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1至8月云南发电392亿千瓦时

发布时间:2005-10-17 浏览次数:

国家电网公司采取措施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

据新华社信息 在近日召开的2005年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杜至刚说,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积极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通过对现有电网的技术改造,实施电网技术升级,把建设特高压电网和对现有电网的技术改造作为推动我国电网技术装备进步的两个轮于,相互协调、同时推进,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需求高速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在全国发电量比2003年增长14.8%的情况下,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除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新疆外,其余24个省级电网都发生了因供需不平衡造成的拉闸限电,最大电力缺口达到3000万千瓦,供电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华东、华北等地区夏季高峰时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其它地区虽然供需基本平街,但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仍会出现供电紧张局面。煤炭供应、来水、气候、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将成为影响电力供需的主要因素。

大电网是调剂电力余缺最有效的途径,我国地域辽阔,时差、季节差十分明显,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街,使不同地区的电力负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大电网在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全国电网互联初期,跨大区之间500千伏交流弱联系带来的动态稳定、低频振荡等问题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送不出,落不下,交换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也是500千伏线路送电能力引起多方关注的主要原因。

针对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已确定的规划项目投产计划,分四个层次开展工作:一是重点分析跨区互联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安排互联电网运行方式,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区域电网之间交换容量;二是在明确区域电网边界条件的基础上,逐一细化分析区域、省(市)电网内部主网架受限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打通网内省内输电瓶颈;三是分析各级配电网络运行情况,实施技术改造,消除“卡脖子”现象;四是根据负荷增长、电网发展和电源投产情况开展分年度滚动分析。通过综合评估电网安全分析的结果,研究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制定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送电能力的措施,为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提供指导意见。

今年3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以解决跨区电网输送“瓶颈”为突破口的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

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采用了控制技术、交流输电技术、仿真技术、设备改造和机网协调等五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应用负荷建模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改进仿真负荷模型;优化跨区联网结构,采用灵活联网方式;更换大截面导线,扩大送电断面容量;加装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和机组PSS,提高电网稳定水平;应用串补、静补技术,改善电网联系薄弱和电压支撑问题;全面开展励磁建模,充分发挥发电机组应有的调节作用。如此集中采用多种技术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在以往电网运行工作中是少有的。

实施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使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区域电网电力交换能力显著增强,黑龙江火电基地的火电和川渝水电基地的水电外送通道得到疏导,外送能力增强;华北、华中电网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华东、山东电网负荷中心受入能力增强;跨省、跨区水火互剂,余缺互补能力得到提高。

7月1日,经过4个月的精心组织,第一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全部完成,各电压等级总计提高输送能力1970万千瓦,其中跨区和部分区域500千伏电网送出电力电量的输送能力提高了140万千瓦,同比增长15%。2006年将再提高140万千瓦以上,同比增长13%;2005—2006年两年,跨区、跨省联络线路和冈内重要送电线路将增供电量50亿-60亿千瓦时,两年减少因拉闸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10亿元,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黑龙江今年将南送电量45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今年前9个月,黑龙江省加大“北电南送”力度,南送电量35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预计到今年底,南送电量将达到45亿千瓦时。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电网统一规划,黑龙江省加快电网建设。今年6月中旬,国家重点电力项目--北电南送工程哈尔滨至长春50万伏超高压输电复线建设全线竣工,黑龙江省向华北等缺电地区平均每天送电量由900万千瓦时增加到1700万千瓦时。

黑龙江省有并网运行电厂351个,总发电能力每年近700亿千瓦时,而全省去年实际用电量为525亿千瓦时,存在大量“富余”电力。目前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和川渝电网已实现联网,形成一个跨越14个省市自治区的超大规模电网,使黑龙江省富裕电量可直接输送到用电紧张地区。

安徽马鞍山市上湖变电站于日前投运

据新华社信息 安徽省电力公司投资9451万元建设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一座220千伏GIS变电站--上湖变电站于日前投运。

该工程于去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是马鞍山市第一座、安徽省第三座220千伏GIS变电站。本期规模拥有1台150兆伏安主变压器、220千伏进线4回、110千伏出线6回、35千伏出线3回。终期规模为2台150兆伏安主变压器、4回220千伏进线、10回110千伏出线和6回35千伏出线。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为广东累计送西电近120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10多年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已累计送西电近1600亿千瓦时,其中为广东送西电近1200亿千瓦时,为广西送西电近400亿千瓦时。

超高压公司管辖着天广直流、贵广直流等8条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总长7600多公里,送电负荷占广东省统调负荷的近1/4。

1至8月云南发电392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据云南省经济委员会统计,今年1月至8月,云南省电力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发电量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云南省前8月向越南、广东送电42.5亿千瓦时,下降4.7%。全省用电量达349.8亿千瓦时,增长幅度高达19.2%,限电量为51.3亿千瓦时,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三峡工程预计今年发电达500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三峡工程目前进展顺利,三峡左岸电站迄今已经有13台机组并网发电,预计今年发电总量将达500亿度。

12日,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国务院三峡办党组成员张宝欣告诉记者,2005年三峡电厂年度计划为470亿千瓦时,至2005年7月,三峡电厂已经累计发电252.19亿千瓦时,完成了年计划的53.7%。其中,送华中71.47亿千瓦时,送华东98.67亿千瓦时,送南方82.05亿千瓦时。从现在情况看,今年发电总量有望达到500亿千瓦时。

据了解,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分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其中左岸电站已经有13台机组并网发电,年内有望第14台发电。右岸电站已进入装机阶段,计划2007年开始并网发电。预计2009年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后,26台发电机组将全部投入发电,年均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

三峡发出的强大电能不仅缓解了当前全国缺电局面,而且直接促进了全国电力大联网,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据统计,自2003年7月10日三峡首台发电机组提前并网发电以来,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三峡工程累计发电量已达477.95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国家节省了2600多万吨原煤及相应的运力。

英国计划实现核能私有化

据新华社信息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政府计划通过合作等形式把监管6家核电厂的国有核能机构私有化。

《观察家》报报道说,在核能领域引进私有企业,以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的计划很快就要实施。美国的工程公司AMEC AND CHMS-HILL和另外一家美国的公司BECHTEL AND JACOBS已经表示对英国的核能集团有兴趣。

据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很快就可能宣布私有化的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