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电力信息

河北省近3年火电建设项目初选和备选方案确定

发布时间:2005-08-04 浏览次数:

                       

全国首个500千伏电网区域控制中心投运

  据新华社信息  南方电网南宁区域控制中心近日顺利完成对500千伏南宁变电站、百色变电站和平果变电站(含平果可控串补站)设备远方控制和监视权的接收手续,实现了远方集中监控南宁、百色、平果变电站(含可控串补站)的工作目标,这标志着全国第一个500千伏电网区域控制中心在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正式投入试运行。

  据介绍,南宁区域控制中心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500千伏变电站“遥信、遥测、遥调、遥控、遥视”,实现了“六个最”的重大突破:应用科技最新、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最快、电网安全和效益要求最高、运行管理模式变化最大、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最多,技术、管理和人员发展的空间最大。 
 

云南省“高峰缺电”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加剧

  据新华社信息 据来自昆明供电局的消息,进入8月后,云南省“高峰缺电”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加剧。

  虽然现在是云南省的主汛期,电力系统发电能力已处于全年最高水平,但进入8月以后,云南省新增工业用电项目多,用电负荷大,再加上今年云南电网没有统调机组投产,水电厂为了防洪又必须控制水位,使得机组最大出力受到影响,而火电厂由于煤质差和设备缺陷等原因,也出现出力不足等情况。云南电网高峰电力供需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作为云南电网的负荷中心,昆明电网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平衡电力负荷,如安排黄磷、铁合金、电石、水泥等工业用电错开高峰时段生产,同时要求所有工业用户严格执行高峰期用电指标用电。但由于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加剧,昆明电网仍不能完全满足电力供需平衡的要求。

甘肃一期农网改造结束

  据新华社信息 日前,甘肃省一期农网改造工程通过了省级整体验收,这标志着长达8年之久的总投资465027.04万元的全省一期农网改造工程圆满结束。 

  据了解,甘肃省通过一期农网改造,全省电压合格率由改造前的80%增高到92%以上,供电可靠性由改造前的90%提高到94.5%以上,农村用电“四到户”率达95%以上,农村居民生活电价由改造前的平均电价0.80元/千瓦时,下降至目前0.47元/千瓦时,仅此一项,全省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约2.3亿元。
 

上半年全国大区间互送电量522.03亿千瓦时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上半年全国大区间互送电量522.0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32.31亿千瓦时,资源优化配置力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王永干说,上半年东北送华北电量16.42亿千瓦时;阳城电厂送江苏电量58.40亿千瓦时;华中送华东电量114.25亿千瓦时;华中送南方电量73. 01亿千瓦时,其中主要为三峡送出电量。南方电网内西电东送电量118.4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87亿千瓦时。其中西电送广东电量81.95亿千瓦时;西电送广西电量36.46亿千瓦时。

  在电量进出口方面,广东供香港和澳门电量共计54.78亿千瓦时;广东从香港购进电量21.45亿千瓦时。 

  上半年,全国电网建设投资完成447亿元,新增500千伏(含330千伏)线路4269公里,变电容量1893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线路4502公里,变电容量2778万千伏安。
   

部分新增三峡电支援浙江电网

  据新华社信息 为了支援浙江电网,华东电网及上海、江苏等周边省市在自身用电不宽裕的情况下,把部分新增的三峡电让给浙江电网,支持浙江度过今夏缺电高峰。

  据《浙江日报》报道,在电力迎峰度夏期间,即7至9月,三峡输华东电份额新增部分的50.9%将输往浙江,这一比例比原来比例增加20个百分点。这样,在电力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省将获得23.63亿千瓦时三峡电,超过上半年该省获得的三峡电的总量,相当于夏季高峰期该省6天的用电量。

