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我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运行稳定

发布时间:2005-11-08 浏览次数:

郑州市郑东新区开工建设5座输变电站


据新华社信息10月29日,总投资3.8亿元的5座输变电站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同时开工建设。

目前,郑东新区的用电主要依靠文竹、罗湖、凤凰和原有的祭城4个小型输变电站供给。随着新区的迅速发展,用电量激增,而现有的输变电站负荷不断加大。原有的输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新建的5座输变电站分别是220千伏祭城输变电站及110千伏碧水、航南、泰山、南岗输变电站,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

据预测,“十一五”期间,郑东新区电力负荷增长率将达到37.8%,这5个输变电站工程的建设,不仅能缓解目前郑东新区的用电紧张问题,而且近5年内可满足以郑东新区为中心的郑州东部的用电需要。

我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运行稳定

据新华社信息 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我国第一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自9月26日顺利投产以来,目前运行安全、稳定,线路电压均在合格范围之内。

“750工程”包括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近141千米的750千伏输电线路和两座750千伏变电站,整个工程建设历时近两年。该工程是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研制设备、自主建设运行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变电工程,其电压等级是目前世界最高运行输变电电压等级。工程位于我国西北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地区,其空气间隙、绝缘水平接近或相当于百万伏级特高压水平,国际上尚无在如此环境条件下建设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先例。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也为我国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前,广大西部地区电压等级为330千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如果继续以330千伏电压等级送电,将造成黄河上游出线密集、线路走廊紧张、送电效率下降等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一条750千伏线路的输送能力是330千伏线路的4倍,在送电过程中线损还会明显降低。同时,线路走廊占地面积也较330千伏线路减少许多。

据悉,为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电东送,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10年形成西北电网骨干网架,即形成以青海拉西瓦水电站为顶点、以陕西乾县和宁夏银川东分别为端点的倒“A”字形骨干网架,西北750千伏线路将达4730公里,变电容量1320万千伏安。

武义将成为国家西电东输的中心枢纽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总报告评审会议日前确定,国家西电东输直流项目重点工程受端换流站将落户浙江中部地区的武义县。届时,武义县将成为国家西电东输的中心枢纽。

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我国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项目,属国家重点工程。该项目将主要解决金沙江一期工程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西电东输问题。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输出线路三回,分别落户湖南株洲、上海和浙江武义,工程总投资555亿元。其中,由金沙江溪洛渡右岸至武义县直流工程总投资172亿元,受端换流站变电工程投资53亿元,线路途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直至浙江武义。经换流,与十回500千伏交流电相连输出,主供浙江、福建。线路全长1751公里,其中武义县境内9公里,换流站占地面积29.016公顷,主变变电容量640万千瓦。该工程将于2015年实行单极投运,2016年完成双极投运。

贵州鱼塘水电站投入运行

据新华社信息 黔源电力(002039)控股子公司贵州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日前经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首台机组已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目前,这台首先实现并网发电的3.75万千瓦机组运行情况良好。

鱼塘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芙蓉江流域梯级开发中的第七级水电站。该水电站由两台3.75万千瓦机组组成,设计年发电量为3.128亿千瓦时,预计年利用小时数为4171。据黔源电力有关人士介绍,2号机组计划于明年汛期之前正式投产发电。

鱼塘水电站于2003年7月6日正式破土进行施工准备,去年9月16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黔源电力除在传统的乌江流域和水城火电厂实现产业布局外,鱼塘水电站的并网发电正式拉开了黔源电力以鱼塘水电站为界在芙蓉江流域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的序幕。芙蓉江流域干、支流各梯级电站合计装机容量约40万千瓦,总投资逾20亿元,这些项目计划于2008年前后陆续投产。

金山热电内蒙古投资电厂获准

据新华社信息 沈阳金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组织了内蒙古白音华金山坑口电厂2×600MW空冷发电机组项目的前期工作。日前,该项目已获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

金山热电称,工程项目内容包括建设2×600MW国产亚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装置。项目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本项工程动态总投资53.3亿元。项目资本金为10.7亿元,约占动态总投资的20%,资本金以外所需资金42.6亿元,由银行贷款解决。

根据核准批复,沈阳金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拟与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31%、30%、30%、9%的比例共出资10.7亿元,组建内蒙古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由金山热电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管理及贷款本息偿还。

