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法国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发布时间:2006-08-14 浏览次数: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奠基仪式在京举行

8月10日上午,在鞭炮齐鸣、彩带飞舞的喜庆氛围中,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东区迎来了一个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历史性时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副总经理舒印彪和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的领导、专家共同为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挥锹奠基。该基地占地8万平方米,将于2007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中国是世界直流输电大国,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800千伏的直流输电工程即将在中国建设投运。实现这一世界性创举,面临着许多重大技术难关,一系列课题亟待研究解决。针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特殊性,线路电晕特性和电磁环境影响,以及高海拔、覆冰、重污秽等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外绝缘特性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试验研究。

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的建设,将紧紧围绕公司建设特高压电网的目标,充分利用现在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成国际一流的直流特高压试验基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基地建设的技术经济合理优化。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将针对±800千伏输变电技术和运行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基地一期工程由八个部分组成。据介绍,基地建成之后,总共将有直流试验线段同塔双回电压等级、基地综合试验能力等十二项设备指标或试验性能居世界第一位。

刘振亚表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网架结构坚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是公司站在国家能源发展的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特高压电网对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电网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做好特高压工作,科技支撑是关键,公司上下必须要靠扎实深入的工作,深入推进特高压交流试验、特高压直流试验两个基地和国家电网系统仿真中心的建设。他要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实用、高效地建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一流的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

出席奠基仪式的国家科技部副秘书长王志学认为,特高压直流实验基地的建设是在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指引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于我国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建设国家坚强电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悉,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也将于近日奠基。

华能集团加大海南投资力度

8月10日,华能集团公司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市签订了关于加强能源合作的协议。海南省省委书记汪啸风、省长卫留成、华能集团总经理李小鹏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协议的主要内容为:海南省政府积极支持华能集团在海南西部建设燃煤电厂项目。该项目为计划在2009年4月底和2010年4月底投产的两台3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同时华能集团还将投资建设海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的戈枕枢纽工程,该工程计划2006年开工、2009年竣工。建成后将发挥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综合功能。

此外,华能集团还将在海南积极开展风电、核电、抽水蓄能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卫留成在讲话中表示:感谢华能集团多年来对海南发展的支持和帮助,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华能在海南的电力投资项目,希望华能集团发挥国有大企业的优势,利用海南的资源优势,把资产进一步做大做强,服务于海南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李小鹏在讲话中表示:西部燃煤电厂和戈枕枢纽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增强海南省的电力供应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也将有利于扩大华能集团公司在海南省的服务区域,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是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合作。我们将抓住与海南省加强能源合作的契机,加快能源开发步伐,为海南经济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为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能源支持,更为优良的服务。

作为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十分重视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此前,华能已分别于2003年、2004年收购了海口火电有限责任公司和中海能源,是目前海南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华能在海南现有装机容量106.2万千瓦,占海南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的53.8%,另外还有33万千瓦的在建机组。今年1~7月,公司所属电厂累计发电30.34亿千瓦时,占全省电网统调发电量的68.01%。

河南省电网主网架由220千伏升级至500千伏

8月10日15时46分,随着首阳山至朝阳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断开,豫北—豫中、豫西—豫中500千伏与220千伏电磁环网打开,河南省电网主网架实现了由220千伏向500千伏的历史性跨越。

据介绍,河南省电网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均居华中电网之首,但发电装机和用电负荷分布不均衡,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资源较丰富的豫西、豫北地区,这两个地区富余电力较多,但受到电网输送能力的限制。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豫中、豫东、豫南地区,且用电相对紧张。

电网主网架实现220千伏到500千伏的跨越后,河南省电网将分区运行,首阳山电厂4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入豫中电网,豫西、豫北100多万千瓦富余电力可以顺利送出。同时,此次升级至500千伏将使河南省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增强,输电能力明显提高,并有效缓解豫中、豫东、豫南地区的缺电局面。

另据了解,河南省于1968年建成了110千伏输变电网络,1979年12月建成了220千伏输变电网络。1986年,姚孟到郑州的输变电线路建成,拉开了河南省建设500千伏输变电网络的序幕。

电力:供需趋衡投资回落

电力行业投资回落,与电力供需根本性转变有关。发改委再次把它列为重点清理对象,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在继续建设违规电站项目

近期,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显示:“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2890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已远远低于全行业的平均增长。

相较而言,去年同期的数据则是:“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2484.80亿元,同比增长37.4%。”即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长幅度比去年上半年降低21个百分点。

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电联”)在一项公布中说:“对比近3年间国家对电力行业的投资:2004年电力投资在1000亿元,2005年增长了40%,达到1400亿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电力方面的投资在1.2万亿元,平均年投资为2400亿元,较2005年增加70%。”

但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家各项投资领域中排名第三的电力热力行业,其绝对投资额在不断上升,但投资增速却正在回落。

另据《财经时报》了解到,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的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额的比例,也由9%下降到7.9%。

电监会称增速回落

在统计局数据公布之前的国家电监会2006年年中会议上,电监会主席柴松岳就曾经说,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缓解,电力发展出现新的转折,主要标志是,发电量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柴松岳透露的发电量增速,与统计局公布的投资增速的回落幅度大体吻合。

