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我国核电在“升温”中呼唤自主

发布时间:2006-05-09 浏览次数:

哈萨克斯坦水电站建设项目提供2亿美元贷款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近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坦纳与马伊纳克水电站股份公司签署了《关于向马伊纳克水电站建设项目提供贷款的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该项目提供2亿美元贷款。

记者29日从中国驻哈商赞处获悉,马伊纳克水电站项目是哈独立以来自主设计建设的首个大型水电站项目,水电站计划安装两台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10.27亿度,项目投资总额为2.5亿美元,其中0.5亿美元由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承担。其余2亿美元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在这2亿美元的国际商业融资中,有来自欧洲和日本的7家银行参与竞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最终获胜,同时还为中国企业争取到了工程总承包权。

哈总理艾哈迈托夫在不久前举行的关于马伊纳克水电站建设问题的政府工作会议上说,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巩固哈中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哈方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在今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正式签署该项目的贷款合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代表赵建平向媒体介绍说,马伊纳克水电站项目是中哈两国在非矿产资源领域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也是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立以来,银联体成员行之间的第一笔大型联合融资项目,该项目对中哈经济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的合作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完)

黑龙江电网外送能力增强工程投运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黑龙江西部电网外送能力增强工程中配置的安全自动装置结束了为期16天的试运,正式投入系统运行,自此西部电网外送极限由80万千瓦增加到135万千瓦,冯大断面外送极限由130万千瓦增加到150万千瓦,基本解决了黑龙江西部电网的窝电问题。

近年来,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电力资源富余省份,黑龙江的电量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受大区联网后系统稳定问题困扰,黑龙江电网存在省间南送能力偏低,西部网外送能力不高,以及中、西部网内主力电厂“窝电”等问题,使电力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影响了当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与我国南部地区电力吃紧形成强烈反差。

2005年末,在对电网安全分析采用大扰动试验确定新负荷模型和部分机组励磁实测参数基础上,东北电网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力公司联合对黑龙江西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外送能力增强应采取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

2006年初,黑龙江网、省两级调度部门协调组织齐齐哈尔超高压局、哈尔滨超高压局、齐齐哈尔电业局、大庆电业局、新华电厂、尼尔基电厂等多家单位共同落实了西部电网外送能力增强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更改13条220千伏线路CT变比、在哈大断面、冯大断面新增8套振荡解列装置、重新计算并调整西部电网稳控装置的控制方式等工作。

我国核电在“升温”中呼唤自主

据新华社信息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的一系列迹象表明,核电发展正在我国“升温”,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秦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开工等等。我国将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加快建立比较完整的自主化核电工业体系和核电法规与标准体系。

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从“九五”期间的“适度”发展到“十一五”期间的“积极”发展,“两字之变,反映出我国核电发展战略的变化。”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全国已经为核电项目勘探出100多处厂址,涉及20多个省、自治区。对核电项目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中西部省份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从以前的质疑观望到积极争取项目,核电在我国的发展正迎来它的春天。

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今后15年平均每年要开工建设二三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康日新对此表示乐观,“考虑到核电站的建设周期较长,短短的十多年内,要从目前的不到1000万千瓦发展到4000万千瓦,必须在‘十一五’期间尽快审批建设一批核电项目。”

自主创新是核工业的灵魂。中核集团公司抓住设计这个首要环节,已经打出了“CNP”这个自主化核电品牌,形成系列产品。康日新说,“我们已经建设了11台核电机组共870万千瓦,真正国产化、能称得上‘四个自主’的只有3台机组。尽管引进了8台核电机组,但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外国人从来都不卖给我们。现在,国际招标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迟迟没有结果,影响谈判进程的一大阻碍正是技术的转让。对此,我们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并做了相应的技术和人员准备。今后,我们将继续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核电知名品牌。”

此前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前副总干事、著名核能专家钱积惠建议,我国应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正式启动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项目,按正式程序立项,纳入计划。“时间紧迫”,他认为只有这样,我国才可能完成规划。

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成为核电发展的主旋律。在规划未来15年我国科技蓝图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目前通过国家核安全局预审的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站——CNP1000,是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发展的过渡环节。康日新说,“作为这一重大专项的责任人,我们将尽快组织力量加以研究。”

河北省电力公司将增加网外购电力度

据新华社信息 从河北省电力公司获悉,针对今年河北省南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较大的情况,河北省电力公司将增加网外购电力度,以缓解供用电矛盾。

河北省南部地区是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农业灌溉对电力的依赖程度逐年提高。据统计,河北省南部电网区域今年一季度的最大电力需求已经达到1278万千瓦,电力短缺123万千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和网内装机容量不足的矛盾,河北省电力公司南网一季度增购电量两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4月份,河北省电力公司继续通过网间电能交易增购50万千瓦电力,以满足用电需求。

