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南方电网公司西门子合建直流输电系统

发布时间:2007-06-22 浏览次数:

我国第一个高等级风力发电场投产

6月18日上午10:00,国家特许权江苏龙源如东100兆瓦风电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在江苏如东环港外滩风电场隆重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江苏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飞等领导出席投产仪式并讲话,共同为项目投产剪彩。

该项目是我国推行风电特许权招标以来第一个全部竣工投产的兆瓦级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结束了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能源结构中没有风电的历史。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竣工投产仪式上表示,由于气候变暖,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在清洁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大力发展风电正当其时。张国宝主任指出,江苏如东100兆瓦风电场是我国目前100兆瓦装机水平最高的风电场之一,该项目的竣工投产为我国风电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更增强了我国发展风电的信心。

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在竣工仪式上说,江苏省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未来将在海上建设一个“海上三峡”。江苏省下一步将着重做好风电建设规划,争取2010年在沿海建成200万千瓦风电。

国电集团公司陈飞副总经理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国家发改委及江苏各省、市领导对如东项目关注与关怀的感激之情,也向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表示了由衷的敬意。他希望龙源集团能够一如既往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优化能源结构,继续致力于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江苏如东100兆瓦风电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推行风电特许权招标以来的重点项目,龙源集团于2004年中标该项目,自2005年10月18日项目正式开工至2007年6月18日竣工投产,历时18个月。在项目建设中,龙源集团与美国GE能源集团、ABB等国际知名企业强强联合,实现双赢,风电场采购安装的GE 1.5sleMW风机设备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江苏如东1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的竣工投产对于节能降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十分显著。该项目已经经过联合国EB的注册,所发电量已进入减排计算期,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万吨,年均收益209万欧元;截止到2012年底,预计可实现减排收入1184万欧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最近,国家相继颁发了《可再生能源法》、《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可在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将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入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而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是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发展前景看好。

龙源集团是占有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目前已形成新疆、甘肃、内蒙、河北、东北、东南沿海六大风电基地,在技术力量、人才储备、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根据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调整和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求,龙源集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的倡导,在国内风能资源勘测评估、实施风机设备国产化、风电产业化以及风电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

南网超高压公司:西电送粤同比增五成

西电东送电量今年屡创新高。今年1月至5月,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累计完成送电量17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52%。其中西电送广东14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6%,完成全年计划的28.13%;送广西26.3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49%,完成全年计划的38.75%。

主网架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据了解,今年南方度夏高峰比往年来得更早。5月份,广东电网供需矛盾突出,错峰电力521万千瓦,南网超高压公司所属电网加大了西电送粤电力电量,最大电力756万千瓦,比年初月计划最大电力670万千瓦增加86万千瓦,约占广东统调负荷的19%,向粤送电37.6亿千瓦时,占广东电网公司售电量的17%。按计划,今年主网架送广东最大电力1032万千瓦。确保主网的安全稳定对于保障广东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南网超高压公司恪守“优质服务年”的庄严承诺,充分发挥南方电网主网架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网间优化配置资源的力度,在南方电网全网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电力电量调剂。前五个月,该公司为滇、贵、桂送出西电超过139亿千瓦时,其中为云南送出2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86;为贵州送出10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22%;为广西送出1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9.99%。 据该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滇、桂送出电量同比都增长了1~2倍,原因是5月11日开始,云南全省自西向东大部分地区开始降雨,水电厂入库流量开始快速上升,漫湾、大朝山流量有大幅上升,发电能力随来水增加而逐步加大,结束了缺电局面,外送最大电力达257万千瓦,本月实际上网电量比年计划增加2亿千瓦时;广西供电形势缓和,电力电量盈余,根据两广临时交易协议支援广东,最大电力达86万千瓦,电量3.2亿千瓦时;龙滩电厂5月4日开始并网调试,25日零时进入商业运行,至31日23时止,上网电量总计1.42亿千瓦时。

