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安徽省田家庵电厂技改工程并网发电

发布时间:2005-11-11 浏览次数:

江西抚州将投资15.6亿元升级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据江西省抚州市供电公司消息称,“十一五”期间抚州将投资15.6亿元巨资对全市电网进行建设,总投资将创该市电网建设历史之最。目前,该公司编制的抚州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已正式送有关部门评审。

据悉,该规划按照“北大、南精、中强”的总体原则编制,即要把该市电网北端负荷做大,南端小水电管好、用好,中部的电网做优做强。其中,城网工程投资4.5亿元,农网工程投资6.1亿元,此外还将投资5亿元在临川区桐源乡新建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建成后,将使该市电网真正成为“适度超前、落得下、供得出、用得上”的电网。

内蒙古自治区开辟第二条国际供电线路

据新华社信息 从阿拉善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阿拉善盟策克口岸至蒙古国那林苏海图35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在建设中,这条线路是内蒙古电力公司继二连浩特口岸向蒙古国供电后,开辟的第二条向蒙古国供电线路。

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策克口岸,其对应的蒙古国沿边地带属未开发地区,蕴藏着多种贵重金属矿藏资源。2002年,内蒙古庆华集团与蒙古国“蒙古之金”集团合作,共同开发储量10亿吨以上的蒙古国纳林苏海图煤田。但由于该地远离蒙古国电网,电力短缺已日渐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瓶颈。经过中蒙协商,蒙古国同意从阿拉善盟策克口岸引35千伏电压等级线路,向纳林苏海图煤田及周边地区供电。

阿拉善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峰介绍说,该工程总投资1344万元。新建策克和纳林苏海图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线路全长52千米,规划主变容量为2×6300千伏安。工程于10月20日开工,预计年底交付使用,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向国外提供电力资源电压等级最高的线路。

电力央企前三季度投资近2200亿元

据新华社信息 国资委日前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电力中央企业共完成投资额2181.5亿元,增长35.2%。就169家央企整体而言,前三季度共完成增加值14407.7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销售收入48421亿元,增长23.4%;实现利润4637.9亿元,增长22.4%。

发电企业克服煤价大幅上涨、煤质下降、水电后期来水不足等不利因素,努力挖潜扩能,缓解了夏季用电需求紧张的局面。七大发电企业共完成发电量7768.7亿千瓦时,增长21%。电网企业周密布置,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工作。两大电网公司共售电13448亿千瓦时,增长13.7%。国家电网公司跨区输电量达553亿千瓦时,增长15.1%,有效缓解了局部地区的电力紧张状况。

同时,电力央企的技术进步成效明显,例如我国目前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国家电网公司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输变电线路5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电网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南方电网将向越南每年新增供电11亿-13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日前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供电新合同,明确南方电网在现有的三回110千伏线路向越南供电的基础上,再采用220千伏线路向越南北部六省供电,预计每年可新增供电量11亿-13亿千瓦时。

国资委官方网站8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双方确定此次签定的220千伏联网项目售电合同有效期最少为10年,首期协议年售电量为11亿—13亿千瓦时,每年合同销售收入约5000万美元左右。

双方还签署了加强电力合作备忘录,同意成立规划小组开展中越500千伏电网互联的研究,加快实施南方电网与越南国家电网500千伏电压等级互联工程的建设。同时,越南国家电力公司将协助南方电网公司在越南的投资合作。

南方电网有关负责人表示,售电合同和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越电力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重要步伐,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也为推进双方电网500千伏互联奠定了基础。

这位负责人说,中越电力合作已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南方电网覆盖的区域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接壤,承担着与次区域国家实现电网互联、电力交易和合作开发等责任和任务。

2004年9月25日,云南河口—越南老街110千伏线路正式送电,标志着南方电网成为国内率先“走出去”的电网。最近,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所属云南、广西电网公司又分别与越方签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110千伏送电规模的谅解备忘录。

江西投资4000万元建设一大型变电站

据新华社信息 为扩大供电能力,保证安全稳定供电,促进经济发展,江西省电力公司投资4379万元,在余干县洪家嘴乡兴建一座220KV变电站。

据悉,该工程占地总面积36亩,预计2006年年初投入使用。它的建设对完善赣东北电网结构,提高余干及周边县市供电的可靠性将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500千伏郓城输变电投产

据新华社信息 11月9日下午,500千伏郓泰二线输电线路成功送电,这标志着山东省“西电东送”的西部枢纽工程——500千伏郓城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该工程远景规划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总投资近20亿元,规模和投资为山东省电网建设之最。

据山东电力集团负责人介绍,工程将促进菏泽煤电基地建设。为满足山东省经济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快了电网建设步伐,计划年内建成投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00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104公里。据悉,今年年底前,山东省还将力争投产济宁和滕州两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郓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山东省首次采用H-GIS混合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大大提高了配电可靠性。工程7个月即投产送电。

