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10年8月27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质检中心

     

    国家能源局日前表示,为兑现向国际社会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必须达到3.8亿千瓦。

  今年是我国水电建设10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亿千瓦,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但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在中国水电百年纪念大会上表示,为兑现向国际社会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必须达到3.8亿千瓦。张国宝说:“届时水电装机容量须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3亿千瓦,抽水蓄能5000万千瓦。我们只有有序开发利用水电,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承诺,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国宝强调,水电建设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在生态环保、移民安置、耕地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从单纯的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的技术工程转变为社会工程。张国宝表示:“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根本原则,真正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使水电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做好环保和移民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切实加强水电建设中移民工作和稳定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着力构建水电开发的民生工程。”

  据了解,我国虽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但以目前1.85亿常规水电计算,利用率只有34%,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60%到70%的平均水平。

    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之一、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在风电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具备了独立发展海上风电的能力。
  
    2010年7月,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全部34台机组正式投运,并网发电,并开始为世博会提供清洁能源。该项目是全球欧洲之外第一个海上风电并网项目,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部采用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说,东海大桥项目自今年7月份并网发电以来,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了项目业主的肯定。来自欧美等风电大国的专家在评估东海大桥项目后也表示,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独立发展海上风电的能力。
  
    据了解,与陆地风电相比,由于海上及潮间带风电机组安装在海里或潮间带,其所处的环境条件与陆地截然不同,海上风电技术远比陆地风电复杂,在海上风电机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海上风资源特性,海流、波浪、潮汐、海床条件、冲刷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可以说海上风电技术代表了当前风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全球海上风电的并网项目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欧洲。随着自主研发兆瓦级风机机组的技术突破,中国的风电项目也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
  
    陶刚表示,与目前大量建设风电项目的中西部地区相比,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用电量大,煤、水电力资源少。与此同时,东部沿海,特别是江苏、上海地区,海岸线长、水不深、适合风电发展的面积比较大,且东部地区电网基础设施良好,并网消纳能力又强,尤其适合发展海上风电。
  
    从目前发展情况看,经过了几年爆发式的增长后,我国发展风电的脚步已开始迈向拥有丰富风资源的大海。初步估算,我国在5—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000万千瓦。
  
    陆上风电的优势在于发电成本低于海上风电,目前中国陆上风能资源利用多于海上。不少业内专家都认为,现阶段,国内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应根据不同的市场发展需要,两者并重。随着技术的提升,不论是海上还是陆地,风能资源都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表示,七个千万千瓦级的发电基地将于2020年建成,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78%。

  周凤起介绍说,中国风资源比较集中,主要在三北地区:西北,正北方还有东北,这个布局形成了我们国家风电基地的布局。现在按照国家能源局经过评估和讨论研究的决定,准备建立七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其中有新疆哈密,酒泉甘肃,河北张北,吉林,还有江苏沿海,内蒙古自治区分成蒙东和蒙西,大概在2020年建成。到2015年要建成5808万千瓦,2020年要建成9017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78%。

  他透露说,现在国家能源局已经组织国家电网有关的机构和能源机构一起研究如何消纳。大概意见是蒙西的风电需要在蒙西以及华北、华中、华东电网消纳;蒙东风电要在东北和华东电网消纳;哈密风电要在西北电网和华中、华北电网消纳;酒泉的风电要在西北电网和华中电网消纳;河北风电要在三华,华北、华中、华东进行消纳;而吉林和江苏要在本区内进行消纳。周凤起认为,到“十二五”末,2015年,七大基地风电本省区消纳3700万千瓦,跨区消纳2100万千瓦,主要还是在本地区消纳。但是到2020年,本省区消纳要4854,跨区消纳要上升到4163,这就要建设比较大容量的远距离的输电线路。
 

