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日本九州电力计划在中国开展风力发电

发布时间:2006-01-09 浏览次数:

专家称海南有建核电站的天然优势

据新华社信息 正在海南进行专项考察的美国西屋集团前高级顾问、核电专家符扬称,海南有建核电站的天然优势。

符扬认为,核电站选址要求很高,一个省能作为核电建设选址的地点很少,可以说是千里挑一,拥有适合建设核电站的地点,就等于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海南岛有一些好的适合建核电站的地点,一定要保护好,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核电站建设好。

从核安全的观点考虑,核电站选址必须是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对于可能发生的外部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与实施应急措施及有关外围地带的人口密度、分布及其他特征、核电厂正常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等问题重点加以研究、考虑。

据悉,法国核电站选址遵循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经济四项准则。我国现行法规标准是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通用标准,相对法国等国的标准更加严格,在地震、防洪、极端气象、工程地质等方面提高了选址的条件。另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性也是在选址时重点要考虑的原则。

符扬认为,海南核电站选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靠海。因为核电站产生的热量巨大,所以靠近水源成为了一个重要要求,最好靠海,浩浩南海,可为未来的核电站提供源源不断的冷冻水源。一般滨海核电厂址还可通过修建大件码头,较容易解决大件运输问题。

地质条件好。地质构造较简单,地基承载力高。为了安全起见,如果核电站选址三面环山,也是很好的选择。地壳稳定性较好,没有地震或者地震小而少,其他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人口密度较低。占用耕地少,不存在大量移民的问题,不存在核事故应急时难以隐蔽和撤离的特殊人群,周边交通、通讯条件较好。

环保条件较好。海水有一定深度,一般10米以上即可;滩涂广,有利施工场地安排。

“十五”期间华东电网新增装机容量4166.6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十五”期间,华东电网电源建设投资迅猛,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积极应对,电网建设成就显著。据统计,“十五”期间,华东电网新增装机容量达4166.6万千瓦,相当于全国前50年装机容量的总和。目前,华东四省一市全社会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10847.4万千瓦。

按照经济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华东电网公司积极应对电源建设,重点提高电网系统可靠性。“十五”期间,华东电网在500千伏电网建设方面共投资251.7亿元,共建成500千伏变电站32座,投运500千伏线路工程107个,累计增加变电容量5518.8万千伏安、线路长度8596公里。

截至2005年底,华东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54座,变电容量7607万千伏安,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00%和105.4%;500千伏线路14553公里,线路164条,分别比“九五”增长136%和167.9%,继续保持全国最大跨省(市)区域电网的地位。

据悉,“十一五”期间,华东电网计划投资518亿元,重点建设13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2005年1-11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逾921亿元

据新华社信息 为了有效缓解近年来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加大了投资力度,电网建设与改造共投资921.57亿元,共建成电力线路12333公里,总变电容量超过6226万千伏安,投资规模和开工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国家电网负责人指出,近几年来,电力持续供应紧张的形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电网采取加快电网建设、提高输电能力、加大跨区电力交换等措施努力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尽管如此,我国的电网状况仍不容乐观,电网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弱在两端:一方面特高压电网尚未出现,跨区跨省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受限;另一方面城市配网欠帐较多,影响安全可靠供电。

针对电网薄弱的情况,这位负责人指出,能源分布不均衡和消费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必须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电网跨区送电的功能,采取多项措施加快电网规划和建设,解决电网网架两端薄弱的问题。

内蒙古政府拨付10亿元发展壮大电力工业

据新华社信息 从内蒙古电力公司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从北方联合电力公司股权转让收益中拨付10亿元给内蒙古电力公司,其中8亿元用于补充电网建设资本金,支持煤矿双回路供电建设,2亿元用于支付电力公司分离办社会的改革成本。

2005年国家对煤矿生产出台特别规定,要求2006年6月前煤矿必须完成双回路供电。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191个煤矿中90%以上不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这10亿元资本金的注入,将使内蒙古电力公司下一步经营压力得到缓解,融资能力增强,保障电网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大唐集团投资15亿元开发新疆水电

据新华社信息 据《乌鲁木齐晚报》报道,国内500强企业之一的大唐集团,欲投资15亿元开发新疆呼图壁县水电资源,目前呼图壁县相关部门和大唐集团正对开发事宜进行协商,预计今年部分项目可开工建设。

新疆呼图壁县境内有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为4.87亿立方米,全县平原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为2.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约1.2亿至1.5亿立方米。

大唐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

日本九州电力计划在中国开展风力发电

据新华社信息 日本九州电力、住友商事、以及在内蒙古开展电力业务的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日前签署了有关在内蒙古开展风力发电业务的可行性调查协议。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九州电力将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有稳定风力资源的赤峰市安装风力发电设备,目前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加紧调查,风力发电规模与投资额尚未明确。

九州电力在2005年6月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署了交流协定,加紧构筑在中国的业务基础。该公司将通过与大唐的合作积累风力发电的经验。

四川一座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南桠河冶勒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据新华社信息 据悉,四川一座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南桠河冶勒水电站已于近日全面投产发电。

冶勒水电站的大坝和厂房分别位于凉山州冕宁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境内,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于2001年4月开工,该电站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导流、泄洪、放空”三洞合一的“泄流洞室”复杂结构;二是其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高124.5米,是亚洲同类型大坝中已建成的最高大坝;三是电站调节库容为2.76亿立方米,除了可以将丰水期的水蓄到枯水期发电使用,还可将头年蓄积的丰沛雨水留到来年发电。

