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今明两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增加供电量50亿-60亿千瓦时

发布时间:2005-10-25 浏览次数:

今明两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增加供电量50亿-6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对现有电网技术改造,今明两年,跨区、跨省联络线路和网内重要送电线路将增供电量50亿-60亿千瓦时,预计将减少因拉闸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据了解,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需求高速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4四年,在全国发电量在同比增长14.8%的情况下,有24个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最大电力缺口达到3000万千瓦,供电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2004年相比,今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华东、华北等地区夏季高峰时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时差、季节差十分明显,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街,使不同地区的电力负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在全国电网互联初期,跨大区之间五百千伏交流弱联系带来的动态稳定、低频振荡等问题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送不出,落不下,交换能力不强”的问题。

为此,今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以解决跨区电网输送“瓶颈”为突破口的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区域电网电力交换能力显著增强,供需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有关人士表示,至今年7月,全国各电压等级总计提高输送能力1970万千瓦,其中跨区和部分区域500千伏电网送出电力电量的输送能力提高140万千瓦,同比增长50%,明年将再提高140万千瓦以上。

满洲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破土动工

据新华社信息 日前,总投资1亿元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破土动工。

作为满洲里市重点项目之一的满洲里220千伏变电工程,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工期近1年,预计2006年投入运营。据了解,满洲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新建一座220千伏输变电站,远期规划容量2×120兆伏安,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线路39.8公里。

据呼伦贝尔电业局负责人介绍,满洲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将加强满洲里市电网与呼伦贝尔电网主网的联系,确保呼伦贝尔电网乃至内蒙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内首家核电专业设计公司成立

据新华社信息 我国第一家核电专业设计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2日在大亚湾核电基地揭牌成立。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初步形成了集专业化核电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三位一体”的核电建设和运行管理体系,对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共同出资成立的专业化核电设计公司。该公司的成立,对推进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工程设计自主化,降低核电站建造成本,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已投运核电站的长期可靠、安全运行也将起到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目前,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岭澳二期的总体设计及常规岛设计、阳江核电站一期的前期总体设计,台山核电站、陆丰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可行性研究,广东三江流域、江苏、山东、四川等核电项目的前期选址工作,并承担辽宁红沿河的全厂总体设计及初步设计工作。

田湾核电站安全性达到或接近世界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据新华社信息 我国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日前实现首次装料。国家核安全局的审评意见认为,田湾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与西方正在开发的先进压水堆的目标一致,在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正在开发的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田湾核电站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的核岛和常规岛由俄罗斯设计,设备主要由俄方提供。为提高机组安全性,中俄双方合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反应堆厂房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结构。其内层安全壳厚1.2米、内衬6毫米钢衬里、外层安全壳厚0.6米、内外壳间距达1.8米。安全系统采用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4通道结构,即主要安全系统的设备都设置了4套,其中3套备用,加大了保险系数;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这在国际上为首例应用,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高度评价;设置了消氢系统等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安全设施。

田湾核电站的机组技术装备也都是国际上经过验证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了全数字化仪控系统,自动化程度达到94%,主控室操纵员利用计算机鼠标通过运行监控画面操作,同时备有在计算机失灵情况下的手动后备操纵台。

对于一些属俄罗斯弱项的电气设备,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中低压开关柜、电气贯穿件、某些重要核级阀门和电缆等,田湾核电站均从西方著名大公司采购,以保证设备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燃气发电项目12月底可并网发电

据新华社信息 总造价2.3亿元的9E型燃气轮机,近日安全运抵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的内蒙古苏里格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现场。这台燃气轮机的引进,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燃气发电项目已进入主机安装阶段,预计今年12月底可实现并网发电。

据悉,该燃气轮机为内蒙古苏里格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2×15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1号燃气轮机,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引进。9E型燃气轮机以天然气为燃料,带动发电机发电,经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后又带动汽轮机发电,最终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总发电容量为12.3兆瓦。与煤炭发电相比,效能提高50%,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无污染,属绿色环保型生产设备。

内蒙古自治区苏里格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4年5月21日,是依托乌审旗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兴建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发电的企业,公司的组建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燃气发电的空白。

今年前9个月全国核电发电量达405.7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据国防科工委消息,2005年1-9月,秦山、大亚湾、岭澳核电站9个核电机组累计发电405.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84.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9.7%和9.9%,向香港售电85.5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22%。

三峡电站日发电量破两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至10月23日,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组已连续安全运行703天,电站日发电量也首次突破两亿千瓦时大关,进入安全满发新阶段。

三峡左岸电站最后1台发电机组今年9月16日正式投产。电站通过开发机组运行状态趋势分析系统,推行“诊断运行”方式,实现了电厂安全生产“事前控制”目标。目前,电站14台机组全部处于安全满发最佳工作状态。至23日,三峡左岸电厂今年累计发电达到400亿千瓦时,已完成年度发电计划的80%。

我国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我国水力资源居世界首位,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千瓦。这是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规划部主任顾洪宾在22日举行的“中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高层论坛”上介绍的。

顾洪宾说,到2004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4.4亿千瓦,其中水电仅占1亿千瓦,占24.6%;火电3.2亿千瓦,占73.7%;核电占1.5%;风电等占0.2%。

有关部门的预测显示,我国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4亿吨煤,发电装机容量需达到9.5亿千瓦。其中水电2.5亿千瓦,将占26.3%;火电占69.5%;核电占2.1%;风电占2.1%。与2004年底火电装机容量相比,火电需增加3.4亿千瓦,也就是需增加发电燃煤10亿吨。这不仅将对我国煤炭生产形成巨大压力,也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

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5.41亿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千瓦,居世界首位。顾洪宾表示,综合我国能源资源和国情,应该大力开发可再生的水电资源。有关资料显示,挪威水电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63.3%,巴西水电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38.6%,加拿大水电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24.9%。据了解,我国水电发展方针是,重点推进水电流域梯级开发,使水电开发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加快大型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站。加强东部地区水电机组挖潜改造,深度开发剩余水能资源。在以煤电为主的地区,或结合核电建设,根据电网负荷特性的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抽水蓄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