近段时间由于周边省市天气较为凉爽,浙江省买到的外省电较为充足。同时,温州电厂三期工程等大型电源项目的及时投产,也改善了浙江省的供电状况。此外随着有序用电方案的落实,虽然每天让电的电量超过500万千瓦时,但强行拉闸限电的状况几乎没有,百姓高温用电将越来越有保障,浙江省的供电状况比7月初高温期有所改善。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浙江省共拉电107772条次,损失电量103611万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73.57%和76.59%。
   

“十一五”末安徽省电网总装机规模将超过270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8月2日,安徽省电网“十一五”计划出台,构建坚强的安徽电网主网架将是这期间的主要任务。到“十一五”末,该省电网总装机规模将超过2700万千瓦,全省统调负荷将达1600万千瓦。届时,安徽电网除了很好地满足该省电力需求外,至少向华东送电800万千瓦以上。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电力主网将形成3纵2横的500千伏通道和1回百万伏级特高压通道。在这5年期间,将新增12座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变电容量将达1300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将超过3500公里,无论是线路长度还是变电容量都是目前该省500千伏电网的3倍以上。同时安徽省还将在全国率先建成2座1000千伏级特高压变电站,从安徽淮南经芜湖到浙北再到上海,将淮南煤电基地的电力输送到华东负荷中心。
   

“十一五”云南电网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将实现两个“翻番”

  据新华社信息 为适应全省电力支柱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将实现两个“翻番”:一是新增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将超过历年积累的总和,实现电网总规模翻一番;二是年均投资规模将在“十五”投资规模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近日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电网“十一五”规划(修编稿)审查会上传出的消息。

  据云南电网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了给政府当好电力发展的参谋和助手,2003年云南电网公司组织力量编制了《云南电力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但随着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电力需求增长势头强劲,省内负荷有了较大增长,“十一五”云电送粤将由480万千瓦提升至780万千瓦,对越送电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等,云南电网公司及时启动了云南电网“十一五”规划修编工作。新规划的重点以云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用电情况为基础,通过产业结构分析,结合外送情况,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进行高、中、低方案的预测,提出云南电网“十一五”各年的电力负荷需求水平,并展望至2015年,从而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将实现两个“翻番”的新的规划目标。
 

湖南水电经济可开发潜力为400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湖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黄强日前表示,在电的开发和使用中必须遵循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原则,而大力开发水电既能有效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目前湖南水电经济可开发量还有近400万千瓦。

  据黄强介绍,水电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目前湖南水电年发电量为242亿千瓦时,折合成火电发电量,每年需耗标煤870万吨,占用1300万吨原煤运力,消耗6亿立方米工业新鲜用水量,排放二氧化硫约12.5万吨、烟尘约4万吨、氮氧化物约12万吨、灰渣排放量约440万吨、废水5000万吨。由此可见,湖南这么多年大力开发水电有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黄强表示,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只要水电站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看,都应该积极鼓励、大力开发。据他介绍,湖南省水电理论蕴藏量1226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1141万千瓦,而现有水电装机745万千瓦,只占经济可开发量的65%。
   

河北省近3年火电建设项目初选和备选方案确定

  据新华社信息 从河北省政府获悉,根据国家电力中长期规划和电力工业产业政策,按照“优先安排合规项目,逐步解决违规项目”的原则,发展改革委对河北省近期火电项目建设规划作出了安排。

  2005年初选电站项目为:西柏坡电厂三期工程(2x60万千瓦)、国电龙山电厂(2x60万千瓦)、保定热电厂八期工程(2x20万千瓦)、大唐王滩电厂1、2号机组(2x60万千瓦)。

  2006年备选电站项目为:秦皇岛电厂三期工程(2x30万千瓦)、沧州热电厂(2x30万千瓦)、三河电厂二期工程(2x30万千瓦)、上安电厂三期工程(2x60万千瓦)。

  2007年备选电站项目为:石家庄南郊热电厂(2x30万千瓦)、滦河热电厂五期工程(2x30万千瓦)、定洲电厂二期工程(2x60万千瓦)、黄骅电厂二期工程(2x60万千瓦)。