据预测,今年夏季,河北省南部地区电力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河北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电力供需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和外购电力度,切实落实需求侧管理各项措施,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需要。(张潇友)

农业银行授信广东核电600亿元

据新华社信息根据合作双方日前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将在“十一五”期间向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等值于6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信用额度。

据介绍,这些信用额度将用于支持广东核电集团及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的核电建设和运营。另外,双方将在融资、担保、结算、代理、理财、现金管理和其他各类中间业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农业银行行长杨明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农业银行将依托资产规模、科技、网络、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广东核电集团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银企共赢。

农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资金实力不断壮大,业务领域逐步拓展,服务手段日益完善。目前,农业银行在同业中拥有最多物理网点、最大电子化网络、最多客户服务人员和最广泛客户群体。

广东核电集团是我国两大核电生产企业之一,注册资本102亿元,总资产57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十一五”期间,广东核电将在辽宁大连、福建宁德等地建设核电项目。

我国首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开工扩建

据新华社信息 作为我国首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2号机组28日在浙江海盐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扩建工程3号、4号机组同时开工。

专家指出,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商用核电机组已经发展成熟,我国已具备批量建设的条件和能力,核电自主化实现了重大跨越。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九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唯一一个国产化核电项目,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第一个大型商用核电站。

秦山核电二期1号、2号机组建成发电后,运行业绩优良:累计发电300多亿千瓦时,1号机组负荷因子连续三年持续增长,2005年两台机组均无非计划停机停堆;11项指标中有9项达到了国际核电站2004年的中值水平,为缓解华东地区电力紧张和环保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成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典范工程。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设计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按照“翻版加改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

“翻版”是指扩建工程的参考电站为秦山二期1号、2号机组,系统主参数与1号、2号机组一致。“改进”是指对机组性能在安全、经济和可运行维修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扩建工程的安全、经济水平将比1、2号机组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期扩建工程的开工,不仅仅是增加了13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国人对核电国产化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说。

五六年后,扩建工程建成时,秦山二期核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约180亿至200亿千瓦时,将与秦山一期、三期核电站一起构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核电生产基地。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11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870万千瓦。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据新华社信息 4月28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国家竣工验收暨扩建工程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兴海盐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分别作出批示,向广大建设者表示祝贺,强调我国发展核电一定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竣工验收仪式并宣布扩建工程开工。

吴邦国在批示中指出,我国发展核电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培养高端技术管理人才。

温家宝在批示中说,秦山二期工程,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取得多项重大技术成果,走出了一条我国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他向核电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祝贺,并希望他们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圆满完成扩建工程,为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做出新贡献。

曾庆红在批示中祝贺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希望同志们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核电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竣工验收和扩建工程开工仪式。在听取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汇报时,曾培炎说,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加快推进核电建设,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要认真总结秦山二期等核电项目的自主化经验,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继续发展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推动新一代核电站建设,不断提高核电在全国电力结构中的比重。要以我为主,加强中外合作,搞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努力实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自主化,早日形成批量化建设中国品牌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

曾培炎强调,核电建设和运行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建设世界上最严格的核安全体系。认真总结国内外核电发展经验,汲取事故教训,消灭事故隐患。高度重视核安全教育与培训,严肃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加强核应急系统建设,完善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健全核电发展保障体系,提高核燃料供应、核电综合服务、核技术人才的保障能力。他希望广大核电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核电大国做出新的贡献。

康日新:我国核电应该走自主创新道路

据新华社信息 我国第一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于4月28日正式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扩建工程同时开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认为,我国核电应该走自主创新道路,发展自主设计二代改进型机组,并向三代核电技术进军。

秦山二期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成功建成和运行,使中国核工业集团自主核电品牌——CNP600成为一个逐渐为核能界所认知的品牌。康日新说:“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发展百万千瓦级核电站CNP1000,力争塑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国产核电品牌。”

秦山一期核电站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核电站的历史;秦山二期核电站使我国跨上了自主发展核电的新平台,是中外核电站的优化集成,是核电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秦山三期核电站是和加拿大合作的项目,建造了一个在世界上排名第五的核电站,一个建造周期最短、运行业绩优良的核电站。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核电之路,是“三条腿走路”:技术引进,“翻版加改进”,自主设计二代改进型。“翻版加改进”主要是为了应付当务之急;技术引进是为了高起点;真正走我国自主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只有第三条路线——自主设计二代改进型机组,并向三代核电技术进军。

“十五”期间,我国在核电建设上投入约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设备制造费用约500亿,基本上都被国外公司拿走了。康日新说,历史告诉我们,我国核工业不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基础研究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大型企业必须要搞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