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0-30 浏览次数:
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工程三门核电工程日前在浙江宁波通过了可行性报告审查,工程计划在200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核安全局、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地震局等相关部委以及浙江省政府、浙江省水利厅和浙江省环保局等相关地方部门的200多位政府官员和专家院士参加了在宁波举行的审查会。
三门核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负责、华东电力设计院协助编制。与会专家分成11个小组,分别就项目土建、地震地质、水文气象、核岛设备与系统、环境与安全、技经等专题进行分组审查和讨论。
专家们原则同意了这份报告。他们认为,三门核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内容、深度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文件和法规的要求,建设三门核电工程能够满足浙江省电力增长的需要,符合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华东电网多元化能源战略需要,三门核电项目的规划和发展目标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核电站建成将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
三门核电一期工程计划在200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这次会议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将根据专家意见,着手厂址详勘和核电站反应堆负挖设计及相关准备工作。
从1992年到2006年,三门核电工程进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此次通过审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对厂址作了更深化的工作。它涵盖了从厂址条件、工程方案到投资估算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厂址更详细的信息,为下一步工程设计和标书准备提供了基本参数。
三门核电工程位于浙江省三门县健跳镇的东海之滨。三门核电一期工程是国家首个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它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一期工程将建设两台容量125万千瓦的AP1000核电机组。它们将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投产,而三门核电工程一共将建设6台这样的核电机组。
记者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获悉,继今年7月24日,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同之后,9月28日,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又分别与哈动-三菱联合体、三菱重工在北京签署三门核电站常规岛主设备供货合同和常规岛设计合同。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全球核能发电量到2030年可能实现翻倍,因新兴经济体对能源极为渴求,气候变暖也是促进因素之一。
综合外电10月25日报道,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4日称,由于新兴经济体对能源极为渴求,人们对能源供应安全感到担心,预计到2030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可能实现翻倍。另外,气候变暖也是促进核能发电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不过,IAEA在其最近一个年度核能发展展望中表示,预计同期的核能发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例将会下降。
IAEA核能分析师AlanMcDonald在一个网络采访中称,多数新增核能发电将产生自中东和南亚;中国和印度经济飞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需要发展所有可用的能源。
目前,核能发电占中国和印度的总发电比例分别为2%和3%。
目前在建的31座核电站中,有16座在发展中国家,主要为中国和印度。
对其他国家来说,核能的意义更多在于能源的安全供应。
McDonald称,在日本和韩国,问题不是人口过多,而是油气资源极度缺乏。出于安全供应原因,核能对他们极具吸引力。尤其是在日本核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IAEA的报告分别给出了核电增长的低端和高端预期。
低端预期假设,目前所有在建和开发中的核电设施均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没有新的核电设施加入。
这意味着在2030年,核能发电将增长25%。
高端预期加入了所有可能被开发的核电项目,则截至2030年,核能发电量将增长93%。
不过,即使核能发电在绝对数值上出现增长,其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却会出现下降,这是因为,其他能源的发电量也在迅速增加。
1960年,核能发电占全球总发电量不到1%。这个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升至16%,并至今一直稳定在该水平。
根据IAEA预测,截至2030年,核能发电占全球发电比例将降至13%。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西兰Contact能源公司计划竖起218座风电机,如果计划完成,该风电场将名列世界前几位。
该公司称,建设该项目将耗资20亿美元,装机65万千瓦,能为25万人提供电力。目前世界运行最大风电场为美国得克萨斯风电场,装机为73.5万千瓦,但澳大利亚日前宣布将建设100万千瓦风电场。
Contact能源公司称,它正在与偏远地区土地拥有者谈判土地所有权问题,2010年将在Waikato港南部立起216米高的风电机,预计竣工日期为2014年。
10月26日上午,随着“轰隆隆……轰隆隆……”几声巨响,河南新乡孟庄电厂8台小火电机组的6座冷水塔和3座烟囱依次轰然倒地。与此同时,新乡辉县市电厂、开封火电厂、安阳林州市电厂等12家企业也对其46台小火电机组的冷水塔或烟囱实施拆除。至此,今年全国关停1000万千瓦高耗能、高污染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提前两个月实现。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这次集中关停作出批示。他指出,提前2个月实现今年关停高耗能、高污染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的目标,这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和广大电力职工认真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政策配套,采取得力措施,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前,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把“压小”作为“上大”的前提条件,切实落实关停责任,妥善安排好企业职工,深入推进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完成“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任务,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
本次关停的小火电机组总容量达到了110万千瓦以上,涉及10个省辖市的13家企业。这是今年以来一次性关停小火电规模最大、地方电厂和民营企业最多的一次。
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电力工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是电力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初作出了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重要决策,明确提出了全国“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今年关停1000万千瓦的目标。国家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各地政府和电力企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积极采取行动,精心组织落实,为小火电关停做出了应有贡献。初步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一年可节约原煤1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赵希正说,到202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0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6万亿千瓦时。
