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11年4月2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质检中心

     

中国内陆核电站将引入防氢爆措施


  在3月29日召开的2011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学会顾问叶奇蓁介绍,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发展核电,一是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东南沿海发展得比较快。第二,东南沿海电网比较大,一旦核电机组跳开的话,电网不受影响。

  他认为,不是说内陆不能建核电站,世界上60%的核电站是在内陆。中国内陆晚一点发展核电站,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内陆的经济发展稍缓。现在内陆的核电站也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湖北的咸宁,湖南的桃花江,江西的彭泽。只要按照核安全法规所规定的要求选择厂址,都是安全的。

  叶奇蓁介绍,目前我国投产运行的核电站,是二代改进型的核电站,全世界四百多座核电站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这一类。我们的核电站水平相当于上世纪末或者本世纪初的水平。第三代核电站对一些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比如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氢爆情况,我们都想办法在新一批的设计当中引进去。我们还在引进并建造第三代核电站,比如说从美国引进的AP1000在三门有两台,在海阳有两台,所以我们的技术水平是赶在前面的。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在“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中电联已经建议调整我国核电发展思路,内陆核电站建设将缓行,整体核电发展目标更加审慎。同时,原本预期在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可能至少要减少1000万千瓦。

  装机目标或缩减1000万千瓦

  魏昭峰表示,鉴于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站事故,中电联提出,核电的发展思路应高度重视核电的安全,强化核电安全运行,深入研究地震海啸对核电安全的影响。因此中电联确定的核电发展思路由之前的“大力发展核电”改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并已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中电联在2010年12月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预测,“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4294万千瓦,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2011年开工建设我国首个内陆核电,力争2015年投产首台机组;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力争达到1亿千瓦。”

  魏昭峰在此次会议上还称:“日本大地震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影响很大,并使全球核电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他表示,中电联原规划在2015年核电装机达到4294万千瓦,现在看来当初的规划是较为“积极”的,但难以达到了。至于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魏昭峰认为可能至少要减少1000万千瓦。

  核电占比将不超过3%

  魏昭峰指出,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核电在一次能源占比中的额度将会向下调整。尽管长期来看仍会有一定幅度增长,但未来核电在总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应不会超过3%。

  据了解,目前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1.12%,中电联原本规划到2015年,水电和核电占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1.5%。有行业人士评价称,“不超过”三字充分显示出当前核电政策的审慎。

  中电联此前的核电规划显示,今后会重点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等沿海地区发展核电,稳步在江西、重庆等地发展核电项目。

  但魏昭峰此次表示,对内陆核电站建设的政策可能会调整,辽宁、吉林、河南、湖南、江西等省份本计划加快核电站建设,但短期内应不会再提。

 

  “我国电力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26日表示,“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将大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刘振亚是在由中电联组织召开的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做上述表示的。他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能源输送方式不合理、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合理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国家电网要做的就是大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他说。

  “所谓“一特四大“是指发展特高压电网,以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加快空中能源通道建设,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刘振亚强调,“越快推进特高压发展、越早建成特高压电网,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能力和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

  刘振亚认为,当前我国大规模发展特高压电网的条件已经具备,需要全面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尽早建成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东纵:锡盟-南京,中纵:张北-南昌,西纵:蒙西-长沙;北横:陕北-潍坊,中横:靖边-连云港(601008,股吧),南横:雅安-上海)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同时,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协调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控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10个大型项目“一口气”获批,我国如火如荼的风电事业继续阔步跃进,“并网难”的瓶颈亟待打破。

  发改委3月31日宣布,通辽开鲁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深圳能源义等10个大型风电项目已通过核准。

  一位观察人士向记者表示:十大风电项目获批意味着我国风电发展仍处高速轨道,预计未来数年内,风电市场还将快速增长。但是,“国内风电行业仍面临核心技术缺失及并网等两大瓶颈”。

  公告显示,此次获得核准的十大风电项目中有6个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其中更有4个位于通辽市开鲁县,除了上述深圳能源义和塔拉2号项目外,还包括中电投建华2号、国华能源太平沼、华能开鲁建华等3个风电项目。上述4个项目建设规模均为30万千瓦,总规模120万千瓦,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54元(含税)。

  其他两个同在内蒙古的项目则分别是华能通辽科左后旗努古斯台景观风电场1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华能通辽科左中旗浩日格吐风电场30万千瓦项目,上网电价也均为每千瓦时0.54元(含税)。

  此外,另有3个项目来自江苏,分别是江苏华电灌云风电项目、华能启东风电场二期工程9.4万千瓦风电项目以及江苏国华东台风电场二期项目。其中,江苏华电灌云风电项目的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江苏国华东台风电场二期项目建设地点在江苏省东台市,项目建设规模为201兆瓦。3个项目的上网电价均为每千瓦时0.61元(含税)。

  其他通过核准的还有中广核张家口察北风电场10万千瓦工程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旬,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50万千瓦,风电市场的增速居全球之首。

  尽管如此,在本周举行的“风电产业与装备制造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及工信部有关专家纷纷表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核心技术和并网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风电快速发展的瓶颈。

  工信部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风电装机累计并网3107万千瓦,仍然有26%—30%的风电没有并网,远高于世界风电10%不能并网的平均数字。

    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风电装机占全国风电72%

    3月30日,在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风电装机2243万千瓦,占全国风电的72%。

  “其中国国电集团风电装机为895万千瓦,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为498万千瓦,华能集团为484万千瓦,华电集团203万千瓦,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为164万千瓦。”李俊峰说。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3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

  中国光伏主要企业2010的电池产量80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晶澳(JA Solar)的产量为1500万千瓦,尚德电力的产量为1000万千瓦。而2009年光伏电池的产量为4011万千瓦。

