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江西萍乡将投资5亿元建造首座500千伏变电所

发布时间:2005-11-23 浏览次数:

南方电网将建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工程

据新华社信息 2010年前,南方电网将建世界上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南至广东的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目前项目技术方案已递交有关部门审查,计划于2009年第一极投运,2010年双极投运。这是记者从南方电网“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上获悉的。

对于直流输电,一般将±100千伏以上的统称为高压直流输电,将超过±600千伏的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特高压直流输电(±800千伏)的运行项目。云广±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南方电网特高压输电网络规划方案在“十一五”的实施,是南方电网云电送广东的主要输电通道,主要输送云南小湾、金安桥水电站的电力到广东的负荷中心。

据电力专家介绍,特高压输电技术主要优点有三:一是电压等级高,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损耗;二是送电容量大,可以充分发挥规模效益。规划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电容量多达500万千瓦、640万千瓦,相应的直流额定电流将达到3125安、4000安。三是送电距离远,远达1500千米,甚至2000千米以上,可以适应远离负荷中心的巨型水电站的开发。

11月中旬,来自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的专家,对该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研讨。专家认为,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方案技术可行,工程建设已具备条件,工程投资合理。据了解,云广直流将以我为主,设备国产化率达到60%。

“十五”期间,南方电网的规模、用电量大约翻了一番,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五年里,两广、云贵、海南这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4.0%,2005年预计达到4344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1.89倍。网内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72%,2005年装机总规模达到9090万千瓦,是2000年的1.58倍。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要建设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贵广第二个交流输电通道、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两交两直”主网架,至2010年,使西电送广东形成“八交五直”输电大通道。

同时南方电网网架将向大湄公河流域延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从2007年1月开始,南方电网通过220千伏线路向越南北部六省供电,与老挝、缅甸、泰国以及港澳地区的电力合作也在积极推进当中。

孪井滩-腾格里-营盘水输变电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据新华社信息 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电业局投资修建的孪井滩-腾格里-营盘水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目前全面进入实施阶段。该工程的建设将结束阿拉善左旗营盘水地区由甘肃省电网供电的历史,也将使得阿拉善盟地区全部接入蒙西电网。

孪井滩-腾格里-营盘水110KV输变电工程计划新建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座,线路总长114公里。该工程在将阿拉善左旗营盘水地区接入蒙西电网的同时,通过提高该地区供电电压等级、改善供电条件和质量,将为阿拉善左旗腾格里精细化工园区的经济发展及孪井滩、营盘水地区的农业开发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带动整个阿拉善左旗南部地区的发展。目前,孪井滩、腾格里、营盘水3个110KV变电站的土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孪井滩-腾格里-营盘水110KV输电线路工程勘测也在加紧进行中。

华东电网建设步伐加快

据新华社信息 “十五”中后期,随着华东地区电源建设步伐加快,华东电网也相应地加快了建设步伐,尽最大可能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

据华东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华东电网近年来克服了过江资源少、线路走廊和变电所征地难、建设工期紧张等一系列困难,完成了一批500千伏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工作,华东电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福州-双龙线路的投运,使福建电网的可靠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为保证丰水期福建电力的送出以及调剂余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华东电网核心网架的长三角地区两个跨省市的主环网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目前除安徽繁昌-浙江瓶窑线路为单回线外,环网均为双回线结构。此外,华东电网跨大区联网能力也显著增强。葛洲坝-南桥直流工程的改造、龙泉-政平正负500千伏直流工程的投运,均加强了华东电网与华中电网的联系,向华东输送三峡电力,缓解了华东电网的用电紧张局面,并且联网效益显著。以华东核心网架为依托,华东各省市还逐步完善了自身的500千伏网架。上海已形成500千伏双环网;江苏开辟了500千伏过江第三通道,苏南形成从常州-苏州两个西电东送500千伏通道;浙江建成钱塘江过江第二通道,加强了浙南电网与浙北电网的联系,而浙南沿海大通道的建成,又为浙江沿海电源的电力送出创造了条件;安徽电网进一步加强了与华东住网的联系;福建沿海链式结构大通道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江西萍乡将投资5亿元建造首座500千伏变电所