6月开始,主网架压稳定极限运行的天数、每天压稳定极限运行的小时数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安全平稳运行的压力非常大,同时,超高压公司还承担着梧州、南宁、百色和“平果铝”等主网架沿线重要城市和企业的供电任务,尤其是南宁主变负载更是高达90%以上。针对这些情况,南网超高压公司总经理侯卫东表示,要以南网方略指导开展迎峰度夏工作,把西电东送的旗帜举得更高、品牌叫得更响。下半年,党的十七大、香港回归十周年,年底南方电网公司成立即满5周年,目前南方电网公司系统正在轰轰烈烈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在大事多、喜事多的关键和敏感的时刻,超高压公司更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责任感,站在南方电网公司的高度,从大局出发来重视和抓好迎峰度夏工作,以主网架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优质服务年”活动目标圆满完成,确保南方电网公司“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宗旨履行到位。

西北电网输送能力大幅提高 今夏电力供应有保障

记者日前从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获悉:目前,西北电网的输送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在今夏用电高峰期,陕西、西安电力供应将有充足保障。

据了解,西北电网西电东送动稳极限已由原来的60万千瓦提高到120万千瓦,相当于在不增加基建投资的情况下,增加了两条330千伏省际联络线的输送能力。据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专家介绍,在迎峰度夏期间,西北电网全网及各省(区)电力电量均可基本平衡,高峰时段全网各类备用总计可达400万千瓦以上,最高超过600万千瓦。随着西北电网输送能力的大幅提高,省际联络线将为陕西电网夏季高峰时段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在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同时,西北电网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特别是陕西电网夏季高峰负荷的可靠供电,还专门编制新设备启动方案,制定并落实各项保证措施,确保新设备在夏季高峰负荷到来之前按期投产,满足高峰负荷的用电需求。

我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工建设

6月19日上午,随着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浇制仪式在南阳方城博望镇宋庄村举行,我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正式在河南省拉开序幕。

据介绍,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线路工程全长645千米,该线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可实现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的水火调剂、优势互补,有效推动晋东南大型煤电基地集约化开发,缓解煤电运输紧张局面,并具有错峰、调峰和跨流域补偿等综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关电力专家告诉记者,理论上,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输电电压提高一倍,输送功率的能力将提高4倍。不断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才能将更大容量的电力输送到更远距离的负荷中心。包括输电线路工程在内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性工程,对实现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电网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工程共分为18个标段进行建设,河南省的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中标承建了本工程第11标段,6月19日,第11标段在全线第一家开工。

中俄将在第三方国家合建核电站

“如果能够还能继续与中国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3、4号反应堆机组,将会与中国一起在第三方国家建设核电站。”日前,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长什马特科透露说,中俄在田湾核电站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商谈两个在第三方国家建设的核电项目。

南方电网公司西门子合建直流输电系统

近日,记者从西门子输配电集团获悉,西门子将在中国建设世界上有史以来输电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该公司已从南方电网公司赢得了一项订单,双方将一起建设从云南省到广东省的特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最大输电容量的直流输电系统。该项目输电电压高达+-800千伏,将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输电能力最大的远距离高压直流线路。

西门子获得的订单金额约为3亿欧元。该系统预计2010年中投入商业运营。

据介绍,该系统完工后,云南省将输出充足的电力,以供应广东省内用电迅猛增长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区以及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大都市。该特高压直流线路输送水电每年等效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3千万吨。相反,如果在广东省内建造更多的常规火电站来满足区域电网的需求,那么这些项目就会排放同等数量的影响气候的气体。

俄罗斯开始建造新核电站

俄罗斯联邦原子能署开始实施在俄罗斯建造新核电站的计划。沃洛涅什州新沃洛涅什2号核电站的一号机组已经奠基。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联邦原子署署长谢尔盖·基里连科出席了机组奠基仪式。

在奠基仪式上发言时基里连科指出了2020年前在俄罗斯建成26个功率为1150兆瓦的核电机组的必要性。同时,基里连科指出,在整个苏联时期俄罗斯建成了30个核电机组。

新沃洛涅什2号核电站应该在2012年前投产,其使用期限为50年至60年,该项目的拨款将依靠俄罗斯联邦预算来实现,据俄罗斯媒体提供的消息说,建造该核电站一号和二号机组的总拨款额为1230亿卢布。