  他表示,风电的商业运营容量占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3%。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力装机9,62亿千瓦,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10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3.2%,同比增长82%。

  201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其中风电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占全部发电量的1.2%,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097小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由此应大力发展可将一部分输煤变为远距离输电的特高压骨网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可适应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大规模清洁能源外送的智能电网。

  刘振亚在当日中电联于北京举办的年度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发言时说:“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尽快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在此基础上构架资源配置能力强、抵御风险能力强、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形成现代电网体系,适应各类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和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消纳的要求。”

  他认为,一直以来我国的能源配置方式以输煤为主,电力发展方式以就地平衡为主。由此,从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向东中部地区大规模、长距离的输煤,造成了运力紧张和环境污染,以及电煤价格的大幅攀升。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输煤输电并举,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即发展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刘振亚说。

  据了解,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15个大型煤电基地、13个大型水电基地和8个千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基地,以及若干个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电力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在800至3000公里。刘振亚说:“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能源资源必须实施集中开发、大规模输送,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他还认为,通过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能够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源结构的优化。他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数量将超过100万辆。他因此建议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实现互通互联,以促进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保障安全是电力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大面积停限电事故,暴露出日本电网跨区大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不强,缺乏统筹协调和管理,应急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刘振亚认为,我国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统一调度和发电厂与电网的协调,同时健全完善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体系建设,以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特高压是今年电力设备板块投资的一大主线,特高压直流点对点输电和交流“三华”联网将对国家能源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也能提升国内电力设备制造水平。国家公司的特高压计划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意味着已经进一步扫清了舆论压力、停止了各方面的争论,特高压的建设将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2004年11月国网公司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到目前为止,历经六年多的努力,相继成功建设了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和向家坝-上海直流示范工程,形成了一整套特高压创新体系。但是回顾整个特高压建设历史,其中充满了争议和各方面的博弈。

  到了2011年,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扩建项目稳步推进,国家电网将特高压交直流项目纳入了其“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2011年工作计划提出“一投一建三开四促四推进”。

  特高压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输煤和输电方式的转变,我国煤炭地域分布不均,导致铁路长期忙于大规模运输煤炭,铁路运输一直面临巨大压力,全国性煤电运紧张状况反复出现。特高压输电的发展,将显著缓解铁路、公路运输压力,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能力显著增强。

  其次,特高压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我国“三北”地区风电消纳能力有限,如果定位“分省分区”就近消纳,弃风现象严重,将造成极大浪费。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可以扩大风电的消纳范围,保障风电的高效利用,将由于弃风损失的电量降低到1%以下,以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特高压交直流项目的建设可以显著提高国内电力设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优化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我们对此的解读是:特高压直流按计划推进,部分线路甚至提前建设;特高压交流在满足国产化率的前提下可以发展,项目的前景较以往更加清晰和确定。

  “十二五”期间换流变压器市场规模大约在315亿元左右,根据国网项目的中标情况,我们预测特变电工将占到44%的市场份额,中国西电占到33%的市场份额,余下的归天威保变,预计三大变“十二五”期间换流变压器的订单金额可分别达到139亿元、104亿元和72亿元。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另一大主设备,我们预计未来主要参与者只有中国西电和许继集团,综合考虑国网、南网的直流项目,我们认为两家公司将各占一半的市场份额,“十二五”期间的设备合同金额在143亿元左右。此外,变压器和电抗器预计2012年前合计带来设备订单59亿元。

 

  3月23日,记者从《关于推进东丽区“十二五”电网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东丽区加强电网建设和电力保障工作实施意见》了解到,天津市东丽区政府垫资1亿元,用于新中村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同时推出六项措施大力支持电网建设。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后,毗邻滨海新区的东丽区成了开发开放的前沿。东丽空港物流加工区、临空产业园区、军粮城散货物流区等一批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空客A320、环球磁卡、中国一重、柳工机械等众多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纷至沓来,用电需求急剧增长。

  按照今年天津市委、市政府“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部署和天津市电力公司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要求,东丽供电分公司近日组织专业人员,针对东丽电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各乡镇街目前电网现状、负荷水平、大项目落户和新城镇建设带来的新的用电需求、电网供需矛盾、“十二五”电网规划拟实施的项目及进展情况进行排队分析。特别是围绕 “东丽区发展将进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互动促进的新阶段”这一区域定位,提出了“紧贴区域发展定位、紧密依靠政府、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电力支撑”的工作思路,同时就电网建设需要支持的事项向东丽区政府提出了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东丽区委书记张有会提出“发展特高压、大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案和全国两会将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东丽供电分公司和区委区政府主动沟通、积极推动。东丽区相继召开区政府电网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区长办公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和东丽供电分公司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事项达成广泛共识。东丽区政府经研究决定加快东丽智能电网率先发展。

  3月23日,东丽区政府下发政府文件,出台六项具体支持电网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电网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加快选址、选线、用地预审、环评等办件速度;由区政府组织落实变电站征地相关手续和变电站站址,做到“三通一平”;由区政府出面协调开展外协工作,电网建设项目涉及征地、破绿、破路及地上物拆迁赔偿执行天津市电力公司相关规定,差额部分由区政府给予补偿;在东丽区政府实施的“向天空要土地”工程中,需要将架空方案的线路工程改为入地方案的,由区政府对电缆与架空方案的差额部分进行补偿;区政府协助东丽供电分公司补办 “十一五”期间建设投产的11座变电站的土地证或其他相关手续;将“十二五”电网规划的堤头220千伏变电站、新中村110千伏智能变电站等十二项电网重点工程列入区政府督办事项。(中国电力新闻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