我国首座大型商用国产化核电站将扩建

据新华社信息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土建、安装、监理三项合同签字仪式9日在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即将扩建的首座大型商用国产化核电站已进入实施阶段。核电国产化进程由此提速。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2号机组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号、4号机组)是继1号、2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在其设计和技术基础上申请的“翻版加改进”的扩建项目。

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工程初步计划于2006年一季度开工建设,3号机组争取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4号机组在2011年投产。扩建工程设备本地化率将达到70%以上。

2005年10月17日,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正式获得国家核准。这一工程将对促进我国核电全面国产化进程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扩建工程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实施主给水系统隔离、仪控数字化、安全壳喷淋系统加药控制、消防设计等10项重大技术改进,同时还要进行数百项一般性改进,改进后的核电站安全性和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

安徽省田家庵电厂技改工程并网发电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安徽省最大的电力技改工程、淮南市“火电三峡”的龙头项目——大唐淮南田家庵电厂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6号机组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机组并网后,运行负荷达到了30万千瓦,安装调试运行均达到设计要求,机体质量优良,运行稳定。

据悉,该机组于2004年4月29日正式开工,承担该工程建设的安徽电建二公司克服施工场地狭小,图纸、设备到货滞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用了18个月时间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并在半年时间内先后高质量地完成了“电气倒送电”、“锅炉水压试验”、“汽机扣缸”等重大节点项目并创造了安徽电建史施工新纪录。

该机组经过168小时试运行后,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它的提前并网发电,对缓解整个华东电网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和把淮南市建成煤电一体化的新型能源基地将发挥积极作用。

宁夏电力总装机容量突破45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11月7日,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33万千瓦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宁夏中宁电厂扩建工程完工。至此,宁夏电力总装机容量突破450万千瓦。

中宁电厂扩建工程为宁夏“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33万千瓦机组,总投资22.58亿元,分别由华电国际电力有限公司和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50%的比例出资。

“十一五”期间广东将投资1250亿建设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 广东电网“十一五”规划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进一步修编后将于11月底正式出版。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广东电网公司将投入电网建设资金约1250亿元,全力打造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大电网,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双回路内外环网为核心,向粤东、粤西、粤北双回路链式联接”的500千伏骨干网架,220千伏电网形成分区供电的格局。

据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广东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分别年均增长9.1%和10.3%,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190亿千瓦时,用电最高负荷达到7351万千瓦,五年新增负荷2851万千瓦。

据悉,广东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建港城、榕江、蝶岭、嘉应、五邑、水乡、三乡、南沙、新会等500千伏变电站22座,扩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3950万千伏安,新改建500千伏线路约4698千米;规划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45座,扩建220千伏变电站54座,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6400万千伏安,新改建220千伏线路长度约9424千米。

三板溪电站蓄水方案获批复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接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同意主供湖南省电网的三板溪水电站采取“一次下闸、分期蓄水”方案进行蓄水,由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承担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同时责成贵州省发改委组织开展工程蓄水验收工作,并出具验收鉴定书。

据介绍,三板溪水电站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是沅水干流规划13个梯级电站中的第二级,地处贵州省锦屏县内,是国家实现“西电东送”的理想中继站,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年发电量24.28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61.5亿元。

世界最大单体风电项目在江苏东台启动

据新华社信息 江苏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日前已正式启动,这是目前国内最大、世界单期建设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4.2亿千瓦时。

据悉,东台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特许权项目,通过海内外公开招标,确定由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近17亿元,计划于2006年初开工,2008年竣工,建成后每年可提供4.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表示,江苏东台海域辐射沙洲是全球难得的建设大型近海风电项目的理想场所,其70米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可以达到8.0米/秒以上,年风功率密度超过400瓦/平方米。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东台市规划在现有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基础上,再开发两个20万千瓦和一个4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建成100万千瓦的风电场;之后再用10-15年的时间,建成总容量达600万千瓦以上的特大型风电场,成为亚洲最大的绿色能源之都。

浙江最大垃圾发电项目投入运行

据新华社信息 从浙江省环保局获悉:浙江最大的环保热电(垃圾发电)项目近日在富春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投入运行;由此每年将有26万吨垃圾变废为宝,每吨垃圾燃烧后可产生300多千瓦时电力。

据介绍,富春江环保热电项目总投资达9亿元。垃圾发电项目投运后,每天可处理800吨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还可取代周边100多家企业的小型供热锅炉,大大减轻燃煤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还可为当地120多家企业供热。

据悉,这一项目投产后其热能化作大量蒸汽和电能供给周边企业和居民,因此可拆除污染环境的燃煤锅炉近百台;每年可节约标煤19.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873吨,减少烟尘排放53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