    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和水电是我国发电能源的两大支柱,今后的开发多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晋陕蒙地区,有逐渐向西部和北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能源传输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根据2020年前后煤电基地外送规模情况,如不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而继续依赖现有500kv交直流输电网络,需新增的输电回路数将使得电网公司难以承受,而且稳定性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为了进一步优化能源配置,建设特高压电网刻不容缓。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在经济上也具有明显优势。以1000交流特高压为例,其输送功率约为500kv的4~5倍。输送功率的明显提高,意味着输电回路的大幅减少。经过测算,在相同条件下,1000kv特高压交流线路的建设成本比500kv线路节省至少50亿元。此外,电压等级的提高,也使得在输电距离延长3倍以上,而线损仅为500kv的30%。从占地面积看, 交流特高压线路也可节省土地60%。

  政策倾向特高压建设

  1、“十二五”特高压投资超过3500亿元。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十二五”期间,交流特高压电网的目标是将晋东南、蒙西、陕北煤电三大基地通过2条独立线路注入特高压电网,而西南水电则通过乐山-重庆-恩施-荆门双回路通道注入特高压电网。

  2020年前后,交流特高压将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核心,联结我国各大区域电网、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骨干电网结构。晋东南、陕北、蒙西、宁东、锡盟煤电等煤炭基地以交流特高压分散接入南北方向多条大通道上,四川水电的部分容量通过东西方向的交流特高压通道送往华中和华东。

  由于晋东南-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示范线路一直都没有获得发改委的验收,所以电网公司并没有按时完成2008~2010年特高压规划的任务。但是我们判断,随着近期示范线路即将验收,“十二五”将是交直流特高压建设的高峰期。

  2、“十二五”特高压计划投资3500亿元,变电站占比48%。由于交流特高压将成为我国未来的骨干电网(网状结构),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所以在2011~2013年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复合增长有望超过60%。而直流特高压则更多的为电力“点对点”传输,所以需求一般比较稳定,每年新增线路1~2条。但由于直流特高压技术难度高,所需设备多,所以投资比重接近于交流特高压。

  从国网、南网的规划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将建成交直流特高压的变电站35座,而“十一五”期间仅为3座,增幅超过10倍。我们判断,“十二五”期间将是特高压投资的峰值,而“十三五”的投资总量将出现下滑。

  经过测算,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交直流特高压的投资将达到3,500亿元,其中交流特高压2,261亿元、直流特高压1,194亿元。预计2010年特高压的投资不足300亿元,未来交流特高压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5%。

  上市公司受益度各异

  由于特高压技术含量很高,受益的企业绝大部分来自于具有雄厚技术、资产实力的大型公司。但是,由于这些大公司基数大,特高压业务未来能够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增长弹性需要进一步观察。同时,变压器、GIS、换流阀、串联补偿等细分市场受益的企业也不相同,所以需要进行仔细甄别。我们通过各个主要企业未来特高压业务占收入比重的发现,平高电气、金利华电、荣信股份是最受益的3家企业,他们未来特高压业务占2009年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57%、55%、30%。
 

  因拦蓄洪水,25日三峡水库水位涨至155米以上,达到三峡电站26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水头。26台发电机组全部实现满负荷发电,总输出达到1820万千瓦,日发电量超过4.3亿千瓦时。

  三峡电厂厂长马振波表示,三峡电站26台机组满额发电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头要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二是要有足够水量。在当前情况下,当水位达到155米,入库流量在24000立方米/秒左右时,三峡电站左右岸的26台发电机组就能处于满发状态。

  目前此轮洪水虽处退水期,入库流量仍在4万立方米/秒以上,水位也涨至155米以上,水位、水量都满足满发要求。据预计,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正密切监视机组的运行工况,确保设备设施始终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此前,三峡电站顺利完成了满负荷发电168小时的运行试验,并创下了满负荷连续运行460小时的记录。

  日前,OPPC光纤通信视频测温导线在华北电网220千伏白鹿线上挂网带电运行成功,这在世界电力系统史上尚属首次,为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输电线路远程监控和智能电网及多网融合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具备传输电能及通信双重功能

