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黄河水电进入“大发期”

发布时间:2006-05-16 浏览次数:

黄河水电进入“大发期”

据新华社信息记者近日在黄河流域采访了解到,由于去年及今春黄河来水偏多,黄河干流大型水库“盆满钵盈”,水电进入“大发期”。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水量调度局局长安新代介绍,自2005年7月以来,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来水比多年均值多8%,到今年4月份,黄河干流上龙羊峡、小浪底等5大调蓄水库蓄水创10年来新高。

由于水库蓄水充足,为各大水电站发电提供了充足水源。记者在黄河上游一些梯级电站看到,随着黄河防凌工作结束,各电站都开足马力进行发电。位于甘肃省境内的盐锅峡水电站10台机组全部运行发电,而与盐锅峡水电站同属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陇电分公司的八盘峡水电站,也在满负荷发电。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聂毅涛表示,今年汛前,黄河干流水库要降至汛限水位以下,而且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环环相扣,一个电站发电,其他电站必须跟着发电,否则将造成弃水。因此,各水电站已进入“大发期”。

江西“十一五”电力需求年均增长8%以上

据新华社信息据江西电力部门预测,到2010年,江西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83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3%;统调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132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6%。

据江西省电力部门介绍,2005年江西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392亿千瓦时,“十五”年均增速13.51%;统调最大用电负荷682.5万千瓦,“十五”年均增长16.72%。到2005年底,江西省装机892.5万千瓦,其中统调装机672万千瓦。

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首次成功并网发电

据新华社信息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已于近日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它将使我国核电装机总容量在不久的将来提高30%。

据田湾核电站的控股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介绍,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于12日20点19分首次并网成功。

目前,2号机组正在进行热试,预计将于2006年年底并网发电。两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后,将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新增212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它于1999年10月开工,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总投资约265.27亿元人民币。

俄罗斯驻华大使谢尔盖·拉佐夫认为,作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的并网发电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了实质性内容。

据介绍,田湾核电站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多项技术改进,其安全设计优于当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大部分压水堆核电站,在某些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面对能源供给压力的日趋增大和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核电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计划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4%。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作,总装机容量约700万千瓦。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后,仍有9台核电机组在建或已批准即将开工建设,分别是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秦山二期核电站的3号、4号机组、广东岭澳1号、2号机组以及浙江三门和广东阳江各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按照目前的调试进度,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在完成后续的功率提升及满功率阶段的相关调试试验后,可望于今年投入商业运营。

我国华中最大库容抽水蓄能电站将在江西建成

据新华社信息我国又一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将在江西建成,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华中地区库容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建成后对改善江西电网乃至华中电网的调峰状况,保证高峰用电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与江西省政府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按照9∶1比例出资共同开发建设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一期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静态投资为31.23亿元,总库容2900万立方米,是目前华中地区库容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目前电站前期建设工作已经展开,双方力争电站在“十一五”内竣工。

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是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力,将低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处上水库存蓄,待电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从而满足电网调峰等电力负荷的需要。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江西省西北靖安县境内,紧靠华中、江西用电中心,且位于与三峡配套建设的鄂赣500千伏输电线路走廊附近,上下库库容大,上下库水位高差530米,是江西省综合建设条件最好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终期装机规模为240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将能有效解决江西电网调峰能力不足问题,成为一个电力的“国家粮库”,为区域电网乃至全国电网的调峰出力。

长江上游将建百座电站

据新华社信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随着我国开发西部水电资源进度加快,长江上游已进入水电开发高峰期,20年内,我国将在长江干流以及岷江、乌江、雅砻江、嘉陵江等支流上建设百座电站。

曹广晶说,未来的20年,我国水电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我国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水电,开发西部水电资源,建设12个水电基地。

曹广晶表示,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量4.92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经开发了1亿千瓦时,只占经济可开发量的四分之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长江上游金沙江水力资源丰富,占我国水能总量的六分之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的水电基地。2002年,国家正式授权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先期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这4座电站的装机总容量为3800多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2005年12月溪洛渡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全面启动。根据规划,金沙江中下游将建设12座梯级电站,装机总容量为5858万千瓦。

三峡工程施工期可多发电70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日前透露,随着三峡大坝提前9个月全线建成,以及三峡电站提前一年投产发电,三峡工程整个施工期内可多发电700亿千瓦时。

三峡电站由左岸、右岸电站两部分构成,分别安装70万千瓦发电机组14台、12台,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原定于2006年全部投产的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已于2005年9月16日全部投产发电。右岸电站12台机组目前已进入埋件安装、金属结构安装阶段,预计2007年开始并网发电,2008年内全部完成安装,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全部投产发电。

曹广晶说,提前发电并没有影响工程质量。在三峡左岸电站机组的安装调试运行中,中国三峡总公司坚持“无缝交接、首稳百日”的管理模式,确保了机组的提前投产和稳定运行。与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相比,三峡左岸电站提前一年实现了14台机组全部投产目标,累计发电已超过11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