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保定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

发布时间:2005-09-01 浏览次数:

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启动

据新华社信息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计划在2007年投产。该工程“以我为主、联合设计、自主生产”,综合自主化率将达到70%以上。

根据南方电网电力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西电再增加向广东送电1150万-1350万千瓦。±500千伏贵广二回直流工程是国家“十一五”西电东送工程的重点项目,也是黔电送粤的第二条直流大通道,是我国直流输电设备自主化的重要依托项目。

5月,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终点的深圳换流站开工。6月底,该工程起点的兴仁换流站也破土动工。该工程西起贵州兴仁,东到广东的深圳白花洞,输电距离1225公里,输送容量300万千瓦,于2004年11月1日经发展改革委核准,计划2007年6月单极投产,2007年12月双极投产。

整个工程动态总投资65亿元,在直流输电设备采购等方面注重国产化,“以我为主、联合设计、自主生产、全面实现直流系统设计、换流站设备成套设计和直流工程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自主化,综合自主化率应达到70%以上”,并采用规范的公开招标方式进行。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兴仁换流站是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份,工程的开工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和西电东送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工程将拉动当地交通、水泥、钢材等有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兴义电厂、光照电厂等地方水、火电大项目的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电(芜湖)电厂项目即将动工

据新华社信息 目前,华电(芜湖)电厂投资项目核准制规定所需的批文已全部具备,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其纳入2006年开工计划,华电公司也以明年一季度开工为目标,倒排工期,全面落实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现场试桩已进入尾声。

据悉,华电(芜湖)电厂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和繁昌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前期筹备从2003年起至今。该项目选址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三山镇下团洲,一期工程规划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二期工程规划建设2台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51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

南方超高压公司累计送西电1475.9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截至2005年8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在10多年来已累计送西电1475.9亿千瓦时,其中为广东送西电1079.63亿千瓦时,为广西送西电396.37亿千瓦时,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超高压输电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分公司,负责管理、运营、维护和建设南方电网跨省区骨干网架及重要联络线,担负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重要使命。

据统计,1993年,超高压公司为广西送西电5.65亿千瓦时,到2004年达到63.2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14亿千瓦时。

大唐将为京津唐电网增电24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来自大唐集团的信息,今年年底前,该集团将有4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京津唐电网将再增供电能力240万千瓦。此举将进一步提高北京供电保障能力。

据了解,目前大唐集团提供的电量占据京津唐电网用电量的半壁江山,直送北京的电力超过北京用电量的一半。

今年年底前,新增电力分别来自大唐所属的内蒙古托克托发电公司和河北王滩发电厂。托克托公司规划容量为8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分四期工程建设,一二期已经完成,在建的三期工程2台60万千瓦机组计划今年9月、11月投产。王滩发电厂也有2台60万千瓦机组计划年底投产。

国外核电巨头加快进入我国步伐

据新华社信息 我国的核电建设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国外核电公司闻风而动,在我国市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一向对外十分低调的世界核电巨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一改常态,首次将媒体宣传列入公司的工作计划;前不久,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主管核电的高级副总裁专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法国在核电领域内的优势。对我国核电市场感兴趣的还有俄罗斯、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这一切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目前的核电仅占总电力的1.8%,到2020年将上升到4%甚至更多。这意味着在未来15年中,我国新增核发电量将达4000万千瓦左右。即使按最保守的估算,到2020年之前,我国的核电投资应该在400亿美元以上。如果新建核电站的平均国产化率能够达到60%,国外核电企业通过提供核电设备、核技术也将获得至少160亿美元的商业合同。

河南双山输变电工程通过省电力公司初审

据新华社信息 总投资1.5亿元的舞钢市220千伏双山输变电工程通过河南省电力公司初审。

舞钢市220千伏双山输变电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保证舞钢公司100万吨中厚板生产线可靠供电的关键项目,是该市电力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额最多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彻底缓解该市因工业快速发展造成的供电紧张局面。

保定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

据新华社信息 河北保定市有了新的产业亮点:每天有大批太阳能电池组件、风力发电机叶片、快速充电机等从这里运出,装备着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新能源发电产业。在能源紧张的形势下,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正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聚集着一群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学禄说,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和风力发电叶片制造业,高新区有两个全国领军企业。天威英利太阳能新能源公司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其产品90%以上出口到欧美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二期工程改造完工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硅片为70兆瓦,电池组件100兆瓦,年销售额30亿元。

风力发电也是近几年兴起的新能源产业。在风力发电设备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叶片。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行开发生产风力发电叶片的企业,是推动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的核心企业,拥有600千瓦到1.5兆瓦6种规格叶片生产能力。其中600兆瓦叶片市场占有率为90%,750兆瓦叶片市场占有率为100%,兆瓦级叶片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5年订单超过2亿元,2006年的订货合同已达3亿元。目前,保定从事新能源设备产业的规模企业有50多家。

2003年,国家科技部授予保定高新区“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基地”的称号,从此,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壮大,便成了高新区的一项重要使命。

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保定高新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高层人才领办企业的暂行规定》等若干文件,重点做到“两个全额报销”:对申报知识产权的申报费用给予全额报销,对形成国家标准所花费的各项费用给予全额报销。这些措施有效激励了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目前新能源基地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行业标准17项,共取得技术研究成果300余项,专利18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100多项,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三川公司的电网稳定监控系统、北方调速公司电机“内馈调速”技术、宇能公司的快速充电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马学禄说,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对中航惠腾风电公司的支持已有5年,使之迅速成长为中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生产厂;对英利太阳能电池项目的扶持已达8年,至今企业已成为国内龙头企业,并向国际化大公司跨越;对三川电气公司项目已支持8年;对宇能公司的支持更是达14年之久。目前这些项目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大潮中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作为我国唯一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保定高新区2003年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利税3.7亿元,吸引了德国弗兰德公司等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基地的产业聚集效应已初步显现。马学禄表示,基地计划以“产业化基地-科技示范企业-研究中心”的空间布局模式,在大功率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电力电子产品与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产品等六大领域形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使基地成为国家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的战略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