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南方电网:建“大通道”保“西电东送”通畅无阻

发布时间:2005-12-31 浏览次数:

国内首部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出台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系列技术专著30日正式发行。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输变电工程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的专题著作,专家称,这将使国电公司11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从“随意裁剪”向“成衣定制”转变。

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11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内首次系统开展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其设计深度满足了电网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涉及范围广泛,经济效益明显,是我国电网标准建设的重大突破。据悉,如此大规模的典型设计工作在国内是第一次。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指出,预计未来15年,我国将需要新增装机5亿千瓦以上。面对持续增长的电能输送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压力,我国电网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必须实施集约化管理,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

我国传统的电网工程设计是针对工程具体条件单独进行设计,存在建设标准把握尺度不统一,设备形式多,设计、评审耗时长,建设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目前电网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建设规模大的要求。

据刘振亚介绍,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设计原则。推广应用典型设计,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土地占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为电网规划、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集中规模招标等工作的开展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河南房城220千伏变电站投运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河南省第100座变电站——220千伏房城变电站在驻马店市遂平县竣工投运,这标志着该省已成为全国第五个拥有100座变电站的省份。

据了解,220千伏房城变电站工程总投资7196万元。该工程从今年1月9日正式破土动工,11月27日竣工;并全部选用国产设备,送电一次性成功。

西北电网首台光纤通道保护装置运行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西北电网第一台光纤通道纵差保护装置和RCS-925A线路远跳保护装置,在宁夏固原至甘肃西峰330千伏线路上安装投入运行。

光纤通道纵差保护是利用光缆作为线路两侧保护信息传递的通道,与目前线路多用的高频保护装置相比,光纤通道纵差保护具有光信号传递速度快、时间延迟短、抗变电所电磁干扰能力强、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宁夏固原至甘肃西峰330千伏线路全长150公里,其中大部分线路经过重霜冻地区,秋冬季雾凇、霜雪、冰层覆盖输电线路,使得高频通道衰耗增加,造成高频通道异常,从而影响保护正确动作。这台光纤通道纵差保护在固西330千伏线路上的成功运行,弥补了高频保护的不足,提高了该线路的保护水平和安全可靠性。

福建与华东电网累计置换电量超12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从福建省电力公司获悉,自与华东电网联网以来,截至12月28日福建与华东电网累计成功置换电量120.01亿千瓦时;其中,福建向华东送电99.07亿千瓦时,华东向福建送电20.94亿千瓦时。2005年,福建向华东送电近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0%;其中,7-9月迎峰度夏期间,福建向华东送电日均达742万千瓦时左右。

据了解,连接福建与华东联网的两回500KV联络线分别于2001年11月和2003年1月投产,实现了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之间的电量置换。借助这两回联络线,2003年迎峰度夏期间,福建共向安徽等省购进电力约2.9亿千瓦时,有力缓解了当时电力紧缺的状况。

重庆三江口水电站即将动工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从重庆彭水方面获悉,重庆“泽渝”水利工程项目——彭水三江口水库水电枢纽工程,将于月底全面动工。同时,水库内装机3万千瓦的水电站主体工程,也将启动建设。

据介绍,三江口水库,总库容6770万立方米,年供水将达到2531万立方米,可解决保家工业园10万人的生活用水及园区的工业用水。据悉,这是彭水县第一个中型水库,也是全国重点扶贫项目。而其中装机3万千瓦的水电站,总投资2.5亿元左右,年发电量将达到1.12亿千瓦时。

据项目业主三江口水电公司介绍,预计该工程将在2007年上半年投产发电。届时,所发电除了直接搭上国家电网公司,输送到重庆外,还将有部分电量解决彭水当地供电紧张的局面。

我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随着中国神华能源集团公司浙江宁海二号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正式投产,我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

记者29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中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庆典仪式上获悉,近几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处于较快发展阶段。2003年电力工业新增装机3480万千瓦,2004年新增装机5100万千瓦,今年新增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预计2.4万亿千瓦时。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及年发电量保持世界第二位。

据介绍,在投产一大批大容量、高参数大机组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注重转变过去粗放型生产方式,向节煤、节水、低排放、高效率、环保型发展。随着产业技术升级,全国火电厂单机容量由10年前的10万千瓦、20万千瓦为主,上升到现在的30万千瓦、60万千瓦为主。到2005年底,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装机总量的42%。作为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我国的水力发电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04年9月,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占当时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5%,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得到了应有重视。预计“十一五”期间,大机组及核电、风电的比重还会有较大提高。

陕西第二条南北电力大动脉投运

据新华社信息 330千伏延榆神二回输变电工程12月28日带电投运成功,标志着贯通陕西省南北的第二条电力大动脉——超高压电网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

据介绍,该工程总投资7.5亿元,由陕西电力设计院设计,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330千伏延榆神输电线路途经延安安塞、榆林靖边、横山及榆阳、神木等市县区,线路长度约347公里,新建段长度约345.96公里,按单回路架设,线路计划组立铁塔786基。

南方电网:建“大通道”保“西电东送”通畅无阻

据新华社信息 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5省(区)的南方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将快速建设电网“大通道”,确保“西电东送”畅通。

记者从此间举行的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目前南方电网主骨架已形成“六交三直”九条大通道,西电送广东装机容量达到1088万千瓦,南方电网5省区电源装机容量达到8682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294亿千瓦时,电网供电“卡脖子”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将启动特高压输电项目,新建西部至广东负荷中心的直流输电通道2回、交流输电通道2回,西电送广东容量在“十五”的基础上新增1150万千瓦。2010年,5省(区)电源装机容量达到14748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711亿千瓦时。各省(区)电网与负荷、电源同步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骨干网架,保证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

2010年后,南方电网将逐步调整电源结构,增加水电比重,结合西部能源资源特别是澜沧江、乌江、金沙江、怒江等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高“西电东送”送电量,还将推进南方电网与东南亚联网工作,建成东西贯通、南北互联的大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