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专家表示中国还有3亿千瓦水能可供开发

发布时间:2005-08-22 浏览次数:

新一轮电价调整尘埃落定

为了疏导煤电供需矛盾,继去年12月底《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意见》出台后,今年4月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煤电价格联动实施方案。按此方案,全国各省纷纷调整上网电价及销售电价,据《2005年电力市场与电价监测报告(一)》统计显示,截至发稿日,全国各省新一轮电价调整已基本告一段落,自5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水平平均增幅达2.52分/每千瓦时。

2005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同时,电力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将全面展开,煤电联动方案正式实施。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全面展开,同时受煤、油、运及电力设备等上游行业价格波动的影响,全国各省、地的分类电价变动将日趋频繁,电力市场动态及电价走势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去年以来,煤炭资源、运力市场竞争激烈,煤炭及其运输价格一路飙升,发电企业饱受电煤价格上涨成本压力过大之痛,为了疏导煤电供需矛盾,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2月底下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确定建立市场化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放开煤价的基础上,对电价实行竞价上网。今年4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出通知,公布了煤电价格联动实施方案。

煤电联动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电价与电煤价格实行联动,在一定周期内(一般是6个月为一个周期),平均煤价变化幅度达到和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其中,电煤涨幅的30%由发电企业消化;在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方面,居民电价、农业电价和中小化肥企业的电价原则上一年内最多调整一次。据《报告》统计,自5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了2.52分钱,其中销售电价提价幅度最高的是河南、江西,平均提价标准每千瓦时分别为3.99和3.97分钱。提价幅度最低的是甘肃和青海,平均提价标准每千瓦时分别为0.97和1.06分钱。海南省上网电价提高对电网企业的影响由海南电网公司消化,2005年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降低1分钱,是惟一一个降价的省份。

在上网电价方面,根据各地煤价上涨情况,从5月1日起各省电价水平都做了调整,电网统调燃煤机组(含热电联产机组)上网电价提价幅度最高的省份依次为:湖北省、河南省、京津唐、湖南省、四川省。每千瓦时提价分别为:3.1分钱、3.1分钱、2.4分钱、2.4分钱、2.3分钱。宁夏自治区燃煤机组提价幅度相对较低,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33分钱。

另外,煤电联动后,一批发电上市公司也宣布上调上网电价,九龙电力公告称:重庆九龙发电厂上网电价调整为0.340元/千瓦时,重庆白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上网电价调整为0.329元/千瓦时,重庆渝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网电价调整为0.365元/千瓦时。皖能电力公告称:公司直属5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省内上网电价(含税)由364元/千千瓦时调整为391元/千千瓦时;控股子公司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省内上网电价(含税)由378元/千千瓦时调整为401元/千千瓦时。其他如长江电力、申能股份、桂冠电力、华电国际、漳泽电力、赣能股份、黔源电力等电力上市公司也纷纷提高电价,以与当地煤价挂钩。

专家表示中国还有3亿千瓦水能可供开发

据《人民日报》报道,著名水电专家陆佑楣表示,中国还有3亿千瓦水能可以开发利用。

他介绍道,中国发展水电有充分的潜力。目前4.4亿千瓦的总电力装机中,水电只有1亿千瓦,而发电量所占比重更小,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一年一般只运行4000--5000小时。

他说,中国的水能资源从技术上讲,可开发量大数是4亿千瓦,到2004年底已开发了1亿千瓦,还有3亿千瓦可供开发。

发改委新批电力项目7400万千瓦缓解供电缺口

事实上,"电荒"正在演变为"心慌"--8月11日闭幕的"2005中国电力论坛"传递出的信息让人备感焦虑--专家预计,在历经两年的电荒之后,今年全国全年供电缺口仍达800亿千瓦时。据中国电监会公开预测,在考虑各地实施错峰避峰等抑制最大负荷过快增长措施的情况下,2005年三季度缺电3000万千瓦左右,四季度缺电1000万千瓦左右。

