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明后年全国将新增电力装机1.6亿千瓦

发布时间:2005-11-17 浏览次数:

明后年全国将新增电力装机1.6亿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日前预计,明后两年我国将新增电力装机1.6亿千瓦,今年全年新增装机容量约在6700万-7000万千瓦。他还预计,受建造成本增加和一次能源涨价影响,“十一五”期间,电价将继续缓慢上升。预计2007年发电设备产量从高峰回落。

在2005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姜绍俊预计2006年我国可新增装机8000万千瓦,其中水电825万千瓦,火电7000万千瓦,核电200万千瓦;2007年全国新投产机组8200万千瓦,其中水电1360万千瓦,火电6800万千瓦,风电等其他机组55万千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今年发电设备产量将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创历史新高。明年要交货的发电设备订单仍处于高峰,预计整个电力设备制造业有望增长20%左右,但2007年发电设备产量将由高峰开始回落。目前,各制造厂订货价格已在下滑,2008年以后的订单明显不足。

甘肃省“十五”期间投入82亿元发展水电

据新华社信息 从甘肃省政府获悉,“十五”期间,甘肃省通过内引外联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类水电建设资金82亿多元。其中,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十五”期间,甘肃省2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新建农村水电站43座,总装机容量28.48万千瓦,维修及增容改造农村水电站33座,增容1.06万千瓦,建成风光互补电站10座,装机容量3814千瓦,在建农村水电站80座,总装机容量78.76万千瓦。电源建设超额完成了《甘肃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实施计划(2001-2005)》中新建农村水电站32座,装机24.07万千瓦的计划目标。

目前,23个“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人均年用电量已由基准年的150至1109千瓦时提高到达标年的420至1115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已由基准年的157至678千瓦时提高到达标年的352至847千瓦时,村通电率达到了100%,户通电率达到了95%以上,丰水期小水电代燃料户率达到了20-39%。

紫坪铺水电站发电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紫坪铺水利工程3、4号机组近日正式并网发电,同时开始发挥灌溉、供水、发电综合效益。

据介绍,紫坪铺工程是多功能开发、综合利用岷江水资源的大型水利工程。紫坪铺距离成都用电负荷中心仅60公里。电站建成后,4台机组年发电量将达34亿千瓦时,在四川电网中担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更重要的是,紫坪铺生产的电能将直供成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成都的供电紧张局面。

据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彦刚介绍,3、4号两台机组并网发电后,将通过华阳500千伏变电站进入成都环网。按照每台机组19万千瓦的设计发电能力,今年冬天至少有38万千瓦的电能主供成都市民使用,这将大大缓解成都市今冬明春供电紧张的局面。

据透露,目前1号机组正在进行安装调配,预计2号机组也将于明年3月进行安装,主体工程有望于2006年5月全部完工,1、2号机组将在明年汛期(6月)前实现并网发电,比计划工期整整提前了6个月。

“十五”期间云南省农村水电建设成效显著

据新华社信息 据云南省水利厅提供的资料,在国家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中,云南省的农村水电有了显著进步。

据统计,全省预计新增装机容量168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达641亿千瓦时,现总装机容量达443万千瓦。如今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有94个主要由农村水电供电,115个县有农村水电网,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99.56%、94.95%。有46个县开展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小水电电源95处,装机容量达56.5万千瓦,新增通电户31.3万户。

该省同时还启动了腾冲、剑川、玉龙、大姚、勐海、潞西6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试点工程,目前已解决1万多户、4.5万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在水利系统实施的34个县(市、区)的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中,完成投资13.45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9.8%;完成户表改造107万户,覆盖率达52%。现正稳步向县城电网改造和西部地区农网改造工程推进。

“十一五”期间湖南将投资600亿元建设18项能源工程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从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将重点建设18项能源工程,总投资600亿元。

这些工程包括湘潭电厂二期、岳阳华能电厂二期、黑糜峰抽水蓄能工程和长沙电厂等一批电力工程,新增装机容量350万千瓦以上,并做好东江扩机、株洲、衡阳等电厂的前期工作;突出长株潭和湘南500千伏主网架、第三期农网改造,适时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完成岳阳至长株潭、兰州至长沙等油气管道工程。加强节能降耗和新型能源开发。

江西九江计划投资27亿元打造新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 为了策应九江经济发展,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遵循“适度超前,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已经部分通过审批的九江城网“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九江市计划投资27亿元新建2座500千伏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变电站7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1座。

目前1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经立项,站址定在永修县,计划2007年投运,届时与江西500千伏主网架紧密相连,从而改变九江只有电厂单电源供电的格局,结束九江无50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到2010年,江西九江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输电网为支点,22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干的网架,确保每个县至少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两座以上的110千伏变电站。

据了解,在总投资27亿元的“十一五”电网规划中,110千伏及以下的县级电网计划投资9.4亿元,城网投资8.9亿元。未来五年将是九江电网投资规模最大、最集中、工程项目密集、结构调整幅度最大的建设时期,供电可靠率从99.82%提高到99.96%,达到一流供电网络的标准,为九江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保证。

湖北用电将在2007年从短缺转向盈余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发布的湖北省电力预测分析报告表明,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全省电力供应仍然呈现总体紧张的格局。通过电力平衡计算,2007年丰水期,湖北省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预计2007年后,湖北省将由电力短缺转向电力盈余。