  发展改革委同时强调,所有电站项目不得擅自施工建设,上述列入初选和备选方案的项目,不等于获得核准,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程序,逐一审核论证并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年度初选和备选项目,若能在当年按照产业政策和核准制的有关要求,完备核准条件,将予核准。逾期达不到核准要求的项目,发展改革委将进行调整。

  目前,国家已批准河北省在建电站项目共7项,建设装机总规模580万千瓦,分别是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100万千瓦、黄骅发电厂一期工程120万千瓦、西柏坡电厂三期扩建工程120万千瓦、国电龙山电厂120万千瓦、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机组工程60万千瓦、邯郸热电厂扩建工程20万千瓦、保定热电厂八期扩建工程40万千瓦。

  同时,发展改革委对河北省未经国家核准、违规开工(动工)建设的2个电站项目提出了处理意见。
   

内蒙古辉腾锡勒1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开工

  据新华社信息  内蒙古辉腾锡勒1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7月3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我国风电特许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辉腾锡勒1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总投资7.46亿元,属国家第二批风电特许权项目,由北京京能集团承担建设,按项目总体计划,2005年底可实现部分机组投产发电,2007年11月,全部机组将建成投产。

  据乌兰察布市市长付铁钢介绍,100兆瓦风电电场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腹地,这里地处中纬度西风带,是西伯利亚冷高压空气和蒙古气旋流向内地的重要通道,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风能富集区,具有风场面积大、稳定性高、连续性好、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

  据了解,风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说,加大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能有效增加能源供应,而且对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风电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今后国家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我国风能优势,加快风电规模化发展。
 

广西规模以下电力生产行业发展加快

  据新华社信息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调查队抽样调查表明,上半年,广西规模以下电力生产行业发展加快,其电力生产总产值同比去年增长65%,农村小水电开发升温。

  今年上半年,广西降雨明显增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促使去年因水力资源不够而减产的电力工业枯木逢春,全区电力生产行业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小电力企业生产形势喜人。

  据调查,目前广西规模以下电力生产企业为400多家,年发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电力生产多数为水力发电,年发电量普遍在100万千瓦时至1000万千瓦时之间,主要分布在桂林、贺州、玉林一带,其中桂林市企业个数最多,约占了全区的一半;据了解,目前贺州市在建水电站79座,总投资34.8亿元,总装机容量47.83万千瓦,今年计划投产的新建和扩建电站有29座,总装机容量8.96万千瓦。规模以下电力生产企业的发电量有三分之二由电力公司收购并网统一使用,收购价格在0.18—0.20元之间,其他三分之一发电量直供用户使用或其他用途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量将逐年增长。广西水电资源丰富,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对缓解电力紧张的局面有积极作用。
   

发电成本上升的主因是燃料成本价格上涨

  据新华社信息  煤电价格联动方案实施以来,电力企业经营效益下滑、亏损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总体在上涨。发电企业发电成本上升的主因是燃料成本价格上涨。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王永干介绍,自5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启动并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方案以来煤电价格联动措施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电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联动过程中,发电企业实际承担的消化比例远高于30%,部分企业消化比例高达50%以上。

  同时,由于油价上涨、热价较低以及各地陆续开始收取的水资源费和环保排污费等也加大了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的迅速上升导致企业经营效益的普遍下滑,甚至亏损,电力企业特别是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工业用电是拉动电力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新华社信息  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二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5.19%,较一季度提高0.92个百分点,对行业用电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贡献率从一季度的87.31%提高到91.83%,上升4.52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用电增幅差距由一季度的5.9个百分点扩大到9.1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由一季度的86.42%提高到88.68%,对工业用电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重工业月度用电增长情况看,自2月份起,重工业用电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由2月份的13.59%提高到6月的15.88%,同重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王永干分析认为,尽管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对高耗电行业用电的作用已逐渐显现,工业用电特别是高耗电行业用电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回落,但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二季度,四个高耗电行业用电合计增长16.77%,较一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反弹。由于四个高耗电行业用电仍高于工业用电增长1.58个百分点,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由一季度的43.42%提高到二季度的45.45%。一季度建材行业用电增长维持在较低水平,二季度止跌回升,从一季度的5.79%回升到二季度的14.54%,主要原因是产品产量较一季度有较大增长;由于钢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常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黑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速上半年始终保持在20%以上,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也上升到22.06%。 
   