但也有让人欣慰之处--对于能否解决"电荒"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表示比较乐观。他认为,在接下来几年这个问题将得到真正解决。他提供的有关数据表明,今年全国电力装机总量将突破5亿千瓦,2020年达到9.5亿千瓦。

张国宝还透露,到7月底,发改委今年新批了7400万千瓦的电厂建设项目,已开工7200万千瓦,投产机组2730万千瓦,目前总共在建项目为1.9亿千瓦。此外,在结构调整上,发改委希望适当控制火电比重,增大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 此外,会上的激烈争论将思考引向了另一个高度。

张国宝说,中国用电增速已经连续17个月超过15%,而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8.5%。这么高的电力增长速度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值得反思。

张国宝认为,不是电力发展得太慢了,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是某些产业发展势头过猛,打破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超出了资源的支撑能力,这是缺电的关键原因。今年钢铁产量预计突破3.1亿吨,电解铝产量预计达到720万吨,高耗能工业已经成为工业用电增长的主导力量。

而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电荒的另一面是发电企业的"大扩容",根据中电联的统计资料,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近年来已跃居世界第二,2004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装机容量2060万千瓦。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透露,今后三年我国每年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都将达到7000万千瓦。如果按照每千瓦5000元的造价计算,每年的投资规模将高达3500亿元。也就是说,3年后将超过7亿千瓦--原来的规划是2010年才会突破这一数字。这不能不让人对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电力剩余担心。

在全国投资电力项目日渐加大力度的大环境下,大型发电企业也在发力扩容。比如,华能集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投资规划出台。该公司董事长李小鹏称,华能未来两年拟斥资263亿元拓展发电项目,令装机容量较今年6月底上升24%。

据华能集团的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公司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发电量360.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47%,而2004年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为25.7%。

2005年52项国家重点电力建设项目确定

7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05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共有145个项目,其中52项电力项目如下:

1.长江三峡工程

--枢纽及移民工程

--送出工程

2.青海黄河公伯峡水电站

3.广西龙滩水电站

4.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站

5.湖北水布垭水电站

6.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

7.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

8.沅水三板溪水电站

9.江苏田湾核电站

10.山西大同第二发电厂 空冷发电机组工程

11.浙江嘉兴电厂二期工程

12.河北国华黄骅电厂

13.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电站

14.贵州乌江构皮滩水电站

15.四川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

16.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

17.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

18.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

19.河北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

20.浙江半山燃气电厂

21.内蒙古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二期工程

22.内蒙古通辽电厂三期工程

23.辽宁大连庄河电厂

24.内蒙古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

25.山西阳城发电厂二期工程

26.山东邹县电厂四期工程

27.江苏泰州电厂一期工程

28.江苏扬州第二发电厂二期工程

29.江苏苏州工业园区 华能发电厂二期工程

30.江苏沙洲电厂

31.浙江玉环电厂超超临界机组工程

32.浙江国华宁海电厂

33.安徽平圩电厂二期工程

34.湖北大别山电厂

35.湖南湘潭电厂二期工程

36.河南首阳山电厂三期工程

37.江西黄金埠电厂

38.重庆珞璜电厂三期工程

39.陕西神木电厂一锦界煤矿 煤电一体化工程

40.广东珠海电厂3、4号机组工程

41.广东汕尾电厂1、2号机组工程

42.广西钦州电厂

43.东北电网方正――牡丹江――包家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44.华北电网上都--承德――姜家营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45.浙江省嘉善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46.江苏利港电厂三期送出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47.广西天生桥――广东第4回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48.贵州――广东第二回直流输变电工程

49.新疆开都河察汗乌苏水电站

50.浙江滩坑水电站

51.湖北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

52.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

发改委:我国电力工业步入全国联网新时代

"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我国都已跻身世界电力大国行列。"

在本月10日北京召开的"2005中国电力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谈到我国电力工业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时这样说。

在列举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取得的诸多重大进步时,张国宝特别提到了今年6月17日在河南灵宝建成投产的灵宝换流站工程。

业内人士知道,灵宝换流站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直流输电技术进步和设备国产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建设成套大容量、超高压直流工程的能力,并达到了国际同类工程的水平。