据新华社信息 江西省萍乡市首座500千伏变电所将落户上栗县彭高镇韶陂村。500千伏变电所是我国目前运行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韶陂变电所的建立将填补萍乡无500千伏变电所的空白。

据了解,8月2日实测萍乡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50万千瓦,全天用电量达到916万千瓦时,创下了萍乡市同期历史最高值。而萍乡市的跑马坪、五陂下两个220千伏变电站即使满负荷运行,再加上萍乡电厂2×125MW机组满发,也只能勉强满足当前萍乡用电量的需求。考虑萍乡工业发展用电激增的实际及“十一五”规划要求,建立500千伏变电所势在必行。

从9月份开始,有关部门就开展了选址勘察工作。经过江西省电力设计院、省发展改革委等单位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韶陂村被最终确定为建所地址。据悉,该项工程计划2006年开工建设,2007年竣工投入使用。预计投资约5亿元,占地面积为8公顷左右。

专家指出,韶陂500千伏变电所的建成,还将对西电东送和拉动江西经济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九大通道输电能力超过120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日前从南方电网获悉,南方电网“十五”期间建成西电东送“六交三直”九条大通道,目前输电能力超过1200万千瓦,是2000年的10倍。

据了解,“十五”期间,南方电网的规模、用电量都翻了一番,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里,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4.0%,2005年预计达到4344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1.89倍。网内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72%,2005年装机总规模达到9090万千瓦,是2000年的1.58倍。在电网建设方面,南方电网累计完成投资1326亿元,2005年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变电容量分别为2000年的2倍和1.88倍。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主网架将建设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贵广第二个交流输电通道、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电送粤交流输电工程等“两交两直”通道,到2010年西电送广东将形成“八交五直”输电大通道。

东电涉足核电设备

据新华社信息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决定与法国热蒙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东方阿海珐核泵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核电站核反应堆主回路冷却剂泵的研制工作。这是东电的第一个合资公司。

热蒙公司是法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核电设备成套供应商--法国法玛通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东电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合资公司已申领营业执照,11月底,热蒙公司将来川商谈具体合作事宜。

据悉,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8500万元人民币,双方均以现金方式投资入股,各占50%股份。合资公司将从事核电站主回路冷却剂泵的设计、制造、检测、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提供相关备品、备件业务。合资公司计划2007年建成投产,目标是在四川建立反应堆冷却剂泵的设计、制造基地,并在引进主泵关键设备技术后,逐步实现合资产品的本地化制造,最终独立为我国核电站提供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核电主泵产品。合资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至8套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主泵。

业内人士指出,核电主泵是核电站核岛的核心设备,目前国内尚无设计制造能力。该项目的合资成功,标志着四川省重装产业吸引外资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四川省吸引外资工作由单纯的资金引进向技术引进与资金引进并重的转变。

目前,我国核电已从适度发展进入大力发展阶段,已建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共19台,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根据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目标要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比重将从目前的1.6%上升到4%左右,相关设备制造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中电投集团公司积极构建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框架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11月18日于西安挂牌成立,集团公司负责人宣布,公司将充分发挥西北的能源优势,在西北地区构建与黄河水电相配套的火电、气电、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框架,以落实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国家战略。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组建的五大国有发电集团公司之一,目前拥有装机容量3000多万千瓦。集团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水、火、核并举”的发展战略,不久前刚刚率先发布了核电管理制度。其西北分公司是在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中电投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炳华共同为中电投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挂牌。

据了解,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西北公司已建成投产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盐锅峡、八盘峡和青铜峡6座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31.4万千瓦。在建和筹建项目有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以及青海格尔木燃气电站和甘肃安西风电项目,规模为584.5万千瓦。公司已经确定了2010年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的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总经理夏忠说,按照集团公司对西北分公司的法人授权,在西北地区将着力发展水电、火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在继续抓好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建设,管理好现有500多万千瓦的存量资产的基础上,要加快西北地区的多种能源开发工作,力争在黄河北干流、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水电和西北地区火电、气电、风电等开发项目上有新突破,构建西北地区的新能源发展框架。

