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十一五”福建将走出“电荒”时代

发布时间:2006-02-13 浏览次数:

三峡工程三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新华社信息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蒲海清日前说,三峡工程自2003年顺利实现蓄水、通航和发电三大目标,圆满完成二期建设任务,全面转入三期建设以来,三峡工程又取得重大进展。

蒲海清说,三峡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到2005年底,已累计完成静态投资近430亿元(超过概算90%)。左岸大坝已全线达到185米高程,左岸电站14台机组(980万千瓦)比设计提前1年全部投入运行;右岸大坝浇筑高程已达到160米(超过计划2米),未发现裂纹和质量问题,右岸电站机组埋件安装全面展开,地下电站主厂房、尾水洞等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据介绍,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也在顺利推进。三峡至常州、三峡至广东直流输电工程已投入运行,三峡至上海直流工程和右岸电站送出线路建设有序进行,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互联电网建设的步伐。到去年底,输变电工程已累计完成静态投资近250亿元(超过概算80%)。

与此同时,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能已初步发挥。2004年汛期枢纽工程首次发挥了拦洪错峰功能,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度汛压力;左岸电站发电累计已达1000多亿千瓦时,大大缓解了华中、华东、广东等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库区航运条件大大改善,三峡船闸通过能力逐步提高,2005年过闸货运量约3000多万吨,过闸客运约200多万人次。与此同时,重大装备国产化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

据了解,今年9月底、10月初,三峡工程将实现三期156米蓄水目标。从现在开始,三峡工程三期库底清理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完)

黑龙江“十一五”期间将建统一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到“十一五”末,黑龙江省将建设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省内骨干网架,以220千伏电网为地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全省统一电网,为黑龙江省经济腾飞提供优质可靠电能。

据悉,按照黑龙江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10%以上。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建设六大工业基地,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进一步促进用电量增长。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在5.7%以上,2010年将达到733亿千瓦时。

另悉,黑龙江制定建设全省统一电网的目标是按照电网建设既要满足省内用电需要,又要满足“北电南送”的需要,同时兼顾从俄罗斯进口电力的需要的功能定位制定的。

世界首条电力“超级高速”云广直流输电工程将开工建设

据新华社信息 世界上首条电力“超级高速”、第一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直流工程计划在今年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上报发展改革委等待核准。

2月10日,南方电网公司举行了云广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合同签字仪式。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多的研究,±800千伏直流输电的主要技术已基本掌握,云广直流工程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计划在今年开工建设。该工程将在2009年6月实现单极投运,2010年实现双极投运,设备自主化率将达到60%。

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800千伏直流输电的运行项目。云广±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南方电网“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里确定的西电东送“两直两交”输电通道中的一条(其它三条为贵广二回直流、贵州第二个外送交流和云南第二个外送交流工程),额定输电容量500万千瓦,主要输送云南小湾、金安桥水电站的电力到广东的负荷中心。

据介绍,云广直流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相关设计技术和科研项目研究已基本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六项支持性研究报告也全部编制完成,其中五项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土地预审工作基本完成;工程的预初步设计和换流站设备功能规范书已经编制完成,正在组织评审。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说,云广±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合同的正式签订,标志着云广±800千伏直流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该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根据南方电网的特点、西电东送的需要而建的,是南方电网公司坚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更大规模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南方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把南方电网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做强做优的一项重大举措。

袁懋振认为,这项工程的进行,不仅促进南方电网的发展,促进西电东送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国电力工业的设计水平,以及电力工业设备的制造水平,是我国输电工程的一个跨越。

2月10日,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四方举行了签约仪式。据了解,2005年11月,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研究该项目后,认为该项目应尽快立项、加快开工。

“十一五”期间海南电力需求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态势

据新华社信息 从海南电网公司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海南省电力需求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态势。到2010年,有望实现全社会需电量和最大发电负荷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十五”期间海南省电力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社会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高达15%左右,发电量、售电量、电网主网架规模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

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李强表示,预计“十一五”全社会需电量年均增长15.5%,到2010年达175亿千瓦时;电网最大发电负荷年均增长14.9%,到2010年将达260万千瓦。5年内,海南电网建设计划投资将达92亿元,比“十五”增长一倍多,主网架在现有环网运行基础上,到2010年将加强为“日”字型坚强结构,建成一个适度超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数字化电网。同时,随着2007年海南联网工程的建成投产,海南将结束“电力孤岛”的历史。

今年海南省预计售电量将达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最高发电负荷达150万千瓦,同比增长21%。拉动用电需求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用电“巨无霸”实华炼油将在今年6月份投产,年底将形成约4亿千瓦时的电力需求,拉动电量增长约6个百分点。此外,一批去年投产的大中型项目将呈现出用电需求攀升的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上半年海口电厂“大代小”机组投产前及下半年用电高峰期,海南省电力供应面临一定压力。此外,随着海口电厂33万千瓦技改机组的投产,海南电网“大机小网”问题更突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的挑战。海南电网公司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全省安全供电。