辽宁省阜新市力求风力发电规模达百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位于辽西北紧邻内蒙古的辽宁省阜新市,近年来将风力发电列为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继彰武县后新秋金山风力发电场一期工程投产运行后,前不久阜新市完成了对全市风力资源的普查工作,并初步形成了风电发展规划。阜新市通过对风电工程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战略,力求形成百万千瓦规模的风电产业。

  据国家气象局有关专家调查,辽宁省阜新市的风能资源极其丰富,具备发展200万千瓦风电场的条件。近年来阜新市也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彰武县后新秋金山风力发电场一期装机1万千瓦风电场去年投产,但是由于电价高达0.82元/千瓦时很难推广使用。专家认为,只有做大做强阜新市风力发电规模,才能降低发电成本。目前,彰武金山风力发电场二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已批复,初步设计也已通过审查。该项目共安装46台85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万千瓦,概算总投资38825万元。扩建工程年内可开工建设,扩建后,金山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5万千瓦。

  目前,阜新市已经为风电产业确定发展重点,确定了彰东、彰阜、阜北和阜西四大重点风电场,确定了章古台、高山子和大固本三个一般风电场。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葫芦岛光明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机械集团、辽宁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投资公司或能源企业已经与阜新市有关部门签定了建设风力发电场的框架协议。阜新市力争把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场纳入国家“十一五”风电发展规划,以期获得更大的支持。

河西走廊将成中国风能产业带

  据新华社信息 风能资源丰富的河西走廊及其所在的甘肃省,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在成为未来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如果对每年一半时间的风量加以利用,按目前国内最低价格计算,河西走廊的风电年产值也可达到1800亿元。由此,一个将河西走廊发展成中国风能产业带的构思已经形成。

  据测算,河西走廊的年有效风能储量在80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在150瓦/立方米,发电利用小时数可达2000多小时,境内风速年际、年内变化较小,年平均风速的变差系数在0.02-0.025之间,许多地方都有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

  投资80个亿的甘肃安西10万千瓦风电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风电项目,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2005年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计划今年8月开标。另外,总装机4.9万千瓦的玉门低窝铺风电场项目正在施工准备中。

  而此前在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门镇三十里井子已建成总装机容量5.22万千瓦的风电场,据称今年年底装机容量可达到6.41万千瓦。

  依据气象资料、实际测风资料和现场踏勘资料,甘肃省还在河西走廊确定了11个风电场场址,其中3个特大型风电场可装机容量达到150万-1000万千瓦,8个大型风电场场址装机总容量达到20万-50万千瓦。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日渐突出,能源供应持续紧张,高污染、高消耗的增长方式短期内难以扭转,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已成为能源专家的共识,其中,风能因巨大的潜力和成熟的商业化基础最为引人注目。

  专家分析,尽管目前每千瓦风电的投资在7000-8000元,一次性投入过高,但河西走廊地形狭长,上千公里的土地,可根据风力资源和大电网分布,分片布局,分期投入,注入一定资金后,就可以滚动发展,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新增水电装机2404万千瓦

  据新华社信息  旨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自2003年底在我国农村实施以来,已经使30万贫困农民得到了实惠。与此同时,以沼气、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多种能源建设项目也在西部地区广泛开展。

  目前,我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第一批试点工程涉及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并在2020年要基本完成农村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通过新增水电装机2404万千瓦,长期稳定地解决西部地区1亿多农村居民生活燃料和用能问题。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说,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试点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目前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覆盖近30万农民,每年人均减少燃料支出100元左右,意味着这些农民一年可减少3000万元左右的燃料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