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云南文山水电装机容量已达51万千瓦

发布时间:2005-08-24 浏览次数:

甘肃省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火电机组明年有望装机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近日在兰州主持召开了靖远电厂一期扩建2×600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与会近百位专家经过现场调研和技术论证,一致通过了由西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靖远电厂一期扩建2×600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该项工程已进入可研收口阶段,将正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核准。

靖电一期扩建2×600MW燃煤空冷机组,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首台单机容量600MW的火力发电机组。该工程的实施对满足甘肃省“十一五”期间电力缺额,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被列入甘肃省火电项目专家评议“优选项目”,纳入甘肃省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十一五”重大工程规划,将正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核准。该工程总投资约48亿元,计划2005年完成前期准备,力争2006年正式开工建设,最晚2009年投产发电。

安徽电网建设投资仍显不足

据新华社信息 近日从安徽省电力局了解到,2005年下半年到2007年安徽省将有一大批电厂项目投资上马,但有关专家认为,与华东电网其他省份相比,安徽省电网建设投资仍显不足,未来还会出现新的电网“瓶颈”问题。

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先后批准在安徽开工建设宿州电厂一期、马鞍山二电厂二期、平圩电厂二期、洛河电厂三期、淮南田集电厂五个发电项目,共8台60万千瓦机组、2台30万千瓦机组,合计容量540万千瓦时,占全省现有在建机组容量的58%,总投资规模达224亿元。另外,我国首批特高压工程项目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的100万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计划于2007年10月投入运行,建成后主要将平圩电厂、田集电厂、凤台电厂等新建的百万千瓦级大型火电厂的电量运送华东。

国家在短期内集中批准安徽省五个电厂同时开工建设,这不仅在安徽没有先例,在全国也属首次。但安徽省电力专家却“忧心忡忡”:与电厂纷纷“上马”的火爆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年全省电网基建投资29.79亿元,计划投产滁州、宣城500千伏变电所两座、投产220千伏的变电站10座等,这些与邻近省份相比,投入明显不足,出现了“重电源、轻电网”的倾向。由于安徽省历史上电网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历年欠账未还;发电项目的超常规速度建设,更加重了电网建设的压力。如不解决这一问题,必然导致电网建设滞后、电源送出“卡脖子”的电网“瓶颈”问题。

安徽省电力规划方面的专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可行措施,加强电力的统一规划,协调电网、电源同步发展;加快电网建设,积极构建全省范围内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城乡配电网与主网架,重视城乡配电网特别是重点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

西北最大无人值守变电站投运

据新华社信息 西北地区最大的无人值守变电站--330千伏西安草滩变电站(2×36万千伏安)于日前实现投运。该变电站的投运将为西安地区增加电力供应72万千瓦,解决西安电网“卡脖子”的问题。

330千伏西北郊输变电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工程包括330千伏草滩变、两条同塔双回330千伏线路和14回110千伏出线,覆盖整个西安地区,承担着西安地区三分之一的电网负荷。330千伏草滩变电站创造了西北“四个第一”:单台容量最大、工程占地面积最小、工程投资最大、是西北地区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33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站。

山西省电力生产快速增长

据新华社信息 从山西省经委了解到,今年前7月山西省完成发电量728.9亿千瓦时,增长20.2%;完成用电量532.3亿千瓦时,增长16.3%,发电量和用电量分别高于去年同期水平9.6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441.9亿千瓦时,增长16.2%,电力供需形势仍然紧张,但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前7个月,山西省拉闸限电50913次,同比下降26.1%。

华北电网支援山东电网6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近期受高温天气影响,山东电网负荷和日用电量均创历史新高。在本月中旬负荷高峰时段,山东电网从华北电网申请了60万千瓦负荷的支援,保证了全省电力供应。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介绍,8月11日山东电网负荷达到2382多万千瓦,12日达到2448多万千瓦,连续两天刷新历史纪录;12日电量首次突破5亿大关,达到5.07亿千瓦时。

云南文山水电装机容量已达51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采取股份制集资、上市融资、贷款等方式累计筹资18亿元,新建水电站8座,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4.13万千瓦,新解决近3万人口的用电问题。

文山州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万千瓦,目前全州水电装机容量已达51.6万千瓦,村委会通电率达到100%。

甘肃安西重点培育风电产业

据新华社信息 8月19日,总投资10亿元、一期规模10万千瓦、远期规划100万千瓦的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风电场建设项目在北京进行正式招标。同时该县邀请北京的能源专家到安西考察,共同商议开发风力资源,并成立了由10位资深专家组成的中国安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省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南靠祁连山、北依马鬃山,两边的高山峻岭呈喇叭状向全境延展,形成了南北高、中间由东向西渐低的绿洲平原。这种特殊的地形使来自西伯利亚的风系在此形成气流狭管效应,常年多大风,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早在1998年,安西县就配合省里的相关部门建立了测风塔开展测风工作,并在建设规划中预留了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场址。

2004年经有关专家组的踏勘评审,认为这个地方发展风电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步规划了100万千瓦风电场的建设基地。2004年至2005年,县里把发展风电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积极做好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安西县2000平方公里风电场建设用地的通路、通电、通水、通讯、场地平整工作就绪。同时,酒(泉)嘉(峪关)电网玉门至敦煌110千伏双回路以及规划中的330千伏、750千伏线路为风电的输出提供了保障。

北京一企业推出新型风光互补离网供电系统

据新华社信息 8月19日,北京AAB(Asia Alliance Base)亚盟基业(集团)在京举行了以推介风光互补离网供电系统为主题的发布会。

在此次发布会上,北京AAB亚盟基业(集团)介绍了其研制开发的风光互补离网供电系统。该系统具有区域独立供电,分户离网独立供电的特点。较以往的并网发电投资少、见效快;占地面积小、应用灵活便捷;自成独立系统,使用方便,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值守,易于管理。

据了解,北京AAB亚盟是一家由中国、日本和加拿大三方合资的环保企业,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是其主要业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