赵希正是在28日召开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作以上判断的。他说,2007年上半年,中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但这种平衡仍是低水平的,发展仍是中国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2006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6.24亿千瓦,全社会电力消费总量2.8248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约2149千瓦时,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7,日本的1/4,韩国的1/3;人均生活用电量仅为246千瓦时,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20,日本的1/10。
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国发电装机利用小时数为5800小时,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从去年到今年看,发电企业整体利润也趋于正常。
赵希正说,未来十多年,中国国民经济将继续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与此相适应,电力需求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电力工业将迎来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预计2007年至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年均增速在10%左右。
他表示,考虑到电力结构、备用容量和电力建设周期等特征,因此在供需相对缓和的情况下,要保持一定的规模、速度的投资,避免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使电力适当超前发展,有利于电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自1996年以来,美国就一直没有新建核电厂。进入新世纪,美国对建造新反应堆的兴趣开始升温。2003年,美国有3家公用事业公司与能源部合作,在共同承担建造成本意向的前提下,向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提交了申请,希望建造反应堆地址能早日得到批准。2004年,美国能源部宣布,与两个工业集团合作,共同承担建造成本,向NRC申请建造和运行新反应堆的许可证。此后,有多家公用事业公司先后宣布有计划申请反应堆许可证。很快,全美有意建造新反应堆数量高达到20个。2006年5月,美国NRC主席(Nil J.Diaz)在向参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作证时说,申请建造反应堆许可证总数已有25个,其中5个仍在积极考虑申报之中。
美国再次对核电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价格快速上涨;现在运行的反应堆状况良好;煤电排放管制日趋严格。核电的燃料价格相对稳定,排放几乎为零,有很大吸引力。加之,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对核电的生产提供了可观的税收优惠。美国核能法修正案要求政府不得故意拖延新核电厂许可证审核时间。
公共事业公司申请新反应堆建造许可,即使得到批准,公司也不承担非得建造反应堆的义务。核电厂建造成本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原因有两个:一是核废料的处理;二是公众的反对。美国长时间以来未增加新反应堆的原因也在此。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很难有投入数10亿美元建造新核电厂的决心。
联邦能源政策对美国现阶段核电工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核电反对者们认为,没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核电本身是难以生存的,应该放弃核电,寻求更加安全的电力资源。核电的支持者们争辩,核电为国家的电力供应增加了多样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联邦政府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新反应堆建设的财政补助,是符合法理的。一些环保主义者,也因核电温室气体排放几乎为零这一事实,转而支持核电的扩展。
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要求对核电实行税收优惠,并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相当大的限制。核电的成本有可能略高于煤或天然气电。核电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可使其夺回成本上的优势,但是,核电税收优惠只有6000兆瓦(也就是说3~6个反应堆的发电能力)。问题是,倘若建造反应堆有税收优惠鼓励,核电厂的建设是否能长时间持续享受优惠。温室气体方面的法律对核电厂的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有人预言,如果现在的一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议案得到国会通过,煤、天然气电的成本就会超过核电。
1.美国核电工业的现状
20世纪60年代,美国核电技术成功地进行了商品化以后核能委员会预测:到2000年,美国全国会有1000个反应堆在运行。70年代末,由于120个反应堆订单被取消,反应堆建造的数量逐渐下降。目前,美国有103个反应堆在65个核电厂运行,分布在全美31个州(田纳西州一个反应堆本计算在内,该反应堆1985年以来一直未运行,计划拨款18亿美元于2007年开始运行)。
2.联邦政府发展核电政策
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通过以后,联邦政府积极鼓励建造新反应堆,采取的措施有:税收优惠、贷款担保以及耽搁赔偿等。这些新措施都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重点是NRC对许可制度进行了调整。能源部计划于2010年对新政策措施和许可改革进行评估。
(1)许可证的改革
一直到1989年,NRC的新核电设施建造许可需走两个步骤:一是由NRC发放建造许可,允许申请者建造核发电设施;二是发放核电设施运行、电力上网许可。这两个步骤导致建造完工或接近完工的核电设施不得不无限期地等待第二个许可的批准,造成核电厂建造成本上升。
(2)能源部2010年核电计划
由于没有公司提出新核电设施预留地或COL的申请,能源部2002年启动了2010年核电计划,示范新申请规定,并为申请者免除一半许可申请费用。该计划本意是为能在2010年前建(至少一个)新核电厂铺路,减少核电开发商们对许可申请的各种顾虑。
尽管2010年核电计划实现其目标很困难,但是,美国工商界对核电的兴趣在持续升温。在这个计划的推动下,2003年,有3个(伊利诺斯州、密西西比州、弗吉尼亚州)电力公司向NRC提交了建造新核反应难预留地的申请。NRC计划在2007年对这3家电力公司的申请做回应。
两个工业集团,在能源部的协助下,在今后几年将申请COL,同时进行新核电厂的工程咨询。即便得到许可,他们也没有非得建造核反应堆的义务。2004年,能源部同意将第一批资助经费拨给集团,以协助他们得到预留地的许可,在这几年内,资助总金额为5.5亿美元。
(3)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对核电的税收优惠
(4)规章风险保险
(5)贷款担保
3.美国核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天然气价格
近期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国近20年来依赖天然气为主要发电燃料,给人们带来了忧虑,担心美国的电力供应过于依赖天然气。目前,美国天然气发电量占国家总电量的22%,而20年前只占7%。现状给人们带来了两个疑问:一是天然气价格最近上扬是否是进一步上升的前兆;二是核电是否被联邦政府视为可替代能源之一,并予积极鼓励和资助。
(2)温室气体控制
任何实质性温室气体控制计划都会对煤电和天然气电的成本带来影响。
目前,在国会有4个形式和内容各异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案,它们分别是:
?建立限制和贸易许可计划议案。
?为控制温室气体,建立排放量交易许可制议案。
?建立2010年把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降到2000年水准的限制和贸易议案。
?建立限制和贸易许可计划。
(3)核废料
核反应堆产出的具有极强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是核电厂建设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1982年核废料政策法案(NWPA)指出,联邦政府提供核废料永久性处置以换取核电,并计划于1998年1月8日在内华达州木薯山建设国家核废料仓库。不过,至今不知该项工程什么时间启用。
目前,核废料的处置对核电的发展影响程度还难以评估。
从历史来看,美国核废料问题是公众反对核电焦点之一。NRC没有明确要求建设新核电反应堆必须承诺反应堆场地不存放核废料。这将受到美国公众极大的关注,来自那些居住在被划定为新反应堆建设场地周围的公众的阻力必然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