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2-08 浏览次数:
在近日召开的“2006年全球水电峰会”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无论从技术还是环境方面看,水电开发都有其他可再生资源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水电开发的黄金时期,大力开发水电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电资源的优越性
我国的能源资源绝对数量较大而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国民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可以断言,随着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减少,这种能源紧缺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而解决我们能源供应不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恐怕就在于应用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资源中,水电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张博庭表示。
他认为,由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开发成本和效率都还难以满足大规模电网的需要。水电是目前惟一可以进行商业化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此外,可再生能源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它可以重复利用,源源不断,但是,它也有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不能保存,如果不开发利用,它就要随着时间流逝。
另一方面,张博庭指出,从环境方面看,水电减少煤炭燃烧导致的污染排放的效益也是无可替代的。虽然,现在的脱硫、洁净煤燃烧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燃煤的空气污染,但是,目前我们解决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还只有减少燃烧量。而开发大型水电可以减少排放,缓解环境污染,这也是国际社会改变态度支持大型水电开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选择水电资源的必然性
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万kW及以上河流上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kW·h,平均功率为69440万kW;理论蕴藏量在1万kW及以上河流单站装机容量500kW及以上水电站的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164万kW,年发电量为24740亿kW·h,其中经济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40179万kW,年发电量17534亿kW·h。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与雨量差异较大,因而形成水力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水力资源分布是西部多、东部少。按照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统计,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12个省(区、市)水力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81.46%,而经济发达、用电负荷集中的东部京、津、沪、粤等11个省(市)仅占4.88%。我国的经济是东部相对发达、西部相对落后,因此西部水力资源开发除了西部电力市场自身需求以外,还要考虑东部市场,实行水电的“西电东送”。
与众多担忧水电开发引来生态环境变化的观点不同的是,在张博庭看来,中国当前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龙头水库建设。他认为,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调节能力,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建立具有调蓄功能的龙头水库,增加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
“如果仅从发电的角度看,由于电力能源的可替代性,中国的水电开发似乎也是一种可以替代的选择。然而,从目前人类社会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矛盾手段的惟一性来看,中国的大型水电开发,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必然选择。”
龙滩水电工程第一台机组2007年5月将提前发电,到时龙滩电能将如何送出?12月4日,记者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计划投资31.8亿元建设龙滩水电工程送出输变电工程(简称龙滩送出工程),以进一步加强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骨干网架,将龙滩巨大电能接入南方电网系统。截至12月初,该工程变电站及线路工程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现已全面开始铁塔组立、线路架设和相应电气设备安装。
龙滩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丰水期50%电力、枯水期80%电力供广西电网消纳,其余送往广东省。为保证龙滩工程电能的安全可靠送出和在广西电网的合理消纳,满足广西负荷增长和“西电东送”的需要,加强广西500kV骨干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今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核准建设龙滩水电工程送出输变电工程。根据龙滩送出(接入系统)方案,电站以500k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即电能从龙滩开关站出线后,分别从河池和柳州沙塘变电站接入贵(州)-广(东)交流输电系统、从平果接入天(生桥)-广(东)交流输电系统,从而接入南方电网主干网络。
龙滩送出工程将结合龙滩水电工程装机容量分期建设,变电工程包括柳东、沙塘、桂林、河池、贺州、南宁和平果等7个变电站新(扩)建工程;线路工程包括龙滩-河池线路、贵(州)广(东)改接线路、龙滩-沙塘双回线路、柳东-桂林双回线路、龙滩-平果线路等7条500千伏线路,线路总长1600公里。
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龙滩送出工程建设,全力以赴确保电能顺利送出。该公司已将龙滩送出工程列为南方电网跨年度重点电网建设工程,并委托超高压输电公司建设管理。2005年10月,龙滩工程送出输变电工程项目部(现改为超高压输电公司项目管理二部)正式成立,全面启动和推进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开展工程征地、招标和物资采购等工作,为工程建设赢得主动。同时充分依托各现场管理部,团结30多家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建好龙滩送出工程。
负责该项目的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工程处副处长鞠跃庆告诉记者,在广西区有关部门、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支持配合下,龙滩送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整体处于良好状态。该项目将在2007年4月和2009年年底分别完成一、二期工程,满足龙滩工程2007年5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和2009年12月全部投产的送出输变电要求。
11月30日,赛罕坝风电场四期工程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庆典仪式,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举行。据悉,随着11月15日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赛罕坝风电场四期工程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大唐赛罕坝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7万千瓦,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在役风电场。