基里连科强调说,这个核电站建造项目完全符合欧洲安全的要求。

基里连科还表示,现在俄罗斯联邦原子能署给承包商提出了未来将建造核电站机组的日期从现有的7年至7年半减少至3年至4年的问题。

印度风电产业发展迅猛

印度目前正在大力发展风电,最近两年来,它是风电装机增长超过100万千瓦的5个国家之一,根据印度能源部的信息,现印度风电装机容量为709.3万千瓦,预计到2011-12年增长为1050万千瓦。但风电投资大,不稳定决定了它只能起辅助作用。

能源和资源研究所的官员说,全世界的环保主义者都认为风电比化石燃料电厂好。风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并且无污染。印度有2000万装机的风电可开发,人们总不可能从西亚进口风,因为风是自由的。风可以解决印度的能源问题吗?能源部官员认为,绝对不可以,它是辅助手段,绝不可以代替常规能源。

风能被称为"弱电",这是自然的反复无常造成的,变化造成不稳定。据中央电力管理局高级官员称,风电只是在季节风时可用,还得看温度。这使得向电网送电难以计划。这意味这它不可能在高峰期满足电力需求。绝大多数风电项目是属于非自愿的民用。生产使用率是另外一个因素,绝大多数风电场不以电厂机组可用小时数--载荷系数运转,生产使用率低。它不可能与载荷系数80%以上的燃煤电厂和燃气电厂竞争。据中央电力管理委员会(CERC)官员称,由于风电不能控制和依靠,与火电和水电不同,风电计划生产是不可能的。安装风电设施的经费,与传统能源相比很高。风电项目资本消耗在4000-5000万卢比之间。换言之,风电的使用是在尽环境义务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它的电网贡献很小。

风电机组国产化步伐加快

甘肃省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基地项目近日启动。与此同时,由二重开发的1.5MW风电增速箱也告成功。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就此表示,我国风力发电的实质目标不是装机数量的增长,而是大力推进风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甘肃这一项目的建设意味着我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步伐的加快。

甘肃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基地由甘肃省发改委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共同建设。根据协议,金风公司计划建设具有现阶段国际主流机型制造水平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基地,并将优先选择甘肃省内企业作为其风机部件的配套厂商。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计划在甘肃省境内投资建设与风电机组配套的新型风机塔筒制造项目。基地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亿元,2008年达产,形成年产15万千瓦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能力。

发改委上述专家表示,制约我国风电设备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弱,而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是加快我国风电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

又一大型风电项目落户雷州规模达50万千瓦

记者从湛江市有关部门获悉,雷州市将在该市东部沿海的东里镇以东海域海滩安装测风设备,开展测风数据收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本月8日下午,雷州市人民政府与香港一公司已就开发风电资源项目的具体合作事宜等进行了签约。

地处雷州半岛的雷州市,地域开阔平坦,常年多为偏东风,风速较大,年均风速每秒3.7米,开发风力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据介绍,该项目规划建设范围在雷州市东部沿海的东里镇以东海域海滩,即在北至北坑、南至南寿岭、总长约15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测风时间一年。该项目总建设规模5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将分期进行建设,预计8年内完成投资建设。其中首期规模为4.95万千瓦,投资总额约5亿元。

我国将着手海上风电场技术研究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在推进已有风电技术成果产业化同时,将着手海上风电场的研究工作。石定寰是在出席正在济南举行的2007中国生物质技术、标准交流论坛时说这番话的。

据介绍,根据中国900多个陆地气象站10米高度资料初步估算,中国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风能储量约为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亿KW,海上风力资源十分丰富。

截至2006年,中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3307台,装机容量260万KW,风电场100个。其中,2006年装机容量增长率为106%。目前,国内企业已基本掌握兆瓦级以下的风电机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在2006年并网型风电机组新增市场份额中,国内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已增至45%。

但石定寰仍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研发力量薄弱。目前,中国还没有掌握独立自主的风力发电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风机生产主要依赖生产许可证等技术转让或依赖进口。如果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不改变,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可再生能源高成本就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