据《楚天金报》报道,湖北省经济从去年开始沿着高速上升的轨道运行,大工业用电需求旺盛。今年1-9月,全省报装用电申请容量在1万千伏安及以上的大工业用户有52户,总容量为148万千伏安。特别是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建材、轻纺等行业,用电量大增。

同时,今年全省没有新的火电机组投产。根据建设进度,2006年湖北省主要有阳逻电厂三期2台60万千瓦、寺坪水电站2台3万千瓦、鄂坪水电站1台3.8万千瓦、纳吉滩3台1.7万千瓦等新机组投产。届时,电力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

2007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湖北省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但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

2007年-2010年,全省将陆续有荆门电厂三期(120万千瓦)、大别山电厂(120万千瓦)、襄樊电厂二期(120万千瓦)及鄂州电厂二期(120万千瓦)等火电机组投产;葛洲坝、水布垭以及恩施、十堰地区的中小水电机组也将陆续投产。同时,还将新增抽水蓄能电站140万千瓦、燃机90万千瓦、风电18万千瓦。

云南威信将建240万千瓦大型火电站

据新华社信息 云南昭通市威信县将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站。此举将大大加快昭通市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步伐。

据悉,这一火电站由云南省地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控股,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省煤田地质局三方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20亿元,前台机组力争于2008年底发电。近日,威信云投粤电扎西能源有限公司已正式挂牌成立。这一项目也是云南和广东两省进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最大项目。

威信县是云南重要的煤炭生产县,不久前,云南省煤田地质局在威信县新庄煤矿区结束的煤炭地质详查表明,这一片区的煤炭储量达2.3亿吨。

今年全国发电装机新增容量690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显政14日说,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新增容量6900万千瓦,需增加电煤供应1.2亿至1.8亿吨。

同时,王显政14日表示,今年全国原煤产量将超过21亿吨。

低浓度瓦斯发电风头渐劲

据新华社信息 据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介绍,到10月底,众多开发企业纷纷与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生产厂家——胜利油田动力机械集团公司签订合作意向,累计订购设备77台套,价值近8000万元。预计这些机组投入生产后,每年可利用煤矿瓦斯7500多万立方米,发电量约为2.3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可达7000万元。

据了解,在低浓度瓦斯发电投资领域,煤炭企业的投资欲望最为强烈,如沈煤集团签订了30台机组的销售合同和两座6台500千瓦机组电站的合作协议;淮南矿业集团签订两台500千瓦机组的销售合同,还与胜动集团签订了瓦斯开发利用战略合作协议;阜新矿业集团签订了一座8台500千瓦机组电站的合作协议;平煤集团签订了4台500千瓦机组的销售合同;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签订了2台500千瓦机组的合作协议;水城矿业集团签订了4台500千瓦机组的销售合同。

目前,这些煤矿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不少企业正在做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可行性报告,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吉林省长春市将建秸秆发电厂

据新华社信息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长春拟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一座秸秆发电厂。吉林省长春市首座秸秆发电厂建成后,用农作物秸秆来发电,余热解决居民供热将变成现实。

该发电厂的规划地址位于德惠市内,预计总投资额达2.2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56亿千瓦时,投资规模和年发电量均约为长春市主要供热单位之一——长春第一热电公司的四分之一。(长春第一热电公司总资产约为9.8亿元,年发电量约6亿千瓦时。)据了解,这也将是长春首座利用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发电的热电厂。

另据长春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除该秸秆发电厂项目外,目前国内某电力巨头也欲全面在长春开发秸秆发电,现在已经进入规划阶段,待全部建成后,长春的秸秆发电厂数量有望达到3至5座。

据德惠秸秆电厂项目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电厂项目目前处于对外公开招商阶段,主要是利用秸秆的生物质能来进行发电开发,预计年消耗秸秆总量为15万吨至20万吨之间。该电厂建成后,将可以对德惠当地的电力和热力供应起到补充作用,并且每年可节约5万吨以上的标准煤。

据了解,长春现有3家大型热电厂,年发电量可达37亿千瓦时,但全部靠燃煤来发电。从全省来看,煤炭等一次性能源储量和开采能力有限,自给率不足50%,每年仍需外调50%以上的原煤。同时,吉林省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及薪柴和草资源等农村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大约有上千万吨,即使扣除饲料及秸秆还田部分,全省每年可利用的资源量仍相当于750多万吨的标准煤。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长春首座秸秆发电厂的建设,将是吉林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打造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由于与煤电相比,秸秆发电成本较低,可以有效降低当地的供热成本,利用秸秆作为锅炉燃料建设小型热电联产企业,也将成为今后长春合理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个主要方向。

中越电力合作再迈实质性步伐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兼执行总裁陶文兴,近日签署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有关向越南北部六省售电的合同》。这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落实“走出去”战略上,又一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售电合同明确,中国南方电网在现有的三回110千伏线路向越南供电的基础上,将采用220千伏线路由云南向越南北部六省供电。双方确定220千伏联网项目从我国购电有效期最少为10年,首期协议的商业运行期为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年售电量为11亿-13亿千瓦时,每年合同销售收入约5000万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