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1-13 浏览次数: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世界上第一座深海潮汐能发电厂将于明年在威尔士海面上建造为5000户人家供电。每台长25米、高15米的8台水下涡轮机将被安装在离南威尔士彭布鲁克郡圣大卫半岛不远的海底。建造预定于明年夏季动工,到2010年,这些被称为“水下风能工厂”的潮汐能涡轮机将投入运转。
这项计划已经赢得了英国商业、企业和改革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RegulatoryReform)的支持,该部已经捐助了1000万英镑开发成本中的250万英镑。潮水的涨落将提供动力转动涡轮叶片,每台涡轮机将产生1兆瓦特的电能。潮汐能被认为拥有提供一种可靠的绿色能源的潜力,因为它既可预测也能得到保证,不像取决于天气的风力涡轮机一样。
威尔士海面上的这项工程将由德国E.ON电力公司和月球能源(LunarEnergy)合作开发,是考虑在英国水域开发的数个潮汐能计划之一。尽管数年来潮汐能在技术上一直被认为是可行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因为其他能源得之更易。然而,上涨的油价和寻找替代能源以满足可能在10年内威胁英国的“能源缺口”已经促使电力供应商不得不对潮汐能的潜力重新进行评估。
人类对潮汐能越来越感兴趣与全球变暖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能不用燃烧矿物燃料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进大气来发电。研究已经表明,在英国海岸线周围有足够可利用的潮汐能,供应至少5%的英国总电力消耗。每年的发电量价值高达10亿英镑。与象塞文堰(Severnbarrage)之类的浅水工程相反,深海潮汐发电厂已经吸引了开发商的兴趣,因为英国93%的潮汐能在30米或更深的水下,其中63%在水下40米或更深。潮汐能有更多的优点,尤其是可预测性超过风能,即使它一天24小时不能发电。彭布鲁克郡海面上的这项工程将成为英国技术的一则广告,并为全世界所效仿。
“月球能源”的执行总裁威廉·罗说:“在海洋中有巨大的资源有待开发利用。它在全球的潜能非常高。”一次彻底的环境评估仍有待进行,但这两家能源公司相信,该工程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将是最小限度的。对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来说,涡轮旋转得够慢,不会让它们被叶片所伤。
英国商业部说:“这是即将在英国建造的首座多设备潮汐能发电厂。有了英国商业、企业和改革部资助的200多万英镑的帮助,该技术已经得到发展。在英国我们拥有全球领先的专业技术,主要是因为强大的近海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和一笔巨大的海洋能源资源。英国的潮汐资源估计可供应英国5%的电力需求。”
据国外媒体报道,三菱公司官员日前预测,该公司自2010年在投资沿海风电场,增加清洁能源装机量。
这位官员称,该公司一直在研究沿海风电场经济和技术问题,以便把风电投入国内市场。三菱是日本国内最大的风电场叶片生产厂家,在美国很有影响。与欧洲竞争伙伴不同的是,它在沿海风电场领域缺乏经验。它在日本的生意也落后于欧洲竞争伙伴。
在接受采访时,这位负责人称,市场问题在日本国内大概在2010年左右,他们正在做准备。日本的风电建设热已经退潮,到2010年的目标是装机量达到3吉瓦,比去年略少。但沿海风电是增加零排放电力的方法,风电是清洁能源。日本明年打算投资220万美元,让民营侧研究沿海风电场建设的可能性。与欧洲国家不同,他们都有6%-7%的电力来自风电,日本风电的比例仅为0.3%。这位官员称,东京电力公司、关西电力公司和中部电力公司的电网足以接受更多的风电。
这位官员说,这些公司已经意识到要更多地依赖新能源。他称,目前电力公司自愿少用矿物燃料。前不久发生的东京电力公司下属核电厂地震事故,促使电力工业寻找非核新能源。他称,东京附近地区各种条件具备,比如风力大、居民少、电网发达。沿海风电场最接近现有电厂,靠近海岸。
日本2003年建设首座沿海风电场,使之成为欧洲之外第一个建设沿海风电场国家。但是自从 Hokkaido安装丹麦Vestas公司两台660-kilowatt风电机之后,日本这个东北岛屿再未上新项目。
据丹麦研究公司BTM资料,去年三菱在日本装机42.9万千瓦风电装机中占16 %,落后于西班牙的Gamesa、GE和德国的Enercon。
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国际能源署日前在北京首次发布、世界能源展望,指出: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巨大,其中电力投资、将持续增加。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电力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17%上升到22%。
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说,“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所需要的投资在世界范围内,从2006年到2030年,全世界将需要22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将需要投入3.6万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分析,中国未来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有四分之三会投入电力行业,发电装机将在现在6亿千瓦的基础上再增加13亿千瓦。