辽宁省将建设直通俄罗斯受电工程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电网公司近日披露,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将于今年着手进行俄罗斯至辽宁跨国直流输电工程的可研工作,这是继国家电网公司与蒙古国中央区域电网公司签署中蒙能源合作备忘录之后,东北电网对外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又一个大动作,这将有效保障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的用电需求。

据介绍,2005年,辽宁的经济增长使全省社会用电量达到1110.6亿千瓦时,省电力公司净受入电量235.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82亿千瓦时。在新增受入电量中,绝大部分来自东北电网提前半年投产的哈合二回500千伏线路和电网内部挖潜,从而确保了辽宁省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需求。

随着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用电量将不断增加,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规划东北电网发展,积极开拓国际能源市场就成为当务之急。2006年,东北电网除继续保证辽宁的用电需求外,将着力抓紧多项重点工程的竣工投运,完成对辽宁鞍山、吉辽省间四回、霍通沙等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通过核准,保证“十一五”电网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峡电站累计发电达100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10日上午说,截至2月10日10时,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为缓解我国电力紧张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峡电站已投产装机容量980万千瓦,相当于全国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的十分之一。三峡电站加上已并购的葛洲坝电厂,一天能发电2.4亿至2.5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实际消耗电量的二十分之一。

三峡电站分左岸、右岸电站分期建设,分别安装70万千瓦发电机组14台、12台,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2003年7月10日,三峡工程首台发电机组2号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左岸电站14台70万千瓦机组到去年9月16日全部投产发电。目前右岸电站已进入装机阶段,计划2007年开始并网发电。

三峡电站到2005年底比原投产计划增发电量380亿千瓦时。三峡左岸电站提前一年全部投产发电,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右岸装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十一五”福建将走出“电荒”时代

据新华社信息 福建省经贸委表示,“十五”时期严重困扰福建经济发展的电力紧缺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预计“十一五”期间福建将走出“电荒”时代。

福建是水电大省,全省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6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电在全省电力供应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此影响,全省有近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要“靠天吃饭”,一旦遇到旱灾,电力供应就会出现较大波动。2003、2004年,福建均遭遇严重旱灾,水力发电大幅下降,造成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十五”期间,福建成为我国缺电最为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一,一遇用电高峰,就不得不通过拉闸限电等措施来缓解用电紧张形势,严重的缺电也使福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改变电力供应结构单一的问题,“十五”后期福建省加大了电力结构调整的步伐,新上了一批火力发电项目。据统计,5年来福建省新增发电能力680万千瓦,目前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720万千瓦,预计到2006年底电力装机总容量将超过2100万千瓦。据测算,2006年福建省用电将保持11%的增幅,全社会用电840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将出现盈余。

国电集团将增40万千瓦风电规模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龙源电力集团公司表示,2006年将新增40万千瓦风电规模。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全资企业,拥有国电集团主要的风电资产。

龙源电力规划,到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700万千瓦,明确在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东南沿海建设6个百万级风电基地。届时,在国电集团发电总装机容量中,风电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提高到4%。

尽管目前风电与火电等常规能源相比在成本上还处于劣势,但龙源电力人士表示,公司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加快发展。

该人士表示,公司将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截至目前,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已同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等12个地区的政府签订多个风电场开发协议,预计开发容量300万千瓦,其中2006年将开工建设50万千瓦的项目。

同时,公司将用3-5年时间在一些风能资源丰富区,采用新疆金风科技生产的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发建设约80万千瓦的国产化示范风电场。此采购框架合同已于近日签订。龙源电力也积极参加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的竞争,相继取得了江苏如东15万千瓦和吉林通榆20万千瓦等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开发经营权。

目前,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风电开发投资公司,拥有风电运行装机容量41.6万千瓦,23个风电场遍布国内10个省区,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40%以上。

湖北“十一五”将投资280亿元建设武汉城市圈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 今后5年,湖北将投资280亿元用于武汉城市圈电网建设,以确保这一地区的用电需求。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这一区域以该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提供了该省六成的国内生产总值。

据湖北省电力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加快,工业迅猛发展,成为湖北省用电负荷最密集的地区,2005年用电量达450亿千瓦时,占全省用电量的57%,最大用电负荷860万千瓦,占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的65%。今后5年,武汉城市圈用电需求年增长将达到10%,高出全省平均增幅的1.7个百分点,到2010年用电量将达到720亿千瓦时,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380万千瓦。

为了缓解武汉城市圈的用电压力,根据湖北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后5年,湖北将投巨资在武汉城市圈建成500千伏鄂东受端双环网,新建咸宁、汉口、黄冈、武东等4座500千伏变电站和新建新洲开关站,扩建玉贤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600千伏安。这些项目建成后,武汉城市圈将改变拉闸限电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