此外,我国西北地区一次能源非常丰富,煤炭远景储量约占全国一半,随着国家“西电东送”北部通道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国家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率先在西北地区建成投产,西北电力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为此,中电投集团公司将积极参与西北地区的电力开发事业,主动承担各省区的电源开发重任,优先发展大型高效的火电项目和清洁环保的水电项目,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优势,遵循节约型增长方式,为单位能耗降低20%而努力。

云南德宏州勐戛河电站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勐戛河五级电站正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勐戛河五级电站位于盈江西北部山区,系勐戛河流域梯级电站中的第五级电站,地处卡场乡境内,于2004年1月13日开工建设。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8000千瓦,属引水式无调节电站,年设计发电量1.03亿千瓦时,工程概算总投资6382.4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额163万元。

在施工期间,这个电站项目做到了严禁盗伐、盗猎珍稀动植物,自觉保护动植物,对修路、开渠、挖隧道、开采石料、建管道、厂房造成的边坡和毁坏植被按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堆放、治理并及时采取了恢复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山西省政府决定将电网建设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工程

据新华社信息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促进电网建设加快发展,及时解决电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山西省政府决定将电网建设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工程。

山西省目前是全国缺电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以2004年为例,全省出现全地区性、全年性持续拉闸限电局面,全年累计拉闸限电137027条次,损失电量17.3亿千瓦时,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电厂送出、输配电网建设速度与电源建设不同步的矛盾比较突出。2005年山西省大负荷试验期间,全省满载或过载的220千伏变电站超过20座,占变电站总数的1/3,输配电能力严重不足、电网“卡脖子”问题已成为电力供应的突出矛盾。

为此,山西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电网建设工作,按省重点工程有关优惠政策优先落实电网建设条件,积极支持山西省电力公司做好涉及电网建设项目的有关工作。因电网建设所涉及的房屋拆迁、林木砍伐、矿藏占用等补偿标准,可以参照当地市、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标准或中介机构的评估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力度,通过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结伙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案件,集中整治影响电网建设和生产秩序的突出治安问题。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加强西南水电开发

据新华社信息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加强西南水电开发,在建成投产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开工建设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锦屏水电站外送的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22日在向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举行赠送《特高压电网》一书的仪式上透露的。

《特高压电网》是国际上第一部系统介绍和专业论述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专著,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担任主编。专家评价说,《特高压电网》一书力图让读者对特高压理论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把握;对特高压电网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对国内外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技术攻关难点有一个比较准确、深入的了解。

我国是电能的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但发电资源分布和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可开发水电资源和煤炭保有量近三分之二在西部。而全国三分之二的用电负荷却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以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在发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实现煤电就地转换和水电大规模开发,再通过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将清洁的电能从西部和北部大规模输送到中东部地区。

特高压骨干网架具备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送电力的基本功能,是国家电网的重点和建设国家级电力市场的物质基础。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经济性好,适应性强。有利于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

淮河梯级水电站重点开发项目霍山郑家湾水电站开工建设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安徽省霍山县郑家湾水电站工程项目举行开工典礼。这标志着安徽省在利用淮河水力发电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项目是淮河流域太阳河梯级水电站重点开发项目,电站总投资1.39亿元,总装机容量2.8万千瓦,设计年均发电量5600万千瓦时,预计建设工期三年。

三峡电站“十一五”发电将超过360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毕亚雄说,“十一五”期间,三峡电站预计累计发电量将超过3600亿千瓦时,比原计划多发电458亿千瓦时。

三峡电站由左岸、右岸电站两部分构成,分别安装70万千瓦发电机组14台和12台,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左岸电站14台机组已于今年9月16日全部投产发电。右岸电站12台机组目前已进入埋件安装、金属结构安装阶段,预计2007年开始并网发电,2008年内全部完成安装,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全部投产发电。

