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第三条通道开建

发布时间:2006-09-22 浏览次数:

我国发展大型风电机组的研制开发目标和方向

经过业内专家研讨和论证,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安排和重点任务,以及现有的技术状况,今后我国大力发展大型风电机组的重点将是,努力掌握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整机技术路线将以目前欧洲国家流行的变桨变速的双馈异步发电型、低速永磁同步发电型为主。具体研制开发目标和方向大体是:

研制开发符合依托工程张北风电场气候条件的2.5MW级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国产化率达80%以上,叶片、电控与变流器、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立足国内研制开发;

满足认证机构的设计认证;

整机和关键零部件样机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整机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能力。

我国最大的跨国电力工程境内投运成功

9月16日,我国最大的跨国电力工程——220千伏红河对越送电工程(境内)投运成功。至此,中越跨国电力通道成功升级220千伏,预计9月26日正式送电,强大的电流将带着中国人民的友情送往越南,“电力第四经济大通道”的提速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与交流。

220千伏红河对送越送电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跨国联网输电工程,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国际的“窗口”工程总投资2.862亿元,于今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新建220千伏新桥变电所、220千伏蔓耗开关站以及相应的送电线路,组立铁塔297基,中国境内架设输电线路总长145千米,形成220千伏大屯变电站到蔓耗开关站、新桥变电站、越南的双回线路链式供电网络,打通由云南红河向越南送电的220千伏电压等级通道。

据悉,9月26日,中国将采用220千伏线路由云南红河出境向越南北部6省供电,年送电负荷达25万千瓦至30万千瓦,年送电量达11亿千瓦时至13亿千瓦时。目前,中越双方已在投产方案、庆典仪式、购电协议补充、计量检定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初步商议9月22日开始跨境工程启动,送电庆典于9月26日由双方联合在昆明举行。云南电网公司有关指挥、调度、操作人员目前正密切配合,精心指挥、精心调度、精心操作,认真做好与越方的联系配合,严把安全关,为9月26日的正式送电做好准备。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第三条通道开建

9月18日,记者从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了解到,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第三条输电通道——500千伏罗百(云南罗平——广西百色)二回交流输变电工程已于近日开工建设。

500千伏罗百二回交流输变电工程西起云南省罗平变电站,东到广西百色变电站,途经云南省罗平、广西自治区西林、田林、百色等市县。该工程扩建罗平变电站一个间隔、百色变电站一个间隔,扩建百色串补站,新建输电线路287公里,计划于明年6月份投产。工程总投资6亿多元。

500千伏罗百二回交流输变电工程是云南电力外送广西、广东的第三条500千伏输电通道,采用紧凑型输电技术,输电能力达132万千瓦,可提高云电外送能力70万千瓦以上,能有效增强南方电网运行的灵活性,提高整个南方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

据了解,之前已采用紧凑型输电技术的500千伏罗百一回交流输电线路是500千伏天广四回输变电工程的罗平——百色段,是我国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区、长距离线路中采用紧凑型输电技术,于2005年6月投运,目前运行安全稳定。紧凑型输电技术不仅明显提高自然输送功率可达132万千瓦,较传统型线路提高了35.34%,而且每公里少占送电走廊27.4亩,可大大减少林木砍伐、青苗赔偿及房屋拆迁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工程中的变电工程分为罗平站扩建工程、百色站扩建工程、百色串补站扩建工程等三个标段,线路工程分为九个标段。经过全国公开招标,10多家施工、监理单位中标。目前,各有关单位已经进驻施工现场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线路工程开始基础浇制,变电工程10月15日前具备土建开工条件。

平均每年投资16亿元 2010年再造一个海南电网

琼海9月中旬的阳光,对于从贵州来的小王而言,依然炙热难耐,可他却不想放下手中的活计到旁边的树阴下多休息一会。

为尽快启动文昌东路变电站至琼海官塘变电站220千伏输电线路,形成小“日”字型环网,推进220千伏东部双环网运行,在琼海供电公司的督促下,小王所在的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正加紧进行前期工作。