  OPPC(Optical Phase Conductor)是电力通信系统的一种新型特种光缆,其在传统的相线结构中将光纤单元复合在导线中,充分利用电力系统自身的线路资源,特别是电力配网系统,避免在频率资源、路由协调、电磁兼容等方面与外界的矛盾,使之具有传输电能及通信的双重功能。

  OPPC因其导线内装光纤束管结构独特,所以安装时必须采用预绞丝金具以保护光纤。

  采用预绞丝金具又具有三点优势:一是施工简便快捷,不用在拉着笨重压缩机、压接钳等上现场,劳动效率提高,体力劳动减少;而是预绞丝金具为良导体,导电性能好,节能效果显著;三是预绞丝金具安装于线路与导线接触面加大、长度增加、受力均匀,减少导线的疲劳,延长了导线寿命,提高了防震能力。

  华北电网公司成功将此种导线应用于220千伏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与运行,标志华北电网在输电网光纤通信导线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各项功能均达预期设计要求

  OPPC光纤通信视频测温导线挂网运行地点,是张家口地区的220千伏白龙山变电站至鹿原变电站,线路总长度为26.193千米,铁塔69基。

  按照设计要求,需将制作好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分布在线路的不同位置,并将温度传感光纤与通信光纤通过专用设备一同置入不锈钢管,使通信和测温功能处于同一光单元中,与其他单丝绞制形成新型OPPC复合导线。

  线路投运至今,各种设备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准确,通信、视频监控、实时测温功能均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此项目还成功地在线路中间铁塔上进行了光纤T接抽取工作,将视频信号等参数用OPPC导线中的光纤及时传回,将视频遥控监控功能在远端一一展现,解决了在线路上偏远地区无通信信号传输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导线只有单一送电功能;该导线同时还具有传输电能、通信、远程视频监控及对导线运行温度在线监测的多重功能,带来了电力传输和通信线路的重大变革。

  位居国际同领域前端

  目前,该段导线无论是在电压等级、线路总长度、功能设置还是光纤接头盒等方面均属国际同领域前端。这一科研成果及解决方案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利于分析和控制运行线路的输送负载,提高输电线路的最大经济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也为OPPC的推广与实际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与理论保证,为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输电线路远程监控及多网融合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更为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新的多媒体通信载体。

  该项目是华北电网公司组织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项目组力求自主创新,在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专利技术。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分析和控制运行线路的输送潮流,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为OPPC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2009年,华北电网公司实施了“具有光纤测温与信息通讯功能的复合相线(OPPC)在110千伏智能输电线路上的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并在唐山供电公司110千伏虹窝线上实施,线路长度为24.5千米,该项目获公司科技特等奖、国家电网公司二等奖。
 

  黄河流域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的1号机组已于8月17日成功并网发电,至此,已有5台机组成功投入运营。

  拉西瓦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骨干电源点,建成后主要承担西北电网调峰和事故备用,在支撑即将实施的西北电网750KV网架,实现西北电网向华北电网输电中起着其他电站不可替代的作用。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大中型水电站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420万千瓦,由6台70万千瓦机组组成。

  该电站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电公司)投资建设,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

  该电站从2001年开始筹备建设,经过7年建设,去年4月首台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一年来已经有4台机组投入使用,这同样是中国水电建设的新纪录。截止8月18日,电站累积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黄河水电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控股的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主要承担黄河上游、青海大通河流域、陕西嘉陵江流域水电开发。

  黄河水电公司旗下拥有龙羊峡、李家峡等8座大中型水电站,2010年公司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000万千瓦。
 

  2009年9家中央电力企业加大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平稳运行,在煤炭市场价格回稳、社会用电需求回升等因素的带动下,生产经营稳步增长,加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中央电力企业实现大幅增利。2009年7家中央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1854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7%;2家中央电网企业售电量28064.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家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26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润468.3亿元,比上年增利445.7亿元;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5.9%。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