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山东省今冬电力供应缺口约45万千瓦

发布时间:2005-10-12 浏览次数:

宁夏“西电东送”工程即将启动

据新华社信息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近日顺利投运,宁夏“西电东送”工程也即将付诸实施。

据宁夏电力公司介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确定今年正式开工建设宁夏两大电网工程,这意味着宁夏将出现目前全国电压等级最高的750千伏超高压电网和西北第一回正负500千伏直流超高压输电线路,这一东一西两回线路将彻底打通宁夏电力基地向外联网送电的通道,至此实现西北电网外送电重要窗口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西北地区建设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来,已经走过33个年头。期间,330千伏超高压电网覆盖陕、甘、青、宁四省(区),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骨干输电网。但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330千伏超高压电网在西北地区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西北电网建设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被提上了发展议程。

根据宁夏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自治区发电装机容量需要1300万千瓦左右,除能满足宁夏区内用电外,具备向华北电网送电300万千瓦的能力。到2010年,随着青海拉西瓦水电站基本建成,西北750千伏超高压电网将形成以拉西瓦水电站为顶点、以陕西关中和宁夏银川东为端点的倒A字形骨干网架。宁夏段的建设不仅将提高宁夏电网外送电的可靠性,同时也将满足西北电网向华北电网送电的需要。

据悉,此项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07年底投入运行。

前8个月辽宁省累计从外省净输入电134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从辽宁省经济委员会电力处了解到,今年1-8月辽宁省从省外累计输入电量160.8亿千瓦时,向省外输出电量27.2亿千瓦时,净受入电量1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8%。

1-8月,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724.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9.2%。其中,国民经济各行业用电量完成638.3亿千瓦时,比同期增长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完成86.4亿千瓦时,增长12.2%。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第一产业用电12.3亿千瓦时,增长7.4%;第二产业用电552.3亿千瓦时,增长9.1%;第三产业用电73.6亿千瓦时,增长9.1%。

今冬明夏华东电网电力供应基本平衡

据新华社信息 据华东电网公司预测,今冬明夏华东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将分别达8610万千瓦和10730万千瓦,较上年分别增长16.6%和10.6%。如网区新机组投产、区外来电情况和燃气机天然气供应正常,全网可保证用电需要,但网区内的部分省市仍存在用电高峰电力供应缺口问题。

今年以来,华东电网最高用电负荷18次创新高,全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8587.5万千瓦,同比增长24.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华东电网的拉限电有所减少。据统计,今年1-8月份,华东电网统调用电量为3498.7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全网拉限电量累计为22.8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76.6亿千瓦时。

在夏季用电高峰之际,华东电网共计投运500千伏变电所7座,开关站1座,新增变电容量800万千伏安,投运新线路16条,计1278公里。截至8月31日,华东区外来电量达1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7%。今年1-8月份,华东电网交易总量达198.5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89%。

山东省今冬电力供应缺口约45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从山东省政府10月9日召开的三季度煤电运调度会上获悉,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山东省煤电运供应仍将维持偏紧态势,四季度全省用电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7%以上,高峰负荷预计为2360万千瓦,今冬电力供应缺口约45万千瓦。

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突出抓好电力生产、电煤供应和电网建设关键环节,认真研究制定电力迎峰度冬预案,加快电网电源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电力生产管理与调控,抓好煤电运调度协调,努力把今冬明春煤电运工作做得更好。

成都电网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尖山变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据新华社信息 据悉,成都电网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尖山变电站于10月10日正式并网运行。

尖山变电站位于成都双流县煎茶镇,占地约110亩。在它投运前,成都电网只有龙王变电站一座超高电压等级变电站,其满载运行、完全没有备用容量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成都及周边电网的安全运行。尖山变电站的建成运行,将有效增强成都电网500千伏站点布局,减轻龙王站压力,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据悉,国庆节前刚刚下闸蓄水的紫坪铺电站,其500千伏线路经彭州、崇州接入尖山变电站。

四川达州2×300MW火电机组工程开工

据新华社信息 据悉,每年可提供26亿千瓦时电量的四川达州2×300MW火电机组工程近日正式开工。

据了解,国电达州(万源)电厂2×300MW火电机组工程项目是“第三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计划在2006年2月完成安装工程。项目建成后,工程静态投资约25亿元,每年可提供26亿千瓦时电量,年产值将逾8亿元。