据海南电网工程部负责人介绍,由于长期由地方管理和孤立运行,海南电网建设欠账严重,电网技术标准偏低,存在规模较小、电压等级较低、电网结构薄弱、设备老化严重、单线单变、大机小网等一系列问题。

2004年11月,海南电网正式加入南方电网后,在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海南电网公司把突出加快电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2005年,电力建设投资从前7年平均6.4亿元增加至12.99亿元,增幅达95%,为历年投资之最。

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十一五”期间,我省160万吨造纸、800万吨炼油厂、60万吨甲醇、70万吨浮法玻璃等大中型工业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博鳌特别规划区、神州半岛开发区等项目将进入开发建设高潮。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我省电力需求将再度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到2010年,海南省全社会所需电量将达到17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达到15.5%,比2005年的85亿千瓦时增长一倍。

海南电网公司负责人认为,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要做到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先行官”的基础性作用。

为此,“十一五”期间,海南电网建设投资估算8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16亿元。到2010年,海南电网将形成“双环网、日字型”主网架结构,即在建成环岛双回路220千伏主网架的基础上,加强为“日字型”坚强结构。新建海口、三亚、万宁等燃气电厂,提高东部网络的电源支撑,加强海口、三亚和洋浦等重要开发区的电网结构,沿海各乡镇都有一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具备双电源供电。这些工程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海南电网结构,对提高海南电网供电可靠性,确保重点城市供电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双日型”主架环网的建成,将为海南双大战略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为海南一省两地战略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据了解,海南电网公司今年的12项重点工程,截至6月已提前或按计划完成4项,项目均已在用电高峰期前投运,确保了迎峰度夏的电力供应。

福建宁德核电项目启动

据《第一财经日报》讯 日前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电”)获悉,备受关注的福建宁德核电项目一期前期工程已获准开工。规划建设6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分两到三期建设,首期计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由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预计2012年左右建成投入商业运行,该公司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分别以51%和49%股比投资组建。

记者从中广核电知情人士处了解到,9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宁德核电站工程开展前期工作,包括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现场准备等目前正按计划推进。宁德核电项目涉及资金数百亿元,根据国家对大型建设项目的一般程序,核电主体工程需国家发改委另行批复建设。如若前期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最早2007年主体工程开工。

目前,国内有近20个省、市、自治区提出了核电建设规划,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建成核电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核电在电力总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例将从现在的2%增加到约4%。

河南外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截至9月20日零时,河南省今年外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达100.6亿千瓦时,为确保实现全年电力外送突破120亿千瓦时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河南省政府电力市场建设会议精神,河南省发改委出台了《河南省电力外送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电力公司加强省外电力市场的信息搜集与分析,优化购电、售电、服务等业务流程,坚持长期合同和临时交易相结合,科学组织电力外送。年初,及早制订各类供电方案,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及时安排机组检修,加强电网设备管理,完善配电网络,消除电网“卡脖子”现象。5月至6月,河南公司加强与发电企业协调,注重通力合作,在省外电力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采取市场竞争等有效措施,增加计划外外送电量7.1亿千瓦时。7月至8月,我国川渝地区遭受特大旱灾,河南公司在努力做好省内供电工作的同时,从大局出发,多方组织电力外送,全力支援四川、重庆抗旱用电,在完成原有送电计划的基础上,新增送出电力8亿千瓦时,累计外送电量16.1亿千瓦时,其中支援川渝电量2.8亿千瓦时,占华中临时支援川渝电力的67%。

据悉,今年第四季度,河南公司将继续加大省外电力市场开拓力度,充分发挥河南电网北电南送、水火调剂的区位优势,有效利用南北地理差异和时间差异,努力快送多送电力;密切跟踪省外市场信息,抢抓市场机遇,发挥大容量、高效率火电机组优势,提高电力外送的竞争力;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托河南电力交易平台,除河南省发改委下达的省内计划电量外,把其余所有电量交易统一纳入交易平台实施,提高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和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支持,充分发挥河南能源基地优势,不断挖掘跨区、跨省电力输送潜力,积极开拓电力外送通道,大力拓展省外电力市场,确保实现今年电力外送突破120亿千瓦时目标。(来源:河南省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