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苏格兰开建欧洲最大风电站

发布时间:2006-10-13 浏览次数:

南方电网±800千伏直流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近日,在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听取并审查了南方电网公司参与提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相关材料,一致通过了可行性论证。南方电网公司将负责组织±800千伏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800千伏直流工程关键设备研制。

“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分为±800千伏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800千伏直流工程关键设备研制、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关键设备研制四个课题。

为满足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和优化我国能源配置的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重点研究开发±800千伏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及装备”列为能源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开发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电成套设备”明确列入振兴重大技术科技装备领域重点和优先主题。专家认为,该项目开展交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交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关键设备的研制,符合我国科技发展方向,反应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个项目体系结构清晰,课题分解合理,研究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切实可行。

“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将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共同组织,国内重点电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电工制造企业等参与承担。项目开展紧密依托目前我国开展建设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和 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科研成果直接为工程服务,研制设备将直接用于工程,成果将接受工程应用的检验。根据国内外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实际工程应用经验,技术上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不存在颠覆性的政策和技术风险。

该项目的完成,将有利于我国掌握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及设备制造的关键技术,占领世界交直流输变电技术制高点,引领世界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促进我国电工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占领国际输变电设备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海南加强海口三亚重点城市电网规划


“十一五”期间海南电网公司规划投资80亿元进行电网建设,重点加强主网架和配网的规划,到2010年海南电网将形成“双环网、日字型”主网架结构。为了提高电网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海南电网公司提高了主网架和电厂送出线路的建设标准,加强重点城市海口、三亚的城市电网网架结构,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

海口城市电网以海口电厂为主要电源点,通过多回220千伏线路与主网连接;提高城区220千伏变电站覆盖面,规划建设大英山、江东、长流等220千伏变电站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高压配电网络建设,安排新建或规划建设药谷、美丽沙、爱华、荣山、头铺、艺园等110千伏变电站以双回路供电;10千伏供电半径不大于3公里,中心城区、工业开发区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重点单位、重要企业以电缆方式供电。

三亚城市电网以海南电网以及南山电厂为主要电源点,东西两翼以220千伏线路与主网连接。沿海规划建设大茅、崖城(或梅山)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深入中心城区和旅游开发区,安排新建或规划建设河口、临春、南田、羊栏、海棠湾、南山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每个变电站均以双回路供电;城区10千伏供电半径不大于3公里,中心城区、旅游开发区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重点单位、重要企业以电缆方式供电。

东北电网首次从华北电网受电


由于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东北电网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10月份电网运行形势分析来看,辽宁电网供需形势不容乐观,电力缺口较大,在四季度新增发电容量按期投产的情况下,单日最大电力缺口将在100万千瓦左右。

从9月30日起,在国家电网公司调度部门的组织协调下,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恢复联网运行,华北电网开始向东北电网(辽宁)送电,每天输送电量700万千瓦时,输送电力20—40万千瓦。区域电网之间互相支援的作用,有力地缓解了辽宁用电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为东北电网迎峰度冬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为保证四季度东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东北电网公司还制定多个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加强电网负荷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工作,密切关注节后负荷变化情况。合理安排和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全力确保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二是进一步做好秋检工作,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和漏洞,采取措施,认真整改,为迎峰度冬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做好工程项目投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方正——牡丹江——敦化——包家”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11月份顺利投产,届时黑龙江东部电网约50万千瓦富裕电力得到解放,将为辽宁提供更大的电力支持。四是做好水库调度工作,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满足城市用水和工农业用水。

苏格兰开建欧洲最大风电站


欧洲最大的陆上风力发电站9日在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附近破土动工。英国《独立报》称,这一酝酿争论5年方获批准的项目将使苏格兰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沙特阿拉伯"。

三年建成

英国贸易和工业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开工仪式上说:"三年内,140台风力驱动的涡轮电机将矗立在伊格尔舍姆沼泽地上。它们将为同时实现两项目标,即确保能源供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这座电站名为怀特利风电站,预计耗资3亿英镑(约合5.6亿美元),装机容量达322兆瓦,可满足20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建造商预计,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减少6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根据英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全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4%提高到20%。《独立报》说,怀特利风电站发电能力届时将占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2.4%。

阿利斯泰尔-达林说,苏格兰一直被称为英国的发电站,在新能源利用方面,苏格兰又确立了领导地位。

道路曲折

怀特利风电站计划的审批经历了曲折历程。仅苏格兰电力公司和英国民航管理部门间的争端就花费3年时间才解决。

格拉斯哥机场官员从一开始就极力反对怀特利风电站上马,他们担心,风电机的叶片可能会干扰机场雷达。

去年8月,苏格兰电力公司同意,花500万英镑(约合935万美元)在原来的金卡丁电站建一个新的雷达站。这个技术解决方案意味着,阻碍风电站动工的一个主要障碍被排除了。新雷达运行后,将与现有雷达一道,在航空管理人员眼前拼合出一个完整图像,从而消除机场空管员视线中的盲区。

新雷达预计将于2007年初安装,同年秋天投入运行,从而保证怀特利风电站首台机组于2008年1月运转发电。

除"雷达风波"外,苏格兰国家遗产委员会也对怀特利风电站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潜在影响表示担忧。

但苏格兰地方政府力排众议,坚决支持苏格兰电力公司扩大风能发电的计划。因为苏格兰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从16%增加到40%,而怀特利风电站发电量将占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八分之一。

英国落后

《独立报》指出,英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对投资的吸引力小于西班牙、美国、德国和印度,原因在于英国在技术成熟的风能开发方面说的多、做的少。前不久,英格兰的风电开发商计划在坎布里亚建设一座有27台机组的风电厂,却遭当地政府拒绝。

达林在出席怀特利风电站开工仪式之际,就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问题启动了新一轮政府与民间的磋商。

据英国风能协会估计,英国海上蕴藏的风能相当于英国每年用电量的三倍。

苏格兰正计划在斯托诺韦附近的路易斯岛上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拥有200台风电机,每台高达120米,通过海底电缆输电。另外,在泰晤士河入海口也计划兴建一座装机容量达1000兆瓦,可满足75万家庭用电的巨型风电站。

目前,英国最大的风电站位于南艾尔郡,可满足6万户家庭的用电量。

河北南网将进入风力发电时代


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位于河北沧州沿海地区海兴县的风力发电项目,日前已获省发改委批复,10月份即可开工建设。预计一期工程于明年七八月份建成投产,所发电力将并入华北电网。

海兴风电项目是由河北建投中兴风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规模为4.95万千瓦,投资5亿 多元,安装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33台,建设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机位基本集中在海防公路和漳卫新河两侧。

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把风电项目设置在沧州海兴一带,主要是因为这里的风能资源符合风力发电的要求。根据实测统计,海兴年平均风速为每秒4.9米,风向集中,且没有破坏性风速,品质较好。

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在建风电项目共计3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其中,张家口市已开工建设的风电项目有4个,风电装机容量159万千瓦,预计年底将全部建成发电,届时,张家口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市场。

埃及将在地中海沿岸建100万千瓦核电厂


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及电力和能源部长称,该国将在2015年之前在地中海沿岸建设一座装机100万千瓦核电厂。上月埃及总统表示将恢复该国核电建设计划,该计划1986年下马。

为响应号召,埃及最高能源议会决定研究引进民用核能计划的可行性。该计划被认为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内阁发言人称,由于技术得到改善,选择核能越来越吸引人。核技术可保证核电安全。能源部长称,该电站将耗资15 - 20亿美元,政府将邀请外国公司参与建设,预计2015年前投运。据媒体报道,埃及计划建设三座核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