三峡电站已投产装机容量980万千瓦,相当于目前全国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的十分之一。三峡电站加上已并购的葛洲坝电厂,一天能发电2.4亿至2.5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实际消耗电量的二十分之一。三峡电站到今年底累计发电将达1000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可发电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一年的用电量,今年超计划增发的电量主要输往广东。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市场供求将发生很大变化,为确保三峡电力输出和消纳,三峡总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已展开积极的磋商。

南方电力市场模拟运行正式启动

据新华社信息 我国第三个区域电力市场南方电力市场21日在广州模拟运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南方电力市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开设了年度和月度电量竞争市场。模拟运行交易电量约120亿千瓦时,以5500小时机组容量的15%电量为竞争电量。年度市场和月度市场的交易电量均按峰、谷、平三个时段分别申报。各电厂卖出报价与电网公司买入报价,在技术支持系统进行参数处理后,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排序撮合,以价差为依据,从大到小配对成交。第二阶段主要是增加市场成员和竞争电量;开展日前竞争、长期合约竞争交易,增加发电权交易、输电权交易和有偿辅助服务竞争交易等品种;开展大用户、独立配售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双边交易。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电能金融交易。此次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39台机组占南方区域现有总装机容量的17%,14家电厂和4家电网公司参与交易。

据了解,厂网分开后,南方区域电力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建立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此前,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已经试运行,华东电力市场进入综合模拟运行。

风电15年后有望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源

据新华社信息 从国内第一份有关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前瞻的报告中获悉,15年后风电可望成为国内第三大发电源。报告指出,我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将达800亿千瓦时,可满足8000万人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可减少4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俊峰表示,按目前估计的技术可开发储量计算,国内有潜力开发风电的地区,其可开发装机容量是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两倍多。

目前我国的风电目标是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2000万千瓦;到2030年,风电规模可达1亿千瓦;2050年前后,风电达到甚或超过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电力装机总容量。如果这些目标能实现,2020年之后风电可以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前两位为煤电和水电),到2050年风电则可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以此推论,到2020年我国市场将需要超过25000台大容量风机,由此推算的风电业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并新增15万-20万个就业机会。专家预计,风电的产业前景必然造就一个巨大的制造业,吸引国内外投资进入。

据了解,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有43家风电场,安装1291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4万千瓦,名列世界第十,亚洲第三。过去的三年中,我国风电装机的增长速率逐年增加。

甘肃酒泉市多项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和招标签约

据新华社信息 今年,酒泉市先后有4项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和招标签约。被发展改革委列入全国20个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玉门风电场,二期工程如期竣工,目前已装机88台,总装机容量达6.41万千瓦;装机容量为4.9万千瓦的甘肃大唐玉门风电场10月21日在玉门开工建设;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的安西风电场,已在发展改革委开始招标,明年可开工建设;玉门昌马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10月25日在兰州成功签约。

酒泉市是全国少有的风能集中区,风能总储量约有10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量为500万-600万千瓦,占全省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的60%以上。

为建成西部风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酒泉市制定了风电开发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前来投资。截至目前,酒泉市已先后与日本环保能源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签订了风机制造、投资风电、国产化风电机组试验基地项目的合作意向协议书,旨在把风电打造成为酒泉市支柱产业。

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二连北美风电园区一期工程破土

据新华社信息 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二连北美风电园区一期工程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18日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正式破土动工。

该项目由二连浩特市与加拿大埃伏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建设,二连北美风电园区由加拿大埃伏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美元,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总发电量100万千瓦以上,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单机功率为1500-3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先进的输变电技术,计划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投入使用。

据介绍,二连浩特境内风能资源丰富,建立大型风电厂的条件十分便利。二连北美风电园区项目的实施,可把绿色能源输送到京津唐地区。为绿色奥运提供充足的能源,这也将使二连浩特有望成为我国的“风电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