我国电力供需矛盾有望在2006年进一步缓解

据新华社信息 随着电力建设快速增长和电源项目陆续投产,2005年底我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2006年起电力供需矛盾有望进一步缓解,但季节性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仍将存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十一五”电力供需形势的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电力投产6660万千瓦,其中水电920万千瓦、火电5600万千瓦、核电100万千瓦。预计2006年全国电力投产7260万千瓦,2007年投产6640万千瓦,届时全国发电装机将超过6.4亿千瓦。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稳步发展,用电负荷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从今年开始增速将有所回落。2005年在电价上调和控制高耗能产品措施实施后,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势头受到遏制,高耗能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用电负荷增长开始趋缓。据了解,宁夏、贵州、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等地区的很多高能耗企业亏损甚至停产。

据发展改革委的预测,2006年华东、华中电力装机将略有富余,东北、西北基本平衡,南方、华北的一些地区尚有一定缺口。2007年以后,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除少数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将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此外,随着发电装机不断增加,以及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和鼓励节能降耗等政策的实施,从2005年起,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回落,全年预计在5800小时左右,2006年将进一步回落到5300小时左右。

内蒙古开通第三条向蒙古国送电通道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策克口岸至蒙古国南戈壁省那林苏海图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这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向境外送电的一条电压等级最高的电力外送通道,至此,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开通3条向蒙古国送电的通道。

据介绍,这项跨国输电工程自2005年10月8日开工建设,新建35千伏变电站一座,架设线路52千米。

内蒙古在我国首开跨国输电先河,1994年8月27日,由二连浩特口岸通向蒙古国扎门乌德市的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入运行,10年间已累计送电5114万千瓦时;2004年4月18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珠恩嘎达布口岸到蒙古国东方省毕其格图口岸的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入运行,年供电2.2万千瓦时。

我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实现安全运行100天

据新华社信息 从西北电网公司兰州输变电运行工区获悉,自2005年9月26日投运至2006年1月4日10时03分,居世界海拔最高的我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的兰州东变电站安全运行100天,实现第一个百天无事故记录,运行总体稳定,功率输送正常。

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一个75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750千伏是目前国际上商业在运的最高电压等级。我国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在目前世界上同级工程中海拔最高。工程本期线路长141公里,投资概算10.9亿元,变电总容量为300万千伏安。据介绍,该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加快开发黄河上游的水电项目和陕北、宁夏等煤电基地的项目,水火“打捆”,实现电力外送,推动我国“西电东送”北通道的建设,是西北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对提升我国输变电设备技术和制造水平,推进输变电设备的国产化和促进我国电网发展,积累电网建设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

据介绍,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内首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创造了多个之最:是国内目前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填补了我国5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空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海拔在1735米至2873米。整个工程处于高海拔、时有沙尘暴、强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加上湿陷性黄土等不利地质条件,建设难度很大;是我国自己第一次设计、第一次建设、第一次设备制造、第一次运行管理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变电工程;工程关键技术研究29个子项目,全部为我国独立自主完成,为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设、运行等提供了技术保证。这些科技成果,全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第一次制定750千伏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及验收等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近20项,全部列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我国第一次进行750千伏电压等级系统过电压、高海拔设备外绝缘及电晕特性等试验。在工程系统调试中,达到了技术设备参数的计算与现场试验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我国已掌握了750千伏电压等级的关键技术;我国第一次自己研制生产的750千伏变压器、电抗器、控制保护系统、铁塔、导线、金具等,标志着我国电工制造业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我国首次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采用六分裂扩径导线;750千伏变电构架采用联合钢管格构式构架,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设计使用,不仅美观,而且安全可靠,还节省了钢材用量;是我国第一次建设750千伏变电站和750千伏输电线路。

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力争2010年全面完成

据新华社信息 据了解,承担乌江水电开发任务的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力争到2010年全面完成乌江梯级水电的开发,建成装机容量850万千瓦以上;到2015年公司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真正建成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

2005年,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装机容量64.5万千瓦,目前乌江渡增容、东风电站增容和扩机工程全部完成。

继洪家渡、引子渡电站建设和乌江渡发电厂扩建之后,索风营、构皮滩水电站相继开工。同时乌江思林、沙沱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2005年随着索风营水电站实现投产,乌江开发累计增加装机容量180万千瓦。

据悉,乌江流域已建成或投产发电的项目,在质量、进度上均得到国内权威机构肯定,为我国流域水电开发积累了成功经验。

南昌“十一五”期间将投资88亿元打造坚强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 南昌市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在南昌通过华中电网有限公司主持的评审。根据该规划,南昌城市电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将投入88.18亿元,建设和改造一大批电网设施,以满足南昌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用电增长的需求。

目前,南昌电网存在着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城网局部容载比偏低,部分设备重载运行,架空线路老旧设备较多,农网设计建设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等主要问题。根据预测,到2010年,南昌市供电量将达到126.5亿千瓦时,电网最大负荷达303.4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3.8%与14.3%。

为了适应南昌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用电需求新形势,规划提出的南昌城市电网发展目标为:加快城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提高供电性能指标,跻身国内先进水平;淘汰高耗低效设备;积极提高电网与营销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评审会通过的规划方案,在“十一五”期间,南昌电网将新增500千伏变电站1座,开关站1座,新增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变电站10座,新增变电容量315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4座,新增变电容量307.8万千伏安。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南昌市电网建设所需资金总量估算为88.18亿元,其中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与中低压配电网投资比重分别为:16.9%、21.5%、19%和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