我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第一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但在灵宝工程建成前,我国建成的几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了由国外设备制造商总承包、总负责的"交钥匙"建设模式,国内厂家仅是通过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协议分包了部分设备制造。而灵宝换流站工程的意义和特点在于,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产化大型直流联网工程,系统研究、成套设备和工程设计均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承担,主要设备也实现了100%的国产化。

但是如果注意到灵宝换流站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的联网工程,随着它的建成投产,此前已实现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南方电网间互联的我国电网,也从这一天起步入了全国联网的新时代。灵宝工程的建成投产给我国电力工业带来的变化,将远远超出其给我国电网建设带来的意义,即它为电力工业着眼全国实现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我国一次能源和用电负荷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主要能源资源中,煤炭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用电中心主要处于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国联网目标的实现,将极大地促进西南部地区的水电开发,促进西北部地区的煤电开发,在加快电源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减少了煤炭运输对铁路等各类运输的压力。

电力无法经济储存,产、供、销瞬间同时完成的特点,电力需要提供普遍服务的公用事业性质,决定了电力工业要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供电,有两种办法可供选择,一是按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来配置发电能力,一是以尽可能少的发电能力来充分满足用户的合理用电需求。前者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电力工业的路,必然导致大量发电装机在用电低谷时停机,也是我们人多资源少的国情所无法承受的。后者则走的是少投入、多产出的路,也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走这条路,就应在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快由省级电网到区域电网,再由区域电网到全国联网,甚至跨国联网的电网扩大进程。从我国的情况看,实现全国联网后,将极大的促进电力工业在水火互济、时差错峰、跨流域补偿和减少电网备用装机等方面取得资源优化的效益。

目前我国许多省级、区域电网的主要电源或是燃煤电站或是水电站,如华北、华东电网主要以火电厂为主;华中、西北电网主要水电比重则要占到50%左右。实际运行表明,以火电为主的电网,调峰问题突出。因为燃煤发电机组启停困难,以1台30万千瓦机组为例,启停一次的费用就需50万元,且出力变动范围小,带负荷速率慢,难以满足电网负荷随时需要增减的要求,不如开停机灵活的水电站参与运行专门承担高峰负荷有利。此外,水电比重大的电网,常会出现汛期季节性电能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和枯水期供电不足的问题。如位于华中电网的葛洲坝电站,在来水丰枯期发电能力相差达210万千瓦。联网后,在丰水期,水电站多的省份可以加大向火电居多的省份送电;枯水季节,火电居多的省份则向水电多的省份供电,取得水火互济的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时差相差4个小时左右,加上各地区气候、用电结构、负荷特征、电源组成的差异,不仅各地区年最高负荷出现的时间不一,就是日最高负荷出现的时间也前后有别。以华东、华中、川渝地区为例,东西跨度长达2000公里,平均时差达1至1.5小时,夏季最高日用电负荷华东、华中地区出现在20点,川渝出现在21点。联网后,就可按最高负荷从东向西的潮流秩序,通过统一调度网内机组发电,东部出现用电最高负荷时,把中、西部的电能输往东部;到中西部地区出现最高用电负荷时,再把东部的电输往西部。这样就可取得用较少的发电机组保证尽可能多用电需求的效益。据对历史上华东、华中和川渝电网年、季、日用电负荷资料测算,上述三地区联网运行后,通过经济调度,就可使最高负荷比三网独立运行自我平衡时减少370万千瓦,相应取得减少装机450万千瓦,减少电站投资200亿元以上的效益。

跨流域补偿,就是利用我国南北江河来水时间的不同,实现电力互送。南方江河来水早、来水多时,就让南方江河上电站多发电,在满足所在地区用电需求同时,尽量往北方送。北方河流上的电站这时就可少发电或不发电,尽量多蓄水。到南方江河进入枯水期后,让北方河流上的电站再多发电。这样就可在相同电力需求情况下,同时收到减少电力装机、减少弃水、节约煤炭一举三得的效果。

当然,要使全国联网的效益真正成为现实,还需要电力工业在继续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的同时,从国情出发,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加大包括电价机制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