山东今后3年将年均投产发电装机60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从近日召开的山东电力迎峰度夏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后3年,山东省将年均投产发电装机600万千瓦,而随着电网输送能力的提高及大型输变电工程的投产,明年夏季山东省电力供求将实现基本平衡。

今年是山东省电力供需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全省用电量高速增长,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据统计,1至9月份,全省用电量达到了1402.7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6.9%。山东电力克服大负荷和高温酷暑、雷阵雨、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确保了全省电力供应。

据悉,今年冬季,山东省电网统调用电负荷将达到2510万千瓦,而明年夏季,电网统调用电负荷将达到2720万千瓦。山东电力集团提出,要确保年内投产500千伏郓城、济宁输变电工程,年底前,实现220千伏及以上电网提高输送能力311.2万千瓦,110千伏电网提高输送能力86.4万千瓦。明年6月底前,要建成500千伏沂蒙站扩建工程,加快济南、青岛等重点城市的电网建设改造步伐,全力保证今年迎峰过冬和明年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四季度南方五省区最大电力缺口将达50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从日前召开的2005年迎峰度夏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由于电煤供应问题突出等原因,四季度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预计南方五省区(两广、云贵、海南)最大电力缺口将达500万千瓦,广东缺口在250万千瓦左右。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说,今年是近年来电力供应最为困难的一年。今年的负荷水平、电力缺口以及缺煤、少水的严重程度之大、自然灾害之多、危害之严重是前所未有的。南方电网统调负荷比去年净增613万千瓦,而8月20日前新增装机仅为314万千瓦,全网最大电力缺口达到940万千瓦,比去年增加440万千瓦,占到全国电力缺口的1/4强。

在今年用电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南方电网安排电网建设投资313亿元,发挥全网资源、优化电力配置,在增加西电东送电力电量的同时,省间进行相互支援。1-9月,西电东送最大电力达到1133万千瓦,西电东送电量完成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广东在低谷和节假日送广西最大电力200万千瓦。

袁懋振说,在全网电源装机仅增长3.9%的情况下,南方电网完成售电量2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全网负荷率达到86.49%,比去年同期提高近1个百分点;在电力缺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网拉路比去年同期减少62%,有力地支持了五省(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用电紧张的局面在今冬仍将持续。进入9月份以来,电煤供应的问题更加突出,来水情况不容乐观,加上检修机组增多等因素影响,预计四季度南方电网最大电力缺口500万千瓦,电量缺口100亿千瓦时,超过了三季度。

南方电网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五大机制的作用,千方百计保证今冬明春电力供应。一是统筹兼顾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根据各省(区)市场情况,科学统一配调全网负荷。二是全网联动的错峰避峰机制,提高负荷侧对电网各种运行情况的应对能力,尽力做到“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三是责任到位的电网安全保障机制,把公司系统的事故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建立到地市供电企业,配合政府在重点城市组织开展了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应急演练。四是完备的用户沟通服务机制,通过手机短信、打电话、报纸、网络等通知方式,及时发布用电信息。五是高效的电网建设支撑机制,加快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

江苏射阳建造风力发电机组试验基地

据新华社信息 华东地区第一个大功率国产风机试验基地将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建,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新型能源项目近日在盐城签约。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试验基地合作方分别是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射阳县人民政府。

据有关人士介绍,风机国产化是我国“86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引进、转让德国和我国沈阳有关科研单位的兆瓦级以下风机生产技术,率先攻克了1.5兆瓦风机技术难关。这种大功率风机比同类进口产品便宜约80%。

据射阳县副县长高尚德介绍,风电是我国鼓励发展的绿色能源。盐城市580多公里海岸线大多位于风能丰富区,预测风力资源每年约有200万千瓦,而射阳县的海岸线在盐城占有绝对份额。风机试验场占地10平方公里,目前试验场的测风塔已基本建成,整个试验基地可望在明年6月运营。届时射阳县不仅拥有一个兆瓦级以上风力电站,还将形成包括配套设备生产、保养维修、人员培训等在内的一个新型产业。

国内最大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投入试运行

据新华社信息 国内目前最大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江苏兴化市中科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日前投入试运行。

中科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属国家“863计划”环保示范项目,主要利用麦草、稻壳来发电,该项目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5000千瓦的装机容量位居当今世界第三、国内第一。项目正常运行后,每年可发电近4000万千瓦时。该项目由江苏兴化市苏源总公司、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及兴化市戴窑镇三方共同投资兴建,投资总额近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