该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1亿元,按出资比例计算,金山热电将出资3100万元,并将根据项目进展需要逐步增资。

该发电机组的建成除满足辽宁省的用电需要外,还能起到配合阜新煤矿的转型工作,实施蒙东地区电力外送战略的作用。

11月起贵州省外送电量电价参与市场竞争

据新华社信息 11月1日,南方电力市场开始模拟运行。包括贵州省贵州电网公司、安顺发电厂、纳雍发电厂、黔北发电厂在内的5家电网公司及14家发电企业作为南方电力市场起步阶段的市场主体,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市场经济不符的传统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对电量交易实行电量电价竞争,竞价发电机组总计39台,总计容量1354万千瓦,其中贵州省占360万千瓦。

据了解,南方电力系统覆盖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海南五省(区),由于系统内东西部省(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上网电价、销售电价水平差异较大。广东的平均销售电价是云南、贵州的两倍左右,网内火电平均上网电价高出水电一倍以上。从1993年开始,南方五省(区)开展了跨省(区)电力交易,至2003年底已累计完成交易电量1031亿千瓦时。2003年送广东电力最高达到565万千瓦,全年跨省(区)交易电量266亿千瓦时。然而随着交易量增加,特别是在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市场不完善导致的各种问题也更加明显。

通过建立规范的南方电力市场,可以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市场主体的责任和权限;利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投资,调节用电需求,进一步优化配置网内电力资源,保障电力供应;建立合理的、利学的电价形式机制,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销售电价较低的贵州电力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据悉,南方电力市场将分三个阶段建设。在今年11月1日开始的模拟运行阶段,初步建立输配电价体系,建立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机制。上网电价实行单一制电量电价,由南方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组织买方和卖方报价,同时对买卖双方的报价实行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按照高低匹配的原则,促使买卖双方成交。竞争电量为竞争电厂核定电量的15%及各省(区)电网富余电量。西电东送电量暂按现行方式主要由计划形成。今后,省(区)电量交易将逐步增加竞争比例,直至全部参与市场竞争。西电东送电量也将基本由市场竞争形成。同时形成科学完善的电价体系,开放电力零售市场。

作为南方电力市场的主体之一,贵州电网公司通过培训、学习,目前已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市场交易人员,将积极协助竞争电厂,开展完善报价终端通信设备,完善电能量采集装置等工作。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开展通信自动化工作,配合总调开通主站与所有购售电报价终端的通道;开通交易交换语音系统;直采竞争电厂电能量采集装置的通道,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竞争。

江苏3年内将不再闹“电荒”

据新华社信息 经过江苏省大力建设电网、电源点,并从省外引进电力,困扰江苏3年多的这轮缺电周期终于结束。从今冬起,未来3年江苏将不再闹电荒,居民、企业可以按需用电。

记者从江苏电力部门获悉,除了江苏省内建设的电厂外,三峡电、阳城电厂的电力都源源不断地送往江苏,南方福建等省今年多雨水电充足,也对江苏用电形成支援。田湾核电站也已经试装料即将发电,能增加2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据透露,明年江苏还要增加7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以往困扰江苏省电力供应的电煤问题也大大好转,目前省内各发电厂电煤储备充足。

我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解决近300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7日在“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透露,我国政府将采取发展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等办法,解决远离电网的、偏远山区的近3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这项为无电人口解决基本用电问题的工作被称为“光明工程”。目前,我国已通过中央国债资金、地方政府补助的方式投入50亿元,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6.5万千瓦,解决了700多个乡镇、约300万偏远地区人口基本用电问题,并且这一工程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据悉,我国还通过农民集资、政府补助的方式,发展偏远山区的小水电,“以电代柴”。经过补贴后的小水电的优惠电价低至每千瓦时1角到3角不等。此外,移民也是解决部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方法之一。

张国宝指出,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每年投入10亿元以上,在农村推广沼气利用,农民做饭、烧水、点灯都可使用沼气这种清洁能源。据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沼气年利用量已达50亿立方米,改善了1400万农户的生活用能条件。

我国规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的15%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日前从“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了解到的,为应对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规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5年全社会大约需要投资1.5万亿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把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增加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根据发展改革委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在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开发程度达到70%左右,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200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可降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我国将加快发展和积极推进技术成熟和基本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使其尽快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化能源。