他还指出,全国缺电范围明显减少,缺电程度明显减轻,缺电时段明显减小。他补充:“全国只有浙江、广东、云南三个省份在高峰时段出现拉路限电现象。今后几年,电力供需形势将日趋宽松,2002年6月以来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

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表示,这是正常的,早在2003年的时候,业界已经普遍预测,到2006年到2007年电力供需将达到基本平衡。

期货业的判断金鹏期货在6月的一项关于铜期货的周评中这样分析:今年电力供需的平衡受到了电力供应方面的极大的支持,无论是三峡电站的最后的投产,还是南方地区今年水资源的相对的充沛,都对电力供应的增长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周评”还同时提到:“煤炭方面的问题在今年也得到了一部分的解决,2004年和2005年出现的煤电扯皮的现象在今年得到了缓解,而一旦煤电不出现扯皮,火电的供应将得到很大的改善。由于‘煤电联动’机制的运行,火力发电量在今年将可能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以上分析,“周评”得出了结论:2006年上半年电力供需的改善将可能是一个根本的改善。而在电力供需矛盾缓解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国家再进行大规模电力投资可能性降低。

发改委叫停违规项目

同在6月,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透露,清理违规电站取得阶段性成果。他说,“消化(核准)违规项目4283万千瓦,4600万千瓦纳入今明两年建设规划,3400万千瓦按停建处理。这位负责人表示,今明两年电站项目,要按照发改委明确的规划(备选方案)安排建设,2008年及以后的电站项目建设,将根据规划以及市场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确定。

由此可知,电力投资的增幅回落,应在发改委事先安排的步调之中。但也有部分“意外”。

“部分地区的违规电站项目仍未按要求缓建或停建。有些地区和企业对国家清理违规电站项目工作不能正确认识,有抵触情绪。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在继续建设违规电站项目。”这位负责人强调,各地国土、环保、交通和水利有关职能部门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违规项目,应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银行及金融机构要停止对其发放贷款;电网企业不得为其接入系统。

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情况显示,全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已超负荷运转。今年合同订货的发电设备达1.41亿千瓦,明年会迅速降为6700万千瓦。随着电站建设高峰过去,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很有可能出现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大起大落的现象。

发展改革委要求,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与违规项目签订的无效合同,并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结合国家核准项目安排生产,有序供货。

刘纪鹏认为,电力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电力供应即将达到饱和,因此,“加大了在行政审批上的‘把关’力度”。

电力企业亏损大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报告指出,2005年电力全行业亏损企业1280户,亏损额127亿元。报告指出,从总体看来,电力企业亏损有所加大,负债率上升,经营状况有所恶化。

刘纪鹏解释,投资最初开始认为电力行业有利可图,很多外资和民资纷纷都涌入了这一领域,推进了前两年国内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刘纪鹏说,目前国内电力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仅3.7%,明显低于其他工业的投资回报率——5%。因此,投资的收益率低逐渐使投资人投资电力行业变得比较慎重。

警惕再入误区

实际上,结构性的“缺电”现象依然存在。

来自苏浙等地电力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前四月,温州市拉闸限电次数已经超过6236次,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次拉闸;台州玉环数月前制定了今夏“停二开五、停三开四”的预警方案;南京、徐州等地同样面临类似问题。

浙江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建华表示,目前浙江省电力供需总体趋于平衡,但夏天仍有缺口,高峰负荷电力缺口达200万千瓦。

专家指出,与往年“电源性”缺电不同,今年是“电网性”缺电,即“有电送不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目前电力紧张情况的缓解,并不代表中国已经出现电力过剩问题,眼前只是在原来的紧张状况下有所缓解。他补充,今年1~4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继续回落,较去年同期下降78小时。这是在很高的发电小时情况下的下降。

虽然现在看上去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电力专家们警告,电力投资要谨防再次陷入“投资过剩-控制-短缺”的发展误区。

法国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由于伊拉克、伊朗和近东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导致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飚升,目前已经超过每桶76美元。石油的涨价连带天然气价格的攀升,为此,专家预测,今后10年,风能发电将低于混合天然气发电成本,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8月8日,法国再生能源协会风力发电分会负责人称,2006年,法国风力发电量可望超过1000兆瓦,2007年年初将达2000兆瓦。而且,目前,法国各地要求新建风力发电站的呼声很高。

据悉,至2005年底,法国共有120座风力发电站,全年风力发电量为750兆瓦,占法国电力消费总量的近0.2%。

法国经济财政工业部表示,今后若干年,法国将陆续兴建660座风力发电站,需安装的风力发电机达1000台,发电能量在目前的基础上还能增加4000兆瓦。到2010年,法国风能发电量将达到13500兆瓦。

尽管目前风力发电的成本比较高,法国政府还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包括对风力发电的上网价格,保证按每千瓦/小时8.2欧分收购。

目前,法国除风能外,还在发展其它再生能源,例如,2004年太阳能热水器销量为8000台,木柴供暖设备的销量为30万台;2005年,太阳能热水器销量为1.6万台,木柴供暖设备的销量为43万台;预计,2006年太阳能热水器销量将达到2.5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