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大兴安岭电网联入国家电网 供电能力增4倍

发布时间:2007-11-16 浏览次数:

我国确保三年关停4000万千瓦目标实现

今年全国关停1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提前两个月顺利实现。人们在欢呼庆祝的同时,也在思索:今年关停的基本都是中央企业容易操作的小火电机组,而历史遗留问题多、人员安置困难、关停难度大的小机组都留到了未来几年处理。如何确保“十一五”后三年关停4000万千瓦目标顺利实现?今后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是我们在小火电关停工作告一段落后必须思考的问题。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对10月26日河南集中关停小火电作出批示时明确要求: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把“压小”作为“上大”的前提条件,切实落实关停责任,妥善安排好企业职工,深入推进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完成“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任务。

目标明确,要求严格,未来的关停之路即使充满艰辛,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关停中的极度不平衡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仍有5个省(市)小火电机组一台未关。据记者统计,已经关停的1000万千瓦小机组中,五大发电集团所关机组占77.6%。小火电关停呈现出一种极度不平衡的态势。

这种不平衡具体体现为:一是地区间的不平衡,二是关停主体的不平衡。湖北省在10月中旬就提前完成了关停任务,而某些省份雷声大、雨点小,更有甚者只说不关。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中央军”在关停工作中一马当先,而“地方军”(包括地方国有、民营、外资等)“上大压小”行动迟缓。

探究原因,地区间的不平衡多由各地区差异造成。“10万千瓦机组虽在关停之列,但这些机组在某些地区电网调峰过程中仍发挥着作用。”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米建华告诉记者,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小火电关停存在对立情绪,加之很多“上大压小”项目要异地建设,协调起来难度比较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机组的关停进度。

关停主体的不平衡则主要源于利益和价值观问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赵小平分析,国务院2号文件的配套政策没有落实,污染物排放指标、取水指标、发电量指标交易以及差别电量计划等没有完全落实;大多数地方还是平均分配发电利用小时,小火电没有感觉到生存压力,这些都是影响小火电关停进度的原因。

妥善解决人员安置问题

“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将会涉及多少名职工?业内人士粗略估算,全国约有10万人涉及小火电关停后的安置问题。如果进一步考虑历史因素和区域差异,涉及人数恐怕还会增加。

如何安置庞大的职工队伍,是关停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实现关停目标的核心问题。

在“上大压小”中走在全国前列的中电投集团,其安置分流人员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该集团实行的运行、检修体制性分离改革,对安置人员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年,中电投集团加快了小火电关停和老厂富余人员分流步伐,运行公司和区域检修公司接收了大量分流人员。原来的富余人员,成为中电投集团电站服务业的主力军。

对于中央企业来说,人员安置有一定优势,拥有多种渠道,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安置人员。而地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人员安置非常困难,这也成为小火电关停的巨大障碍。

在安置分流人员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必须高度重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外,还应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精心组织,确保关停工作平稳进行。

米建华分析说,目前“上大压小”的替代比例偏低,一个新建项目往往是关停多台小火电机组、分流数千员工才获通过。与此同时,通过项目评优建设的电站,大都没有员工安置压力,但却占有较大发电市场。为此,业内人士建议,“解决关停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今后新建发电项目的审批,应大幅度提高‘上大压小’的比例,降低项目评优比例,并将替代容量与安置员工人数挂钩。”

业内人士还建议,对承担分流员工的企业,可出台用失业保险金支付转岗培训费用以及更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以便于关停企业员工能够比较顺利地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另谋职业。针对一些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的被关停企业,将由关停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并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对于关停员工的分流安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制度创新解决问题。”山西发电企业有关人士建议,国家应打破发电集团的企业界限,建立起省级关停企业员工人才库,根据新项目装机容量,确定企业吸纳关停企业员工的人数,共同承担起人员安置责任。

多种举措保关停目标实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在谈及小火电关停时提出,要从五方面积极努力,稳妥推进“上大压小”工作。这五条举措包括:优化发展电力工业,创造宽松调整环境;实行新建关小挂钩,务求取得替代效果;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实行节能环保优先;建立必要补偿机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这五条举措可以说是指导“上大压小”工作的行动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向记者解释说,“十一五”期间,在新建电源项目和建设规模的规划安排上,将严格按照有利于“上大压小”的原则执行。对于关停机组的债务问题,原则上将按照资产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由出资人或债务人负责偿还,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力企业和关停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或改制。

实行发电量计划补偿无疑是鼓励小火电机组关停的有效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解释,为鼓励小火电机组及早关停,关得早的,获得的电量补偿可以多一些,享受的期限也可以长一些。至于自备电厂的问题,将鼓励关停自备电厂的企业和原趸售电网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电网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收取合理的过网费。“关停自备电厂是与大用户直购电改革紧密相联的。”米建华分析说,“大用户直购电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自备电厂的关停工作。”

