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7-02 浏览次数:
6月28日18时38分,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全线带电,一次性成功升压至800千伏并稳定运行,直流场与试验线段场内噪声水平均远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文亮郑重宣布:“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投运成功!”至此,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提前两天正式投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圆满完成了公司党组交给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第二阶段建设任务,为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同塔双回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试验线段。试验线段全长1084米,共6基塔,包括终端塔、换极性塔、两基门型塔和两基锚塔。主要功能有:(1)对所选择的±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的电磁环境进行考核。(2)与电晕笼试验相结合,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预测方法。(3)与电磁环境模拟试验场试验相结合,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不同布置方式时的电磁环境进行研究。试验线段正式投运后,将为确保四川复龙至上海南汇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6月28日,坐落在中国南海之滨的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建成投产以来,累计输港电力突破1200亿千瓦时。
开工于1987年8月7日的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与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所属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合营公司,负责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1994年5月6日,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所生产的电力70%销往香港,30%销往广东。从此,源源不断的强大电流,点亮了香江两岸的万家灯火。
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13年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输往香港的1200亿千瓦时电力,如果改由燃煤发电厂生产,需消耗约4400万吨标准煤,并排放二氧化碳约1亿吨、二氧化硫约37万吨,产生煤灰约440万吨。
6月27日,山西省电力公司召开中南部电磁环网解环工程新闻发布会,公司向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等9家省内主流媒通报情况,通过媒体提醒相关用电客户紧密配合,做好停电应急准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居民生活正常用电,为顺利打开电磁环网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山西公司全力以赴实施“双千工程”,晋中至霍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投产在即,解决北电南送瓶颈的中南部电磁环网解环工程进入攻坚阶段。解环工程实施后,电网输送功率极限将由160万千瓦提高到250万千瓦,净增90万千瓦,基本解决山西电网北电南送瓶颈制约,有效缓解南部地区缺电局面。
自2006年起,山西电网建设全面提速。当年实施的“双五百”工程,投资近50亿元,建成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639万千伏安、线路775公里。北起大同、南至运城、全长700公里的500千伏双回路全线贯通。以去年忻州500千伏变电站投产为标志,山西北部电磁环网解环运行,提高了北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特别是在应对今年春季电网覆冰灾害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受中南部电磁环网的影响,北电南送瓶颈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无法满足中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电网建设投资将超过400亿元,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9座,变电容量3073万千伏安,线路约5000公里。今年投资80亿元,启动“双千”工程,年内将开工建设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009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70公里。今年先后开工了500千伏霍州开闭站改变电站工程、晋中至霍州二回线路建设工程。这两项工程于7月中上旬启动投运,届时将形成北电南送的三条500千伏通道(晋中-霍州-临汾Ⅰ、Ⅱ回线,晋中-榆社-晋城-临汾Ⅰ回线),这三条500千伏线路可以输送功率250万千瓦以上,完全可以承担起北电南送的主要任务。这些工程的按期建设,为早日解开北电南送500千伏和220千伏输送线路之间的电磁环网,建立北电南送以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分区就地平衡的电网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打开中南部电磁环网是实施“双千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山西中南部今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大事,同时关系到山西电网接入特高压电网后全网运行的稳定性。打开电磁环网,无疑为山西电网今后发展拓展了空间。
近年来,随着中南部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用电负荷大幅度增长,中南部电磁环网对电能输送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南部最高负荷预计达到640万千瓦,高峰时段须从中部送电220万千瓦,由于受电磁环网的限制,中部向南部输送能力仅能达到160万千瓦,电力缺口80万千瓦,造成南部大量企业限电。冬季全省用电负荷普遍比夏季偏高,最大网供用电负荷将达到1660万千瓦,高出夏季最大负荷140万千瓦,中南部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为确保我省顺利度夏、度冬正常用电,从根本上解决因电网薄弱造成的中南部缺电局面,满足中南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打开中南部电磁环网、提高北电南送能力势在必行。
中南部电网解环工程实施后,电网输送功率极限将由160万千瓦提高到250万千瓦,净增90万千瓦,基本解决山西电网北电南送瓶颈制约,有效缓解南部地区缺电局面,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需求。此项工程被列入2007年度华北电网七个重点解环项目之一。
解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潜在风险大。据了解,此次解环涉及2条500千伏线路、8条220千伏线路的建设和改造项目。工程实施期间,中南部电网面临两大安全风险,一是500千伏晋霍I线将从7月7日至15日停电9天,若发生500千伏榆城线(榆社—晋城)故障,中南部地区将紧急拉闸限电;二是500千伏霍兆线(霍州开闭站—兆光电厂)若发生故障,南网将失去60万千瓦的发电出力,以上地区也将紧急拉路限电。
工程实施从6月19日开始,8月10日结束,将持续1个多月的时间。期间,省公司为保证电网安全和减少线路停电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拉闸限电,提前制定电网运行方式,协调电厂发电出力,预设多套应急方案。此前,省公司总经理王抒祥带队走访中南部解环工程各相关市政府领导,就有关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各地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并走访各相关主力电厂、重点工程项目和可能受影响的大用电客户,以便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