大唐集团总经理翟若愚、韩国电力公社社长韩埈皓、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双连、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赤峰市市委书记杭桂林等共同为庆典仪式剪彩。大唐集团副总经理杨庆主持庆典仪式。
在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施工人员发扬“顽强拼搏、迎难而上、敬业奉献、艰苦创业”的“吃风沙”精神,努力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保证了设备采购、道路建设、基础浇筑、35千伏线路和光缆敷设、变电站修建、风机吊装调试等工程有序进行。使工程工期、质量、安全、造价都得到较好地控制,并在7个月时间里完成了164台、共计14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任务。
翟若愚在庆典仪式上指出,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赤峰风电项目的投产发电,为大唐集团与韩国电力公社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树立了成功典范。目前,大唐集团正在致力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大唐集团与韩国电力公社共同开发、建设、运营赤峰风电项目,既是双方优势互补、强强合作的具体体现,也为大唐集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双方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快赤峰百万级风电场的规划和建设。
据了解,2004年9月23日,大唐集团在内蒙古赤峰市注册成立了大唐赤峰赛罕坝风电公司,全面开发赛罕坝地区风能资源。
12月4日,华北电网负荷在持续增长后,一举突破今年夏季电网最大负荷,达到9839万千瓦,同比增长20.59%,直逼亿千瓦大关。华北电网各省(市)电网也都超过或逼近夏季电网最大负荷。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进入冬季后,华北电网一直运行在较高负荷水平,电网发输变电设备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今年冬季大负荷期间,华北电网“西电东送”电力将达到1480万千瓦,最大输送电力约占通道送电能力的95%。加之临近年终岁末,各单位输变电设备检修任务依然繁重,电网安全运行存在巨大压力。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电网迎峰度冬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华北电网迎峰度冬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电网迎峰度冬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华北网调正紧密跟踪天气变化,悉心做好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出力平衡,认真制定并落实反事故预案,确保电网充足的电力供应。
波共和国报报道,波兰计划于2010年建成总发电量为50-1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该项投资将在6-12亿欧元。目前波兰的风力发电总量为13.4万千瓦,而德国为2000万千瓦,相比之下波兰的风力发电产业仍在起步阶段。
该日报称,全球主要的从事风能行业的竞争者都有兴趣进入波兰市场,其中包括Spanish Iberdrola, 日本三井, German E.On, Spanish Gamesa, Danish firms。
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交直流特高压混合电网网架。
为了保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顺利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今天组成了来自国内外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一百二十位来自国内及美国、荷兰、瑞典等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将为中国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知,专家委员会下设设计组、设备组、二次组和系统调试组四个专家组,由长期从事系统研究、工程设计、生产运行和设备制造工作的权威专家组成。
有关机构估算,作为输电的“高速公路”,国家电网特高压网架建成后,通过获得联网效益,全国可节约装机二千万千瓦,折合投资约五百亿元人民币;在输送相同容量的条件下,采用特高压输电与五百千伏输电相比,可降低网损近百分之五十、约二百八十万千瓦,相当于节约电源容量投资一百一十亿元。
韩联社消息,韩国电力公社投资建设的武陟热电站竣工仪式29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举行。韩国电力介绍说,该发电站于2004年动工建设,设计发电量为5万千瓦,是一个以低热煤为主要原料的环保型发电站。 该发电站耗资5.88亿人民币(约700亿韩元),韩国电力出资股本的77%,将在今后21年时间里作为大股东运营该发电站。此外,韩国电力计划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内蒙古塞罕坝风力发电站的竣工仪式,该发电站的发电量为13.9万千瓦。 韩国电力负责人表示,完成4.5万千瓦级的第二、三阶段以及4.9万千瓦级的第四阶段发电站的建设后,即可开始商业运营,此为中国目前最大风力园区。韩国电力出资股本的40%(4.8亿元左右),将在今后20年时间里同中国大唐集团共同运营该发电站。同时,除了此次竣工的3个园区外,剩下的另一个园区也将以兼并的形式参与经营。
记者日前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广核集团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风电项目——吉林大安风电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25日在吉林省大安市举行。
大安风电场初步规划建设规模为200MW,项目一期工程建设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电机组、共49.5MW装机容量的风力发电厂,工程总投资5亿元,33台机组计划于2007年全部投产发电。
中广核集团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近4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阳江核电站一期和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超过800万千瓦核电机组正在建设。除吉林大安外,内蒙古灰腾梁、江苏射阳等180万千瓦的风电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11月30日22点56分,湖北省电力公司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木兰(汉口)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正式并网投入运行。
500千伏木兰变工程由湖北电力设计院设计、湖北鄂电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湖北省输变电公司担负工程建设和施工。其建设规模为:主变终期为4台1000兆伏安,本期建设主变1台1000兆伏安;500千伏出线终期8回,本期出线6回;220千伏出线终期16回、本期出线6回;低压无功补偿:终期每台主变装设3组60Mvar电抗器和三组60Mvar电容器,本期主变装设4组60Mvar电抗器和2组60Mvar电容器。变电站500千伏侧采用HG1S设备,220千伏采用G1S设备,汉口变电站占地面积5.72公顷,总投资:2.9亿元,其中静态投资:2.7亿元。建设规模和设备水平为华中地区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之最。
500千伏木兰变电站是鄂东500千伏环网的重要枢纽变电站,它的投运不仅满足了武汉江北地区汉口城区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大大加强鄂东负荷中心的电压支撑,而且有利于改善220千伏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同时为阳逻电厂6号机组的电力外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2月4日,试运行72小时的500千伏木兰变电站正式移交运行单位--湖北省超高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