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产 品
(更新时间2014年6月11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质检中心

   
 

西电西变:领跑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中国造”

 

  我国特高压高端换流变压器国产化获重大突破。中国西电集团所属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电西变”)再次领跑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中国造”。

  5月18日,西电西变以国网公司溪洛渡-浙江金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依托研制的大容量±800kV换流变压器国产化样机在北京通过国家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系国内独立设计、自主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国产±800kV阀侧出线装置研制、换流变压器互换性、国产绝缘材料应用等技术难题。

  伴随中国电力建设的发展已经走过了56年风雨历程的西电西变,不忘央企责任,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经费和科研力量的投入,敢啃硬骨头,善做首台套,实现了一个个试验示范工程零的突破。特别是在直流输电装备制造领域,十几年前,直流输变电技术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十几年后,西电西变依托国家重点特高压直流工程自主创新研制出性能卓越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不仅打破了外国企业的技术垄断,降低了中国电力建设的成本,推动了相关国产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提升了“中国研发、中国制造”的世界领先水平,使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成为参与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从借力发展到零的突破

  以自主创新之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多年来西电西变的成功所在。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直流工程产品的研制过程中,西电西变先后投入1.2亿元,完成了三峡产品所需的硬件设施改造。从2001年4月起,由中国生产制造的第一台500kV换流变压器在西电西变诞生,到2006年6月16日,西变为“三峡-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制造的最后一台500kV换流变压器顺利通过出厂试验,西变已为我国三峡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30台优质产品。

  从“三峡-常州”直流工程的技术转让、合作生产,到“三峡-广州”直流工程的参与设计、分包生产,再到“三峡-上海”直流工程的联合投标、联合设计、联合采购、分包生产,在与外方的一次次合作中,西电西变三峡直流产品的国产化率得到了一步步的提升,从17%上升到50%。

  “西北-华中”联网灵宝背靠背换流站是我国发展直流输电技术的第一个“国产化试验田”,西电西变为这项工程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台换流变压器和1台平波电抗器。当时,灵宝换流变的研发面临着许多困难,而技术准备周期却只有短短三个月,在西电西变科研、制造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5月18日,西电西变为灵宝直流工程自主研发的换流变压器和平波电抗器全部通过出厂试验,产品性能优良,率先在超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国产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2009年,西电西变再次顺利完成了灵宝背靠背工程II期扩建工程换流变压器的研制。

  “云南—广州”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个±800kV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电力工程史上一个重大突破,西电西变凭借在国内三峡直流输电领域的优良业绩,获得了该工程4个规格16台换流变压器的制造合同。2008年,在“云南—广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施中,西电西变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掌握了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研发实现了世界首条±800kV直流输电工程用±200kV、±400kV共14台低端换流变压器的国产化研制,同时,结合工程建设和科研攻关,掌握了±600kV、±800kV高端产品制造的制造技术,实现了首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用高端换流变压器国内制造的业绩。

  从首台套研制到批量制造

  西电西变在实现一个个零的突破之后,苦练内功,在掌握特高压直流输电核心技术的同时,不断固化工艺、强化质量管控,提升生产能力,实现了特高压直流产品从首台套研制到批量制造的华丽蜕变,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电力建设提供成套的优质国产化高端装备和服务。

  2009年12月7日,“德阳—宝鸡”±500kV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任务提前完成,这是国内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500kV直流输电工程,西电西变为这个工程提供了两个规格共14台换流变压器。

  2010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是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代表了当时世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西电西变共为这个工程提供了10台不同电压等级的换流变压器,标志着西电西变特高压换流变压器设计和制造技术跃上新台阶。

  2011年2月28日,“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双极投运,该项工程是世界首项±660kV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也是我国新电压等级自主化水平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西电西变为这个工程提供了7台换流变压器,是当时国内容量最大的换流变压器,在世界尖端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2011年10月31日,西电西变为造福边疆的青藏±400kV交直流联网工程设计制造的10台换流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以抗风沙、抗紫外线、满足高海拔绝缘及温升等优良性能,在建设工地一次投运成功。该工程是世界最高海拔、高寒地区建设的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

  2012年7月14日和12月1日,西电西变为“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研制的14台低端换流变压器和2台高端换流变压器分别投入运行,以优异的成绩为用户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2014年1月27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目前世界输送容量最大直流工程,“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投运。西电西变为该工程研制的10台高端换流变压器全部通过完工,进一步巩固了在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制造的领先水平和领军地位,再次彰显了批量制造直流输电产品的雄厚实力。

  领跑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中国造”

  通过一个个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的验证,今天,在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制造领域,西电西变的技术、制造、试验能力,已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单台首台套走向批量制造,从青涩走向了成熟和稳定。

  2014年5月8日凌晨,西电西变为“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工程自主研发的±800kV换流变压器顺利通过全部出厂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了IEC标准、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实现±800kV换流变压器国产化的宏伟目标开展的重点科研项目,由国网公司、中国电科院以及西电集团共同承担,由西电西变负责样机的研发设计。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实现了±800kV高端换流变压器的国产化,标志着西电西变在我国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领域的国产化推进方面再次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果,使西电西变再次成功站在了国内特高压直流输电用高端换流变压器研制的制高点。

  西电西变为“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工程共提供了5台±800kV换流变产品和5台±600kV换流变压器。在国产±800kV换流变压器的研制过程中,西电西变的技术团队通过对产品的整体优化、创新,解决了±800kV特高压大容量换流变压器、绝缘结构、漏磁控制、温升及噪声等关键难题。西电西变不仅采用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设计,还联手西安交通大学和辽宁兴启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800kV特高压出线试验装置的研制,并获得成功,打破了特高压直流产品关键绝缘成型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14年5月18日,北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国家级新产品鉴定会,沈阳工业大学朱英浩院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蔡惟慈副会长,以及来自国家能源局、国务院三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的三十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鉴定会。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主任刘泽洪表示,西电西变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研发、完全自主化中国制造、完全自主化的新材料应用。这台产品的研制,难度很大,得来不易。如果不受外部匹配条件的约束,西电西变在自主研发上会有更多的创新、更优秀的成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强调,研制过程中企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央企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发展高端装备关键在技术突破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西电西变原总工程师宓传龙曾说,变压器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的。谁掌握了最核心的技术谁就掌握了企业的命运,而我们的变压器制造业只有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多年来,西电西变依托国家特高压重点工程建设,交直流并举,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员工提供一个自我发挥、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的平台,锻炼了一大批善于学习、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造就了一支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队伍,为坚强智能电网提供优质的国产化输变电装备储备了人才资源。

  在西电西变56年的发展历程中,以84岁高龄的全国“五一”劳动章奖获得者徐基泰为代表的一批老专家,始终坚守西变、热爱西变、奉献西变。在他们的悉心培育下,如今,西电西变一批40岁左右的后起之秀已经在1000kV特高压交流产品、±800kV特高压直流产品等重点产品研制中担任了“主角”,挑起了西电西变技术创新的大梁,担负起了西电变压器平台技术进步的重任,为今后实现更高、更多的技术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西电西变董事长兼总经理杨东礼所说:“西电西变开展的输变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工作,得益于国家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实施中得到国家主管部门、业主和相关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后,西电西变将持续关注国家电力建设和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以创新驱动和技术提升引领企业发展,竭尽全力做好国家重点工程用交直流输电设备和其他合同产品,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开发、试制和提供质量优良、运行可靠、符合节能减排环保型要求的产品,为国家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业报)


(返回)