北京市实现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关停小火电机组,近日全面启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关停小火电机组60.4万千瓦。据初步测算,与大型火电机组相比,6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每年要多消耗燃煤40多万吨,关停6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万吨。“北京的电源结构中,小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约占燃煤、燃油火电机组总容量的40%,这些小火电机组为缓解电力紧张局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北京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说。不过,小火电机组发电能耗高、污染排放大,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有资料显示,同样的发电量,小火电机组比大机组多耗煤30%至50%。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已成为目前电力工业煤耗高、污染重的重要原因。仅2006年,全市光是用来发电的煤炭就约929万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35%,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
“关停小火电机组是实现北京市‘十一五’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此举可以大幅提升能源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增强运行安全。”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
根据计划,今年北京市将关停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2.5万千瓦机组,明年奥运会前关停华电北京热电公司20万千瓦机组和京丰热电有限公司15万千瓦机组;2010年前关停首钢电力厂20.41万千瓦机组。
到“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再关停60万至8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从而基本完成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作。
由于小火电机组多是向城市提供热力,本市将按照“先建后关”原则,力保能源供应安全。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比如正在建设的郑常庄燃气热电厂,今后将担负起原二热电厂的供热任务。郑常庄电厂建成后,原二热电厂将在2008年奥运会前拆除,这将大大改善西二环电厂附近区域的人文景观,同时减少了市区污染物的排放。
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我们正在会同电网、发电企业及相关部门制定方案,建立火电机组在线监测和动态监控体系。”今后,北京将通过加强考核管理、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加强小火电机组网上电价管理等方式,建立火电机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由于风电市场的扩大、风电机组产量和单机容量的增加以及技术上的进步,使风电机组每千瓦的生产成本在过去近20年中稳定下降。80年代初期,每千瓦的造价约为3000--4000美元。而现在,按1997年国际上的批量(30台以上)售价,定桨距失速调节型300KW机组约为925美元/KW,600KW机组约为730美元/KW(含塔架及其基础件,不包括运输费用)。风电场的建设成本每千瓦装机容量约为1000--1300美元。
另一方面,由于风电机组设计和工艺的改进(如叶片翼型改进等),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加上塔架高度增加以及风场选址评估方法的改进等,使风电机组的发电能力有相当大的增长,每平方米风轮扫掠面积的年发电量从80年代初期的400-500KWh提高到目前的1000KWh以上。一台标准的600KW风力发电机,当各种条件都是最佳状态时,每年可发电约2000万KWh,即每平方米风轮扫掠面积的年发电量可达1400-1500kWh。目前风电场的容量系数(即一年的实际发电量除以装机额定功率与一年8760小时的乘积)一般约为0.25-0.35。
综合上述史以及风电场的风力资源、规模、运行维护成本和融资因素(如贷款利率、偿还期等),目前在较好的风场,风力发电的成本约为5美分/KWh左右,已具备与火电竞争的能力。
当然,独立运行的非并网班车风电系统,由于需要蓄电池和逆变器等,同时容量系数较小,所以发电成本比并网型机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