10月9日,全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个成员规格颇高的领导小组将主导节能发电调度工作向深层次开展,对于推动小火电机组关停和电力结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能发电调度若得到推广,在发电调度上设一个标尺,那么,主动关停能耗高的小机组,就会成为各地方和企业的自觉行为。”米建华评价说。

“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资产质量的难得机遇。“关比不关好,早关比晚关好,多关比少关好”,愿这一认识成为所有电力企业的共识。

大兴安岭电网联入国家电网 供电能力增4倍

11月11日11时,大兴安岭220千伏输电工程暨联入国家电网工程竣工。大兴安岭地区电网的供电能力由10万千瓦提高到50万千瓦,也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结束了无高压电、未联入国家电网的历史。

此前,大兴安岭地区电网一直独立运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当地电网薄弱、电能质量低的问题逐渐显现。黑龙江公司于2006年9月与大兴安岭行署签订协议,将大兴安岭电网建设纳入黑龙江“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确定开工建设220千伏输变电环网工程,联入国家电网,并对当地农网进行改造。黑龙江公司组织施工队伍日夜奋战,完成了大兴安岭220千伏嫩江—多宝山—加格达奇、加格达奇—塔河—呼玛—黑河输变电线路建设,新建加格达奇、塔河、呼玛、多宝山4个变电所,新建输电线路910.887千米、铁塔2458基。大兴安岭电网的供电能力一下提高4倍,为当地三大工业园区、煤转油项目和大型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从2008年起,黑龙江公司还将建设漠河和联营变电所输变电工程,并对当地二次电网进行改造。

天津将投资超过百亿元编织更宽广的用电大网

根据当前华北电网电力供需的基本形势,统筹考虑华北电网分配给天津地区的用电指标等因素,今冬天津市电力供需将基本平衡,但明年夏季很难满足电力需求。

天津市电力公司决定,将投资超过100亿元,全部用于电网建设,为津城编织更宽广的用电大网。

今冬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受天津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和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今年度夏期间,天津电网共迎来7次用电负荷高峰,先后6次刷新历史纪录,最大用电负荷曾达到779.2万千瓦。预计今年冬季,天津地区最大用电负荷为720万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4.2%。根据当前华北电网电力供需的基本形势,统筹考虑华北电网分配给天津地区的用电指标、机组检修及备用容量等因素,天津地区今冬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明夏最大用电负荷900万千瓦

预计明年夏季,天津地区最大用电负荷为900万千瓦,同比增长15.5%,电网结构性、时段性、事故性缺电的矛盾仍然存在。为保障本市电力供应,市电力公司将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电网供电能力。电网建设投资100亿元将于明年到位,开工35千伏及以上项目79项,投产88项,新增变电容量619.2万千伏安,线路884.17公里。

此外,天津市电力公司还将制定完善的《天津市2008年电力平衡预警方案》,进一步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遏制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频发势头,加大清理线下隐患力度。

国内首座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在鄂尔多斯市建成

记者从伊泰集团了解到,目前国内首座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建成。

该项目由伊泰集团投资2100万元建设,2006年10月开工建设,采用中国科技大学陈应天教授发明的数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205千瓦,安装了200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电池和5千瓦常规平板太阳能光伏电池,将进行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和常规平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对比试验。

据该项目负责人李文山介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是陈应天教授针对太阳能光伏电池比较昂贵的情况,通过八面体聚光漏斗聚光的方式,增加照射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上的太阳光强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并配置跟踪太阳转动的系统,实现对太阳光朝向变化的适时跟踪,每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像“向日葵”一样从早晨到晚上跟随太阳转动,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能,节省光伏电池的使用量,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建设成本,增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李文山说,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聚光光伏电站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将对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进行检验,为推广使用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积累宝贵经验。

中国在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进入研究论证阶段

“海上风电场建设重大工程问题研究”日前在南京正式立项,中国在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进入研究论证阶段。

建设海上风电场是目前国际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仅欧洲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中国目前已有近百家陆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260万千瓦,但海上风力发电场建设仍是空白。

据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景全介绍,中国海上风能的量值是陆上风能的3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海上风电场建设重大工程问题研究”属于跨学科的重大工程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涉及到机电工程、结构工程、运输工程、海洋工程等多个学科。

这个项目正式启动后,共有9位院士、16家重要企业和学术机构的25名专家共同攻关,重点关注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安全和成本效益两大主题,推进中国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决策。

秦山核电站连续安全运行469天再创最高记录


浙江秦山核电站以连续安全运行469天的优良业绩再次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记录。至当日17时58分,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核电机组结束了第十燃料循环为期469天的运行,并顺利实现了全优工程目标,开始进入这座核电站的换料检修阶段。我国首座国产化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自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以来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综合指数中的多项指标达到世界商用核电站中值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