作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国,我国规划到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年替代化石能源约4000万吨标准煤;继续在农村推广沼气,到2020年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40亿立方米;积极发展以能源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到2020年达到年替代石油1000万吨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正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发展。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08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6500万平方米;沼气年利用量50亿立方米,改善了1400万农户的生活用能条件;太阳能光伏发电6.5万千瓦,解决了700多个乡镇、约300万偏远地区人口基本用电问题。

辽宁仙人岛风电场积极开发绿色能源

据新华社信息 据悉,营口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仙人岛风力发电场几经增资扩股,现已拥有47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31660千瓦,年发电量为5380千瓦时,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另辟蹊径。

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建设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地处辽南沿海的仙人岛,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周围电网条件好、电力需求旺盛、经济较为发达,适宜修建风电场。目前,该电场一期9台660千瓦风电机组和二期4台单机容量1300千瓦风电机组已投入使用,其中二期1300千瓦机组是我国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

吉林查干浩特风电场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据新华社信息 吉林省白城查干浩特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在长春正式通过审查,标志着查干浩特风力发电场项目全面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据了解,查干浩特风力发电场工程总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安装66台单机容量为75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并配备建设66座10千伏箱式变电站,同时场内配备建设一座66千伏升压变电站,作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群接入系统的专用联网工程。据测算,该工程年上网电量为8700万千瓦时,按预批电价0.65元计算,上网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风能有望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电源

据新华社信息 11月6日公布的一份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充分开发,我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

该报告名为《风力12在中国》,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与绿色和平、欧洲风能协会共同编写,并于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在北京开幕前夕发布。

报告指出,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我国风电年发电量将达到800亿千瓦时,可满足8000万人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减少4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报告说,到2020年我国市场将需要超过25000台大容量风机,风电业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并创造至少15万个就业机会。报告还指出,在过去5年里,风电成本下降约20%,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成本降低最快的技术之一。

煤电、水电、核电是我国目前三大主力发电电源。我国政府目前的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透露,发展改革委已提出了新的风电发展规划草案,建议将这一目标提高到3000万千瓦,但这一调整需经国务院讨论通过。

截至2004年底,我国有43家风电场,安装1291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76万千瓦,名列世界第十,亚洲第三。过去三年中,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速率逐年递增,分别为16.4%,21.1%和34.7%。

报告预测,2050年前后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4亿千瓦,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电力装机容量,风电将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吴贵辉指出,目前我国风电开发的建设成本过高,大部分设备需要靠进口,因此风电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改善环境,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政策,风电必然会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

据悉,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绿色和平可再生能源项目主任喻捷说,这个法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

浙江最大风力发  装机40.8兆瓦

据新华社信息 日前,浙江岱山县衢山岛风力发电场正式开工。据悉,建成后它将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其年利用小时数约为2184小时,年出产电量可达891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13万吨。

该发电场位于岱山县衢山镇万良、四平一带,项目总投资4.2亿元,总装机容量40.8兆瓦,年上网电量近9000万千瓦时。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处负责人介绍说,衢山岛上山脊走向大体与主导风向垂直,属于我国东南沿海风能资源一类地区,岛上平均有效风能密度高于风力发电建设标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衢山岛风力发电场项目建成营运后,将通过海底电缆把电力输送到该省大电网,可大大缓解浙江电力紧缺的矛盾。届时,衢山岛内数座山头上将联绵矗立起48座风轮直径为52米的巨大风车。衢山岛风力发电清洁无污染、节省土地、节能高效、可持续利用,发展前景广阔。

浙江省发展风力发电,不仅对缓解连年来的“电荒”有一定帮助,而且将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来自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目前该省风电总装机量为3.45万千瓦,而洞头、天台、苍南、慈溪、象山等地纷纷开始了风电的调研与开发,未来5年内拟建设的风电项目共计38万千瓦,到2010年浙江风电总装机容量累计可达41万千瓦,到2020年全省总装机容量将突破80万千瓦。此前,浙江已先后于1998年、2003年在临海括苍山、苍南鹤顶山建成了两个大型的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分别为1.98万千瓦和1.45万千瓦。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生校表示,作为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风电是目前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的发电方式。专家指出,风电在环保特别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特殊作用,一台单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与同容量火力发电机相比,每年就可减排1400吨二氧化碳、10吨二氧化硫和6吨二氧化氮。

据悉,该风力发电场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预计在明年10月完成,而整个工程将于2007年底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