测还不含农村生活垃圾及农业产业垃圾。
从2001年5月两填埋场投入运行至2006年年底,西郊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垃圾200万吨,东郊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垃圾212万吨。从垃圾场实际运行情况,两垃圾场的使用寿命都将届满。东郊垃圾填埋场最后封场时垃圾量达250万吨,西郊垃圾填埋场最后封场时垃圾量达300万吨。如何多角度、全过程地对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华润投建的南澳风电新项目接近尾声,粤东南澳岛风力发电机已拥有两百一十八台,总装机容量达十二点五万千瓦,年可发电超三亿千瓦时,进一步巩固了南澳这个亚洲海岛最大风电场的霸主地位,显示了南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特有风姿。
南澳地处台湾海峡西南端喇叭口,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场年平均风速达每秒八点五四米,年有效风速时数超过七千小时,有效风能密度达每平方米一千零一十一瓦,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是中国少有的可以大规模开发风力发电场的地域之一。
早在一九八九年,作为国家第一个风力发电示范场的南澳县,就成立风能开发总公司,着手进行风力发电场建设。十八年来,这个海岛县采用多元化的投资形式,总共投资十一点六亿多元人民币,先后分十一期从瑞典、丹麦、美国等国家引进两百一十台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达十二点三万多千瓦,在南澳主岛中部、东部山区地带建成九个风力发电场。
同时,该县风能、振能两个公司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先后研制、安装了七台国产风力发电机和国内首台三百五十千瓦立轴式风力机,为海岛“风车阵”增添了新的生机活力。
南澳“风车阵”分期投产以来,期期大显神威。去年,先期投产的一百三十二台风力机化风为电达一点一九亿千瓦时,显示了科技水平高、能源效益好、生态成效显著的特点。全县已有大王山风电场、东果老山风电场等四期工程达到国际风电场性能指标的先进水平,二十四兆瓦风力发电场发电效率达到世界风电场先进水平,促使南澳一举成为世界开发风能资源的重点示范区域,被海内外风电专家誉为“中国风电开发的先锋”。
特别是今年紧锣密鼓建设的华能风电场二期工程和华润风电新项目,更是使海岛风力发电跃上新的台阶。这两个风电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六点四亿多元人民币,共安装大型风力发电机八十六台,总装机容量达七点一万多千瓦,使南澳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增加了一点三倍。其中已投产发电的华能风电场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四点五零五万千瓦,安装由丹麦生产的单机容量八百五十千瓦的风力机五十三台,年可发电一点二亿千瓦时,创值六千三百万元左右,年创税约六百万元,不但成为海岛重要的造血型经济项目,而且使南澳坐稳了保持十余年之久的亚洲海岛最大风电场霸主地位。
目前,建成初具规模清洁能源基地的南澳岛,风力发电事业方兴未艾。已有六个海内外集团公司、大企业参与大规模开发建设海岛风电场;德国英华威公司投资的两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正在核准中,总投资达三十多亿元、总装机容量达二十四点九万千瓦的中广核、华能、华润等三个海上风电项目也已签约,投入前期工作,扬名全世界的“风电岛”将在南澳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